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the shaft (9), and through the shaft (9) bush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inside the mobile (11) peripheral shaft sleeve (12), the sleeve (12) of the bushing (11) and (11) in the Bush within the movement of the shaft (9) for support,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the bushing (11)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addition, an air layer (13)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Bush (11) and the sleeve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支承部的耐热结构及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能使轴沿其轴向移动的方式对该轴进行支承的轴支承部及包括该轴支承部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以能使轴沿其轴向移动的方式对该轴进行支承的机械结构,已知各种各样的结构,作为例子可列举直线运动式的致动器等的轴支承部。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下使用这种致动器等的轴支承部的情况下,当热通过该轴支承部从外部传递至致动器等的内部时,例如会对电动机等驱动部的动作产生障碍,或使由耐热性能较低的材料构成的构件的功能丧失。因而,一直以来,为了防止从致动器等的外部向内部的导热,进行了各种改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为了防止水、粉尘等侵入到致动器内部,设有将轴与轴套间的间隙堵塞的橡胶制的保护套(日文:ブーツ),通过有底圆筒状的隔热用罩来保护该橡胶制的保护套。由于存在上述罩,因此向致动器内部的导热某种程度上得到缓和。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34125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以上述专利文献1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安装罩而导致致动器变大了。此外,为了使热从作为有底圆筒状的罩的开口绕回到罩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支承部的耐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供轴穿过,且所述轴沿其轴向在该衬套的内部移动;轴套,所述轴套位于所述衬套的外周,对所述衬套进行支承,且导热率比所述衬套的导热率高;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衬套与所述轴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轴支承部的耐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供轴穿过,且所述轴沿其轴向在该衬套的内部移动;轴套,所述轴套位于所述衬套的外周,对所述衬套进行支承,且导热率比所述衬套的导热率高;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衬套与所述轴套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承部的耐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与散热构件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承部的耐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是金属制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承部的耐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是树脂制的。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