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223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包括外框、内芯滑块、活动连杆和开合物件,开合物件安装在活动连杆的上方,活动连杆的数量与开合物件的数量相适配,活动连杆的下方连接在内芯滑块上,外框内开有槽体结构,内芯滑块在所述槽体结构内,并能在槽体结构内上下移动,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下移动,带动活动连杆向下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内移动,开合物件闭合,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上移动,带动活动连杆向上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不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外移动,开合物件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3D打印一次成形,简化了工序,节省了时间,适用广泛。

Open and close movable structure for 3D printing form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forming 3D print retractabl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outer and inner core block, a movable connecting rod and retractable objects, objects are installed on the movable connecting rod above the opening, the number of objects and the number of retractable rod matched with the movabl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ore block, open frame is the tank structure, the inner core slider in the tank structure, and can move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tank structure, the inner core of the slider in the tank structure within the next drive, the movable connecting rod moves down to a lower connecting tank structure is limited, and then drive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connecting rod moves inward, and the object is closed, the inner core the slider in the tank structure within, drives the connecting rod to move toward the lower end of the movable connecting rod is not restricted to drive the tank structure,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moves outwards Open and close the object.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3D printing once forming, simplifies the process, saves time, and is suitable for extensiv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在打印0度至40度的朝向的面下方需要添加支撑,而且,打印完成后还需要去除支撑,不能一次成形,操作繁琐,限制了开合活动结构,也造成了打印材料浪费。在这个结构中,充分考虑到了3D打印的打印要求,结构中倾斜的面都在40度至90度之间,这样极大减少了打印3D打印支撑的数量,同时实现了一次成形这种复杂的活动开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用在许多地方,比如趣味戒指,戒指上设置有这种结构,其中轴活动连杆上段设计花瓣造型,就能通过控制底部按钮控制花朵戒指的开合。还有一些展示品,这种结构能使展示品更富有动态效果,吸引顾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能够一次成形,节约时间和打印材料的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包括外框、内芯滑块、活动连杆和开合物件,所述开合物件安装在活动连杆的上方,所述活动连杆的数量与开合物件的数量相适配,所述活动连杆的下方连接在内芯滑块上,所述外框内开有槽体结构,所述内芯滑块在所述槽体结构内,并能在槽体结构内上下移动,所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向下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内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上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向上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不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外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处于打开状态。进一步,所述内芯滑块等间距开有通口,所述通口的数量和活动连杆的数量相适配,所述通口内设有圆轴,所述活动连杆的下端开有与圆轴相适配的圆孔,所述圆轴穿过圆孔将活动连杆的下端连接在内芯滑块内。进一步,所述槽体结构包括下槽体、中槽体和上槽体,所述上槽体设有外倾斜槽体,所述外倾斜槽体的倾斜角度和活动连杆的打开角度相适配,所述下槽体、中槽体和上槽体的两端均为开口,并从下向上依次连通,所述内芯滑块被限制在下槽体和上槽体之间上下移动,所述内芯滑块的上端位于上槽体内,所述活动连杆的下端在上槽体的外倾斜槽体内,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沿所述外倾斜槽体向外倾斜,所述开合物件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内芯滑块向中槽体内移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下端向下移动至中槽体内,所述活动连杆的下端被限制,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内移动,所述开合物件逐渐闭合,所述内芯滑块的下端移动至下槽体内,所述开合物件处于闭合状态。进一步,所述内芯滑块包括上结合块、平板和下结合块,所述上结合块和下结合块对称设置,所述平板设在上结合块和下结合块中间,所述上结合块和上槽体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下结合块和下槽体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平板和中槽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中槽体的深度大于平板的厚度,所述内芯滑块的下表面连接一开合按钮,通过所述开合按钮实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的上下移动,所述开合按钮拉动内芯滑块向下移动至下结合块在下槽体内,所述内芯滑块不能再向下移动,所述开合物件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所述开合按钮推动内芯滑块向上移动至上结合块在上槽体内,所述内芯滑块不能再向上移动,所述开合物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进一步,下槽体和上槽体的侧面均倾斜,所述下槽体呈上宽下窄,所述上槽体呈上窄下宽,所述外倾斜槽体呈上宽下窄,所述外倾斜槽体的数量与活动连杆的数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充分考虑了3D打印技术的成形特点及优势,结构巧妙而又能够3D打印一次成形,简化了工序,节省了时间;适用广泛,能够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趣味玩具、动态工艺品及展示、互动首饰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的一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的一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外框、内芯滑块和活动连杆一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的一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的另一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包括外框1、内芯滑块2、活动连杆3和开合物件4,所述活动连杆3的数量与开合物件4的数量相适配,所述活动连杆3的数量为2个或3个,其他任意合适数量均可。开合物件4安装在活动连杆3的上方。请参考图3,活动连杆3的下方连接在内芯滑块2上,内芯滑块2等间距开有通口6,所述通口6的数量和活动连杆3的数量相适配,所述通口6内设有圆轴61,所述活动连杆3的下端开有与圆轴61相适配的圆孔31,所述圆轴61穿过圆孔31将活动连杆3的下端连接在内芯滑块2内。外框1内开有槽体结构11,槽体结构11包括下槽体111、中槽体112和上槽体113,在一实施例中,下槽体111和上槽体113的侧面均倾斜,所述下槽体111呈上宽下窄,所述上槽体113呈上窄下宽,所述上槽体113设有外倾斜槽体114,所述外倾斜槽体114的倾斜角度和活动连杆3的打开角度相适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倾斜槽体114呈上宽下窄,所述外倾斜槽体114的数量与活动连杆3的数量相适配,所述下槽体111、中槽体112和上槽体113的两端均为开口,并从下向上依次连通。内芯滑块2在槽体结构11内,并能在槽体结构11内上下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内芯滑块2被限制在下槽体111和上槽体113之间上下移动。内芯滑块2包括上结合块21、平板22和下结合块23,所述上结合块21和下结合块23对称设置,所述平板22设在上结合块21和下结合块23中间。上结合块21和上槽体11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下结合块23和下槽体111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平板22和中槽体11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中槽体112的深度大于平板22的厚度。内芯滑块2的下表面连接一开合按钮5,通过所述开合按钮5实现内芯滑块2在槽体结构11内的上下移动。请参考图2、图4和图5,起始时,内芯滑块2的上端位于上槽体113内,所述活动连杆3的下端在上槽体113的外倾斜槽体114内,所述活动连杆3的上端沿所述外倾斜槽体114向外倾斜,所述开合物件4处于打开状态。请参考图1、图4和图5,内芯滑块2在槽体结构11内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3向下移动至活动连杆3的下端被槽体结构11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3的上端向内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4处于闭合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开合按钮5拉动内芯滑块2向下移动,内芯滑块2向中槽体112内移动,所述活动连杆3的下端向下移动至中槽体112内,所述活动连杆3的下端被限制,所述活动连杆3的上端向内移动,所述开合物件4逐渐闭合,内芯滑块2的下端移动至下槽体111内,所述开合物4件处于闭合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开合按钮5拉动内芯滑块2向下移动至下结合块23在下槽体111内,所述内芯滑块2不能再向下移动,所述开合物件4处于完全闭合状态。请参考图2、图4和图5,内芯滑块2在槽体结构11内向上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3向上移动至活动连杆3的下端不被槽体结构11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3的上端向外移动,进而使开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内芯滑块、活动连杆和开合物件,所述开合物件安装在活动连杆的上方,所述活动连杆的数量与开合物件的数量相适配,所述活动连杆的下方连接在内芯滑块上,所述外框内开有槽体结构,所述内芯滑块在所述槽体结构内,并能在槽体结构内上下移动,所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向下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内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上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向上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不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外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处于打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内芯滑块、活动连杆和开合物件,所述开合物件安装在活动连杆的上方,所述活动连杆的数量与开合物件的数量相适配,所述活动连杆的下方连接在内芯滑块上,所述外框内开有槽体结构,所述内芯滑块在所述槽体结构内,并能在槽体结构内上下移动,所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向下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内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内芯滑块在槽体结构内向上移动,带动所述活动连杆向上移动至活动连杆的下端不被槽体结构限制,进而带动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向外移动,进而使开合物件处于打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滑块等间距开有通口,所述通口的数量和活动连杆的数量相适配,所述通口内设有圆轴,所述活动连杆的下端开有与圆轴相适配的圆孔,所述圆轴穿过圆孔将活动连杆的下端连接在内芯滑块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3D打印成形的开合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结构包括下槽体、中槽体和上槽体,所述上槽体设有外倾斜槽体,所述外倾斜槽体的倾斜角度和活动连杆的打开角度相适配,所述下槽体、中槽体和上槽体的两端均为开口,并从下向上依次连通,所述内芯滑块被限制在下槽体和上槽体之间上下移动,所述内芯滑块的上端位于上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玮郝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