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协议标准的不断演进,移动分组业务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单个终端的数据吞吐能力不断提升。以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为例,在20M带宽内可以支持下行最大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后续的LTE增强系统及其后续5G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达到数十Gbps。终端数据业务量膨胀式的增长,使得移动网络的服务能力和部署策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增强现有的网络部署和通讯技术,另一方面希望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网络拓展,从而达到快速提升网络性能的目的。而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仅通过对宏网络进行增强以提供经济、灵活、高能力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需要引入超密集、灵活的小基站部署。超密集小基站的部署势必带来频繁的站间切换和信号干扰问题,而上述问题将导致网络架构向C/U分离、控制集中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集中基带单元(BaseBandUnit,简称为BBU)、射频拉远单元(RadioR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二网络节点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自身所支持功能的功能集合,和/或,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接口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接口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控制面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用户面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二网络节点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自身所支持功能的功能集合,和/或,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接口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接口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控制面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用户面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远端处理节点或分布式处理节点,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集中处理节点,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面处理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在逻辑上进行功能划分,在物理上为同一传输链路或不同传输链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功能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功能划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持的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户面功能;控制面功能。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包括的用户面功能和/或需要建立的用户面实体;所述用户面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自动重传请求ARQ、分割和/或级联、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逻辑信道优先级控制、传输块大小选择、重排序;所述用户面实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媒体介入控制层MA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指示配置的方式包括:直接指示方式、间接指示方式;其中,所述直接指示方式为直接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需要包含用户面功能和/或需要建立的用户面实体;所述间接指示的方式为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采用的一种或多种配置类型,每种配置类型所对应的用户面功能和/或用户面实体为预定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其中,在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的数量为多个时,不同的第二网络接口具有不同的配置。9.一种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网络节点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配置自身所支持功能的功能集合,和/或,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接口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接口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