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珊珊专利>正文

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118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包括破皮针、引流软管和连接杆,所述破皮针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软管,所述引流软管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活动件,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从上往下排列的单向齿,所述单向齿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套接在连接杆上,所述挡板的下端两侧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滑块,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底座,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设有引流针接头。该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能有效降低引流针在使用时的抖动,使其更加稳定。

An anti jitter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rainage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jitter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rainage needle, including broken skin needle, a drainage hose and a connecting rod, wherein the broken skin needl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rainage hose, the drainage hos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activities, the two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 bar, the inner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vable parts are fixed, the outer supporting rod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rranged from top down the outside of the one-way one-way gear, tooth set mobile device, the upper end of the mobil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baffle plate is sheath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internal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spacing chute,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are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block,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needle Head. The anti jitter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rainage needl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jitter of drainage in the use of needles, making it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
技术介绍
引流针是用于外伤引流或手术后的引流,以及各种引流手术中必须使用的医疗器械,在现有技术中,引流针为直杆状,但是引流针在手术操作中容易抖动,因为抖动造成引流针容易对病人内脏和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包括破皮针、引流软管和连接杆,所述破皮针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软管,所述引流软管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开设有槽,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均与连接杆上所开设的槽对应,且活动件之间均通过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从上往下排列的单向齿,所述单向齿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套接于单向齿的外侧,且设有与单向齿的外侧相对应的契合面,所述移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套接在连接杆上,所述挡板的下端两侧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设置在限位滑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底座,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设有引流针接头,且引流针接头的下端与引流软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单向齿为沿支撑杆轴向平均分布的齿条,且数量不少于六个。优选的,所述引流针接头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内部,且引流针接头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和螺孔的形式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的下表面两侧均设有U型凹槽,且U型凹槽的表面设有防滑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通过设置连接杆和支撑杆,在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活动件,活动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支撑杆的外侧设有单向齿,当对移动装置施加压力时,移动装置就会对单向齿施压,单向齿会通过活动件与复位弹簧以及滑块和滑槽之间的配合向内收缩,此时移动装置便会下滑卡接在另一个单向齿上,通过将移动装置下移至适当位置,缩短力臂的长度,同时在移动装置的下表面设置U型凹槽,在使用时能刚好在食指和中指的位置,能有效降低引流针在使用时的抖动,使其更加稳定,同时也可通过对支撑杆的中部施压,使得移动装置也可向上移动,也解决了因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力臂长度不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连接杆俯视图。图中:破皮针1、引流软管2、连接杆3、支撑杆31、限位滑块311、单向齿32、活动件33、复位弹簧34、移动装置4、挡板5、限位滑槽51、连接杆底座6、引流针接头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包括破皮针1、引流软管2和连接杆3,破皮针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软管2,引流软管2的上端与连接杆3的下端活动连接,连接杆3的外侧均开设有槽,连接杆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内侧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活动件33,活动件33均与连接杆3上所开设的槽对应,且活动件33之间均通过复位弹簧34活动连接,支撑杆31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从上往下排列的单向齿32,所述所述单向齿32为沿支撑杆31轴向平均分布的齿条,且数量不少于六个,单向齿32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套接于单向齿32的外侧,且设有与单向齿32的外侧相对应的契合面,移动装置4的下表面两侧均设有U型凹槽,且U型凹槽的表面设有防滑螺纹,当对移动装置4施加压力时,移动装置4就会对单向齿32施压,单向齿32会通过活动件33与复位弹簧34以及限位滑块311和限位滑槽51之间的配合向内收缩,此时移动装置4便会下滑卡接在另一个单向齿32上,通过将移动装置4下移至适当位置,缩短力臂的长度,同时在移动装置4的下表面设置U型凹槽,在使用时能刚好卡在食指和中指的位置,能有效降低引流针在使用时的抖动,使其更加稳定,移动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挡板5,挡板5套接在连接杆3上,挡板5的下端两侧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滑槽51,支撑杆31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滑块311,限位滑块311设置在限位滑槽51的内部,连接杆3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底座6,连接杆3的下端活动设有引流针接头7,且引流针接头7的下端与引流软管2连接,引流针接头7设置在连接杆3的下端内部,且引流针接头7和连接杆3之间通过螺纹和螺孔的形式活动连接,使得引流针可连接又可拆卸在连接杆3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包括破皮针(1)、引流软管(2)和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皮针(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软管(2),所述引流软管(2)的上端与连接杆(3)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均开设有槽,所述连接杆(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内侧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活动件(33),所述活动件(33)均与连接杆(3)上所开设的槽对应,且活动件(33)之间均通过复位弹簧(3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1)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从上往下排列的单向齿(32),所述单向齿(32)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套接于单向齿(32)的外侧,且设有与单向齿(32)的外侧相对应的契合面,所述移动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套接在连接杆(3)上,所述挡板(5)的下端两侧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滑槽(51),所述支撑杆(31)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滑块(311),所述限位滑块(311)设置在限位滑槽(51)的内部,所述连接杆(3)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底座(6),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活动设有引流针接头(7),且引流针接头(7)的下端与引流软管(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动的康复科医疗引流针,包括破皮针(1)、引流软管(2)和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皮针(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软管(2),所述引流软管(2)的上端与连接杆(3)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均开设有槽,所述连接杆(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内侧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活动件(33),所述活动件(33)均与连接杆(3)上所开设的槽对应,且活动件(33)之间均通过复位弹簧(3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1)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从上往下排列的单向齿(32),所述单向齿(32)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套接于单向齿(32)的外侧,且设有与单向齿(32)的外侧相对应的契合面,所述移动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套接在连接杆(3)上,所述挡板(5)的下端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叶珊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