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0cc\u5149\u88c5\u7f6e(12)\u5305\u62ec\uff1aLED(17)\uff1b\u5e95\u5ea7(14)\uff0c\u5176\u5177\u6709\u5e95\u677f\u90e8(14a)\u5e76\u4e14\u6536\u5bb9LED(17)\uff1b\u6ce2\u957f\u8f6c\u6362\u7247(20)\uff0c\u5176\u8fdc\u79bbLED(17)\u7684\u53d1\u5149\u9762\u914d\u7f6e\uff0c\u5e76\u4e14\u542b\u6709\u7528\u4e8e\u6ce2\u957f\u8f6c\u6362\u6765\u81eaLED(17)\u5149\u7684\u5149\u7684\u8367\u5149\u4f53\uff1b\u53cd\u5c04\u7247(19)\uff0c\u5176\u4e3a\u5c06\u6765\u81eaLED(17)\u7684\u5149\u53cd\u5c04\u81f3\u6ce2\u957f\u8f6c\u6362\u7247(20)\u4fa7\u7684\u53cd\u5c04\u7247(19)\uff0c\u6240\u8ff0\u53cd\u5c04\u7247(19)\u81f3\u5c11\u5177\u6709\u4ee5\u76f8\u4eff\u5e95\u677f\u90e8(14a)\u7684\u65b9\u5f0f\u914d\u7f6e\u7684\u5e95\u4fa7\u53cd\u5c04\u90e8(19a)\u3001\u548c\u4ece\u5e95\u4fa7\u53cd\u5c04\u90e8(19a)\u671d\u5411\u6ce2\u957f\u8f6c\u6362\u7247(20)\u4fa7\u7acb\u8d77\u7684\u7acb\u8d77\u53cd\u5c04\u90e8(19b)\uff1b\u663e\u8272\u90e8(23)\uff0c\u5176\u81f3\u5c11\u8bbe\u4e8e\u7acb\u8d77\u53cd\u5c04\u90e8(19b)\u7684\u4e00\u90e8\u5206\uff0c\u4e0e\u5e95\u4fa7\u53cd\u5c04\u90e8(19a)\u6bd4\u8f83\uff0c\u5448\u73b0\u4e0e\u6765\u81eaLED(17)\u7684\u5149\u7684\u8272\u8c03\u63a5\u8fd1\u7684\u8272\u8c03\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和将光照射于液晶面板的显示器背光源单元。显示器背光源单元包括一次光源、引导通过一次光源放出的一次光的导光板、和QD薄膜,所述QD薄膜含有QD荧光体材料,所述QD荧光体材料由被导光板引导的一次光激发而发出二次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表2013-544018号公报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检讨将如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QD薄膜使用于所谓直下型的背光装置时,可能导致如下问题。即,直下型的背光装置是在液晶面板的直下位置上多个的光源排列配置的构成,但是,往往背光装置内的一次光涉及的光量的分布在画面中央侧高,画面外周侧低。一次光中发生这样的光量分布时,背光装置的射出光的一次光和通过QD薄膜转换的二次光的比率,在画面中央侧和画面外周侧很容易不同,有可能发生颜色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颜色不均的发生。用于解决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底座,其具有底部并且收容所述光源,所述底部相对所述光源配设于与其发光面侧相反的一侧;波长转换部件,其以与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面形成相对状的方式而远离其出光侧配置,并且含有用于对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波长转换的荧光体;反射部件,其为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侧的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至少具有以相仿所述底部的方式而配置的底侧反射部、和从所述底侧反射部朝向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侧立起的立起反射部;显色部,其至少设于所述立起反射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底侧反射部比较,呈现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色调接近的色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5 JP 2015-035189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底座,其具有底部并且收容所述光源,所述底部相对所述光源配设于与其发光面侧相反的一侧;波长转换部件,其以与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面形成相对状的方式而远离其出光侧配置,并且含有用于对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波长转换的荧光体;反射部件,其为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侧的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至少具有以相仿所述底部的方式而配置的底侧反射部、和从所述底侧反射部朝向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侧立起的立起反射部;显色部,其至少设于所述立起反射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底侧反射部比较,呈现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色调接近的色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部中,与所述光源的光成为补色的关系的颜色的光的吸收率,相对所述光源的光的吸收率高。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部中,所述光源的光的反射率相对高于与所述光源的光成为补色的关系的色光的反射率。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部呈薄膜状,至少贴合于所述立起反射部的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侧的面。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部至少涂布于所述立起反射部的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侧的面。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部在所述立起反射部中,立起顶端部侧与立起底端部侧相比,呈现与所述光源的光的色调接近的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