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65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包括基布,在所述基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涂层、油墨印刷层和裱处层;其中,远离所述基布的涂层的表面和裱处层的表面均为压花表面,所述油墨印刷层为三色印刷的迷彩层;其中,所述基布层为聚酯纤维网布,所述涂层为两层聚氯乙烯树脂糊剂,所述裱处层为聚偏氟乙烯和/或丙烯酸甲酯,所述裱处层也可替换为透明耐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提高了产品的耐迁移性能、抗UV性和耐老化性,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速度可达到10‑15米/分钟,适于在户外广泛推广应用。

A camouflage tent cloth print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mouflage tent cloth printing, including fabric, coating, printing ink layer and laminating layer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ubstrate; wherein, the surface coating from the substrate surface and the mounting layer are embossed surface, camouflage layer of the printing ink layer three color printing among them, the; the fabric layer is a polyester fiber fabric, the coating is two layers of PVC resin paste, the layer is mounted at the PVDF and / or methacrylate, the mounting layer can be replaced by transparent wear-resistant laye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tent cloth printing camouflage to improve product performance, anti UV migration resistance and aging resistanc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production speed can reach 10 15 m / min, suitable for outdoor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
本技术涉及篷房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迷彩篷房布均采用PVC薄膜膜的迷彩印花转移工艺,此工艺中由于PVC印刷膜比较薄,发送容易折皱,这会导致迷彩花纹变形,再者PVC印刷膜上的图案有时不能全部转移过去,这导致图案不完整,并且此工艺对转移温度以及速度控制要求很高,生产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其采用油墨对版印刷工艺,迷彩图案清晰,生产速度较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在所述基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涂层、油墨印刷层和裱处层;其中,远离所述基布的涂层的表面和裱处层的表面均为为压花表面,所述油墨印刷层为三色印刷的迷彩层。优选的,所述涂层的压花表面为光滑平整的表面,其不含针孔凹坑。优选的,所述基布为聚酯纤维网布。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网布中单丝的直径为5~15μm,更优选10μm。优选的,所述涂层为叠加的两层聚氯乙烯树脂糊剂。优选的,所述裱处层为聚偏氟乙烯和/或丙烯酸甲酯。优选的,所述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0.1-0.15mm。优选的,所述裱处层的厚度为0.15-0.25mm。优选的,所述油墨印刷层为黄色油墨、绿色油墨和黑色油墨的同时对版印刷的迷彩层。优选的,所述黄色油墨、绿色油墨和黑色油墨的粘度均为5000-12000mPa.s。优选的,所述裱处层可替换为透明耐磨层,所述透明耐磨层为聚丙烯。本技术所采用的聚酯纤维网布为250D的聚酯纤维长丝编织而成的平纹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PVC糊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柔软性、断裂伸长率、耐寒性,是十分优良的电气绝缘材料;裱处层采用聚偏氟乙烯和/或丙烯酸甲酯,均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耐候性、耐磨性、高机械强度及韧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具有较好的断裂强度,经向断裂强度为3200N/5cm,纬向断裂强度为3000N/5cm,符合标准ISO1421;其剥离强度≥120N/5cm,能够保证材料不会出现脱胶现象,符合标准ISO2411;所用原料及成品均具有环保性,均通过REACH、ROHS等国际各类环保检测;具有优良的防火阻燃性能,符合DIN4102B1、NFP92.503M2、GB/T8624B1对防火阻燃性能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抗UV性能,其达到ISO4896-3:2006标准最高5级。本技术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迷彩花纹易变形、图案不完整、生产速度慢等问题,迷彩印刷篷房布的油墨不析出,图案清晰不易变形,且其防污自洁效果较好、不发粘,并提高了产品的耐迁移性能、抗UV性和耐老化性,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速度可达到10-15米/分钟,同时其耐候性能好,适合户外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基布层;2、涂层;3、油墨印刷层;4、裱处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可在户外使用的迷彩印刷篷房布,包括基布1,在所述基布1的两侧分别设置涂层2、油墨印刷层3和裱处层4;其中,远离所述基布1的涂层2的表面和裱处层4的表面均为压花表面,所述油墨印刷层3为三色油墨印刷的迷彩层,所述基布层1为聚酯纤维网布,所述聚酯纤维网布中单丝的直径为5~15μm。所述涂层2为叠加的两层聚氯乙烯树脂糊剂,所述裱处层4为聚偏氟乙烯和/或丙烯酸甲酯,所述裱处层4也可替换为透明耐磨层,所述透明耐磨层为聚丙烯。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0.1-0.15mm,所述裱处层的厚度为0.15-0.25mm。本技术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的制备步骤如下:a)采用中国专利CN105751639A中的生产方法,采用四涂三烘工艺将聚氯乙烯树脂糊剂以涂层的方式涂覆于聚酯纤维布的表面,然后进行压花保证表面平整光滑,不含针孔凹坑,以利于油墨的印刷。b)采用印花辊对产品进行三道对版印刷,第一道印刷绿色-第二道印刷黄色-第三道印刷黑色。对版第一次压好版之后,张力控制在35-70公斤,绿色调好张力之后,黄色就对绿色辊边上的十字线。经过第二个版的时候,压胶辊把对版线对齐,依次类推,然后提升速度进行调整。第二版张力也是控制在35-70公斤,第三版张力为0公斤。对版完成生产速度可以提到10-15米/分钟。c)最后对产品进行裱处,再经过烘干、压花、冷却和收卷处理,裱处烘箱温度控制在100-125℃之间,所述裱处层为聚偏氟乙烯和/或丙烯酸甲酯,获得迷彩印刷篷房布。本技术选用的为大世界油墨,分别为黄色、绿色和黑色三种油墨,通过添加丁酮(MEK)来调整油墨粘度。油墨与丁酮比例在30-50%之间,粘度控制在5000-12000mPa.s之间。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提高了产品的耐迁移性能、抗UV性和耐老化性,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速度可达到10-15米/分钟,适于在户外广泛推广应用。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1),在所述基布(1)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涂层(2)、油墨印刷层(3)和裱处层(4);其中,远离所述基布(1)的涂层(2)的表面和裱处层(4)的表面均为压花表面,所述油墨印刷层(3)为三色油墨印刷的迷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彩印刷篷房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1),在所述基布(1)的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涂层(2)、油墨印刷层(3)和裱处层(4);其中,远离所述基布(1)的涂层(2)的表面和裱处层(4)的表面均为压花表面,所述油墨印刷层(3)为三色油墨印刷的迷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为聚酯纤维网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网布中单丝的直径为5~1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彩印刷篷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2)为叠加的两层聚氯乙烯树脂糊剂。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生雄黄万能滕碧龙陈光星谢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