具有杀虫功效的内墙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78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改进现有内墙涂料的功用,提供一种具有杀虫功效的内墙涂料,该涂料涂抹后,能杀死蚊虫,而且比较环保。该具有杀虫功效的内墙涂料,其特征是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纳米级TiO↓[2]13-17份,活性杀虫晶体3-6份,成膜物质15-20份,颜料20-24份,助剂10-15份,蒸馏水23-27份。所述活性杀虫晶体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醚按重量比为(4-5.5)∶(6-7.5)∶(7.5-8.5)配制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墙涂料,是一种能杀死蚊虫的环保型涂料。技术背景目前,涂料是室内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各种环保型涂料应运而生,申请号为200310107915.4公开了一种能杀菌、净化空气的内墙涂料, 采用了纳米级的Ti02和ZnO粉、电气石粉等物质,是一种能释放负 离子的绿色环保型涂料。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含有杀死蚊虫成份的 涂料出现,只能采用其他手段杀死蚊虫,增加了杀死蚊虫成本。然而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在涂料中增加杀虫成份的内墙涂料,因此需要 对内墙涂料需要进一步改善成份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改进现有内墙涂料的功用,提供一种具有杀虫功效的 内墙涂料,该涂料涂抹后,能杀死蚊虫,而且比较环保。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杀虫功效的内墙涂料,其特征是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纳米级Ti02 13_17份活性杀虫晶体 3—6份成膜物质 15_20份颜料 20—24份助剂 10—15份蒸馏水 23—27份。 所述活性杀虫晶体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醚按重量比为(4 5.5): (6—7.5): (7.5—8.5)配制而成。 涂料中还含有ZnO粉,ZnO粉占所述原料总重量的l一l. 5%。 涂料中还含有电气石粉,电气石粉为富含硼的电气石粉,电气石 粉占所述原料总重量的1.5—3. 5%。也可在原料中加ZnO粉有同时再 加占原料总重1.5—3. 5%的电气石粉。 上述活性杀虫晶体的生产方法是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所述比例投入溶解器中,升温至70—85°C, 开动电机按80转/分速度搅拌l一2小时,待完全溶解,降温至25。C 结晶,用120目筛过滤出料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氯氰菊酯(cypermethrin),化学名为2,2-二甲基-3-(2, 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士)a-氰基-(3-苯氧基)-苄酯,分子式为 C22H19CI2N03,分子量为416.3,结构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乳油外观为淡黄色均相液体,原油为黄色至棕黄色粘稠状液体;毒 性中毒;难溶于水,易溶于乙烷、丙酮、二甲苯、三氯甲烷等有机 溶剂,对光热稳定,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发生水 解,常温下可贮存两年以上,用于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虫害防治,亦用于防治病媒昆虫(蚊、蝇、蟑螂等)、白蚁、小黄家蚁、家 具蠹虫等的虫害防治。溴氰菊酯(deltamethrin),化学名为3-苯氧基苄基(IRS)顺式 -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分子式为C22H19Br2N03,分子 量505.24,挥发度对光热、空气稳定,在4(TC储藏6个月不分解。 在碱、漂白粉中易分解。作用特点以触杀、胃毒为主,对害虫有一定驱避与拒食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尤其 对鳞翅目幼虫及蚜虫杀伤力大,但对螨类无效,作用部位在神经系统,为神经毒剂,使昆虫过度兴奋、麻痹而死。其结构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增效醚(Piperonyl butoxide),也称胡椒基丁醚,化学名为5-(2- (2-丁氧基乙氧基)乙氧甲基)-6-丙基-1, 3-苯并二氧杂戊环, 分子式为C19H3Q05,分子量为338.44,无色至浅黄色油状透明液体, 有轻微的特殊气味,味苦。不溶于水,可与甲醇、乙醇、苯、氟利昂、 油脂及其他有机溶剂混溶。大量用作家庭灭蚊、蝇剂,尤其是与除虫 菊酯及鱼藤酮并用,形成络合物,可起协同作用;有迟效性(1 10 个月);用作米、麦、豆类粮食贮存期的杀虫剂,用量为0.024g/kg。 其结构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本专利技术的Ti02为纳米级细度光催化微粉(4500目粉),具有良好 的杀菌作用。ZnO粉也具有抗菌作用,富含硼的电气石粉则可以释放 负离子,能减少室内尘埃数目以净化空气。本专利技术的成膜物质采用常用的苯丙乳液,颜料则采用常用的800 目轻质碳酸钙和500目高岭土,助剂则是包括成膜剂Texanol酯醇 (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润湿剂NP-10 (C9H19C6H40(CH2CH20)nH)、分散剂SD-8030 (聚羧酸钠盐类高 效分散剂)、消泡剂FC-345 (含硅的矿物油类消泡剂)、抗冻剂(乙 二醇)、防腐剂(NipacideC115,结构式为1, 3, 5-三(2-羟乙基) -六氢-三嗪)及增稠剂(疏水改性碱溶胀聚丙烯酸乳液HA— 320) 等,去离子水则是自制的蒸馏水。本专利技术的杀虫机理是一般杀有害昆虫成虫方式有毒杀、熏杀及触杀,均为农业杀虫剂 的应用,特点是药效短、毒性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活性杀虫晶体含量为重量份3—6份,且是稳定无毒微小活性晶体,由于活性杀虫晶体的 比重要比颜料份轻,它与颜料不混溶,与成膜物质相容,在涂料干燥 过程中,自然颜料在下,晶体在上,从而结晶于涂料的表面以形成杀 虫功能。蚊、蝇等昆虫接触到这些晶体后,活性杀虫晶体通过昆虫脚底的游子细胞吸盘,进入昆虫体内,产生神经麻痹并导致瘫痪而杀虫。 活性杀虫晶体仅对具有脂肪脚的昆虫神经系统有效,对人和其他哺乳 动物则无效,这是由于哺乳类动物的神经系统和皮肤结构完全不同于 昆虫的神经系统和皮肤,并且己经过多次的口服毒性和接触毒性试验 而证明的。本专利技术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做了急性经口毒 性试验,具体如下一、 受试物本专利技术涂料。动物由北京市科源实验动物繁育中 心提供昆明小白鼠合格证号京动许字(1999)第012号,普通 级,体重18 22g,实验前动物禁食14h,自由饮水。剂量分组按Horn氏法,设受试物为1000、 2150、 4640和10000mg/kg体重四个 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雌、雄性各半。按0.2ml/10g体重计算染毒 量。观察指标染毒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 观察期限两周。按Hom氏法,求出半数致死量,并确定急性毒性分 级。二、 试验结果受试物对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性别剂量分组 (mg/kg) 1000 2150动物数 (只)死亡动物数 死亡率(只)0(%)000<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column></row><table>三、结论染毒后动物无中毒及死亡情况出现。因此,该受试 物对小白鼠雌、雄性经口 LD50均大于10000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本专利技术经试验对各种昆虫的击倒率情况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column></row><table>注容器为除底面和一个侧面未涂杀虫涂料的立方体容器,其中该 未涂涂料的侧面是通气的纱网。本专利技术对蚊的长效杀虫测试结果如下:<table>table 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杀虫功效的内墙涂料,其特征是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纳米级TiO↓[2]13-17份活性杀虫晶体3-6份成膜物质15-20份颜料20-24份助剂10-15份蒸馏水23-2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顺吴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奥顿开林江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