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美伶专利>正文

热风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89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3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室,包括热风室腔体,所述热风室腔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进风口和从上至下贯穿热风室腔体并设置在热风室腔体内的风道,所述风道与热风室腔体的侧表面之间设有进风孔阵列,采用冷风中和热风的方式,能够调节热风室出风温度,减少火星,提高粮食烘干质量。

Hot air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t air chamber, including hot air chamber cavity, the cavity includes a hot air chamber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chamber through the cavity from top to bottom and is arranged in the air duct air chamber cavity, air inlet hole arra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duct and the air chamber cavity, the the cold and hot air, hot air chamber can regulate air temperature, reduce Mars, improve grain dry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风室
本技术属于谷物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热风室。
技术介绍
粮食烘干塔是粮食仓储部门必备的专用设备,每一粮食烘干塔上都配有热风室,对烘干塔内的粮食进行烘干,由此可见,热风室是粮食烘干塔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热风室温度不易控制,且容易造成粮食谷物受热不均,影响谷物质量,降低谷物口感。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室。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热风室,包括热风室腔体,热风室腔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进风口和从上至下贯穿热风室腔体并设置在热风室腔体内的风道,风道与热风室腔体的侧表面之间设有进风孔阵列,热风从进风口进入,冷风从进风孔阵列进入,热风沿着风道与冷风进行混合形成温度合适的热风。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进风孔阵列包括左进风孔阵列和右进风孔阵列,所述右进风孔阵列呈开口朝外的倒L形包括短臂和长臂,短臂列数大于长臂列数,所述左进风孔阵列为矩形阵列,且其列数与短臂列数一致,通过位于两侧进风阵列,使热风和冷风能够混合充分,出风温度均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左进风孔阵列上设有铁件,铁件上设有甲字形进风孔阵列,甲字形进风孔阵列高度小于左进风孔阵列高度,该甲字形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与与左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相通,本技术的甲字形铁件使得冷风进风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热风和冷风混合均匀,出风温度均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风道包括竖直风道、斜向风道和固定于竖直风道和斜向风道两侧的侧板,所述斜向风道设置于竖直风道的底端且与竖直风道为一体结构,所述侧板为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进风孔阵列相通的热风室腔体外表面上设有进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包括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所述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均包括倒L形进风阵列和L形进风阵列,所述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的倒L形进风阵列分别位于热风室腔体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左进风区域的倒L形进风阵列的进风孔、右进风区域的倒L形进风阵列的进风孔分别与左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右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对应相通,所述L形进风阵列位于热风室腔体表面的中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的L形进风阵列开口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L形进风阵列短臂宽度大于倒L形进风阵列短臂宽度,L形进风阵列短臂高度与倒L形进风阵列长臂高度一致。本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风阵列的数量以及进风阵列的进风孔的尺寸大小来调节冷风的进风量和出风温度。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冷风中和热风的方式,能够调节热风室出风温度,减少火星,提高粮食烘干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热风室,包括热风室腔体1,热风室腔体1包括位于上表面的进风口2和从上至下贯穿热风室腔体1并设置在热风室腔体1内的风道,风道与热风室腔体1的侧表面之间设有进风孔阵列3,热风从进风口2进入,冷风从进风孔阵列3进入,热风沿着风道与冷风进行混合形成温度合适的热风。进风孔阵列3包括左进风孔阵列31和右进风孔阵列32,右进风孔阵列32呈开口朝外的倒L形包括短臂和长臂,短臂列数大于长臂列数,左进风孔阵列31为矩形阵列,且其列数与短臂列数一致,左进风孔阵列上设有铁件33,铁件33上设有甲字形进风孔阵列34,甲字形进风孔阵列34高度小于左进风孔阵列31高度,该甲字形进风孔阵列34的进风孔与与左进风孔阵列31的进风孔相通,与进风孔阵列相通的热风室腔体1外表面上设有进风区域,进风区域包括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均包括倒L形进风阵列和L形进风阵列,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的倒L形进风阵列分别位于热风室腔体1外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左进风区域的倒L形进风阵列的进风孔、右进风区域的倒L形进风阵列的进风孔分别与左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右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对应相通,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的L形进风阵列开口相对位于热风室腔体1表面的中间。本实施例的风道包括竖直风道、斜向风道和固定于竖直风道和斜向风道两侧的侧板,斜向风道设置于竖直风道的底端且与竖直风道为一体结构,侧板为斜面,进风孔阵列位于侧板和热风室腔体1内侧表面之间。本实施例的L形进风阵列短臂宽度大于倒L形进风阵列短臂宽度,L形进风阵列短臂高度与倒L形进风阵列长臂高度一致。本实施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风阵列的数量以及进风阵列的进风孔的尺寸大小来调节冷风的进风量和出风温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风室

【技术保护点】
热风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室腔体,所述热风室腔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进风口和从上至下贯穿热风室腔体并设置在热风室腔体内的风道,所述风道与热风室腔体的侧表面之间设有进风孔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1.热风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室腔体,所述热风室腔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进风口和从上至下贯穿热风室腔体并设置在热风室腔体内的风道,所述风道与热风室腔体的侧表面之间设有进风孔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阵列包括左进风孔阵列和右进风孔阵列,所述右进风孔阵列呈开口朝外的倒L形包括短臂和长臂,短臂列数大于长臂列数,所述左进风孔阵列为矩形阵列,且其列数与短臂列数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风孔阵列上设有铁件,所述铁件上设有甲字形进风孔阵列,所述甲字形进风孔阵列高度小于左进风孔阵列高度,该甲字形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与左进风孔阵列的进风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竖直风道、斜向风道和固定于竖直风道和斜向风道两侧的侧板,所述斜向风道设置于竖直风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美伶
申请(专利权)人:林美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