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716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属于实心球教学训练辅助器材技术领域。主要解决人工捡球的方法存在练习密度小,训练强度低,练习过程易出现砸伤人的事故的问题。包括投掷场地、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及显示屏,其特点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斜坡板及储球箱;所述传送链包括设置在投掷场地上与投掷线相对端内侧的横向传送链及设置在投掷场地侧边的纵向传送链,所述拦球网设置在投掷场地上与投掷线相对的一端;所述斜坡板设置在投掷场地内与横向传送链的侧边相接;红外测距仪设置在投掷场地与纵向传送链相对的侧边;显示屏设置在纵向传送链的外侧靠近储球箱的位置。省去捡球环节,成倍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

Solid 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device

The solid 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olid 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auxiliary equipment. The main method to solve artificial pick up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f low density, low strength training, the injured person accident prone to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he site consists of throwing solid ball, recovery mechanism, infrared range finder and a display scree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olid ball recovery mechanism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chain, blocking net, slope plate and ball storage box; the transverse conveyor chain is arranged in the ground and throw throwing line relative to the end inside of the chain and is arranged in the longitudinal feed conveyor chain throwing field side, the blocking ne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and throwing ground throwing line relative; the slope plate connected in throwing the venue and the transverse conveyor chain side; infrared range f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throwing site and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longitudinal transport chain; the display screen is arranged near the ball storage box in the lateral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conveyor chain. It is unnecessary to pick up the ball, doubling the exercise density and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心球教学训练辅助器材
,具体涉及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自实心球问世以来,实习球的教学训练一直采用自投自捡或互投互捡球的人工捡球方法。即投球—捡球—再投球。这种练习方法存在练习密度小,训练强度低,练习过程易出现砸伤人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包括投掷场地、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及显示屏,其特点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斜坡板及储球箱;所述传送链包括横向传送链及纵向传送链,所述横向传送链设置在投掷场地上与投掷线相对端的内侧,所述纵向传送链设置在投掷场地的侧边,其一端与横向传送链相接,另一端与储球箱相接;所述拦球网设置在投掷场地上与投掷线相对的一端;所述斜坡板设置在投掷场地内与横向传送链的侧边相接;所述红外测距仪设置在投掷场地与纵向传送链相对的侧边;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纵向传送链的外侧靠近储球箱的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实心球回收机构省去捡球环节,则将成倍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同时还避免发生伤害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拦球网;2—横向传送链;3—斜坡板;4—实心球;5—纵向传送链;6—显示屏;7—储球箱;8—红外测距仪;9—投掷场地;10—投掷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包括投掷场地9、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8及显示屏6,其特点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1、斜坡板3及储球箱7;所述传送链包括横向传送链2及纵向传送链5,所述横向传送链2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端的内侧,所述纵向传送链5设置在投掷场地9的侧边,其一端与横向传送链2相接,另一端与储球箱7相接;所述拦球网1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的一端;所述斜坡板3设置在投掷场地9内与横向传送链2的侧边相接;所述红外测距仪8设置在投掷场地9与纵向传送链5相对的侧边;所述显示屏6设置在纵向传送链5的外侧靠近储球箱7的位置。使用过程:启动实心球回收机构,投掷者从储球箱7中取出实心球立于投掷线外,对着拦球网1投掷,当实心球4落于场地后,红外测距仪8将实心球落地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显示屏6,实心球4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冲向拦球网1弹回后落入横向传送链2上,并随横向传送链2的运动被送至纵向传送链5,再由纵向传送链5送至储球箱7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包括投掷场地(9)、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8)及显示屏(6),其特征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1)、斜坡板(3)及储球箱(7);所述传送链包括横向传送链(2)及纵向传送链(5),所述横向传送链(2)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端的内侧,所述纵向传送链(5)设置在投掷场地(9)的侧边,其一端与横向传送链(2)相接,另一端与储球箱(7)相接;所述拦球网(1)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的一端;所述斜坡板(3)设置在投掷场地(9)内与横向传送链(2)的侧边相接;所述红外测距仪(8)设置在投掷场地(9)与纵向传送链(5)相对的侧边;所述显示屏(6)设置在纵向传送链(5)的外侧靠近储球箱(7)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包括投掷场地(9)、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8)及显示屏(6),其特征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1)、斜坡板(3)及储球箱(7);所述传送链包括横向传送链(2)及纵向传送链(5),所述横向传送链(2)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端的内侧,所述纵向传送链(5)设置在投掷场地(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