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51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支架主体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的固定部位于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金属弹片的第二连接部与支架主体的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安装时,C壳上设有安装开口,支架主体位于所述安装开口内,所述安装开口外周设有安装结构,金属弹片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C壳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将用户按压时候所需要的变形从C壳传递到触摸板支架的金属弹片上,即不影响点击触摸板后的回弹效果,也不破坏原有的C壳整体的形状和强度,并且大大提高弯曲疲劳寿命,延长触摸板的按压疲劳寿命。

Novel notebook touchpad support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laptop touch pad bracket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bracket body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extending outwards, metal shrapnel fixed part is located at second junction away from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bracket, the fixe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metal shrapnel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bracket bod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when installing C,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open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support is positioned in the mounting opening, the mounting opening is arranged around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fixed metal shrapnel through the mounting structure is installed in the C shell.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new notebook touchpad bracket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the user presses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deformation of shell from the C transfer to the touch panel bracket of the metal spring plate,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bound effect after touching the plate, not destroying the original C shell overall shape and strength,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bending fatigue life, prolong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touch plate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笔记本电脑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笔记本C壳为笔记本的框架主体,其用于安装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触摸板等输入输出结构。传统的触摸板与笔记本C壳通过螺丝锁附连接,周边有限位结构防止触摸板外浮出笔记本C壳,下面有弹片保证按压手感弹性。由于触摸板支架的骨骼作用,因此其钣金厚度一般都在0.8mm以上。表面上的凸包加强使其更为坚固,螺丝几乎使得弹片与C壳甚至“融为一体”,因此当用户按压这样的TP的时候,弹片几乎起不到作用,弹性传递到了C壳。而C壳若是变形,就可能导致键盘按键非正常按压的连锁反应,因此传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C壳触摸板周围的厚度和结构,使触摸板与C壳连接的部分松弛,尽量想让触摸板附件的弹片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设计将C壳与触摸板螺栓连接的部分改成塑胶薄片连接结构,这样的设计确实让连接部分松弛,但是在触摸板按压的高循环次数下,其反复的弯曲疲劳作用会导致塑胶片疲劳断裂的风险,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包括:支架主体、金属弹片;支架主体上设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支架主体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依次布置的方向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过渡部、第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过渡部上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垂直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过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条形开口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开口段,相邻两个开口段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铆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连接结构,包括上述触摸板支架。优选地,还包括C壳;C壳上设有安装开口,支架主体位于所述安装开口内,所述安装开口外周设有安装结构,金属弹片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C壳上。优选地,金属弹片的固定部上还设有定位孔,C壳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和多个定位孔,多个安装孔和多个定位孔交错布置。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支架主体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的固定部位于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金属弹片的第二连接部与支架主体的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安装时,C壳上设有安装开口,支架主体位于所述安装开口内,所述安装开口外周设有安装结构,金属弹片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C壳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将用户按压时候,所需要的变形从C壳传递到触摸板支架的金属弹片上,即不影响点击触摸板后的回弹效果,也不破坏原有的C壳整体的形状和强度,并且大大提高弯曲疲劳寿命,延长触摸板的按压疲劳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金属弹片2;支架主体1上设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支架主体1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依次布置的方向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过渡部、第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1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5,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支架主体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的固定部位于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金属弹片的第二连接部与支架主体的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安装时,触摸板支架安装在C壳上的安装开口处,所述安装开口外周设有安装结构,金属弹片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C壳上,当用户按压时候,将所需要的形变从C壳传递到触摸板支架的金属弹片上,即不影响点击触摸板后的回弹效果,也不破坏原有的C壳整体的形状和强度,并且由于金属弹片的韧性特点,大大提高弯曲疲劳寿命,延长触摸板的按压疲劳寿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部上设有条形开口3,所述条形开口3垂直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过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方向延伸;通过设置条形开口,减小按压时所述过渡部的回弹性,从而进一步减小C壳发生形变的可能。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形开口3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开口段,相邻两个开口段间隔布置,所述条形开口在过渡部上形成垂直于金属弹片连接方向的易弯曲位置,从而进一步减小弹片形变弹力。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铆接,便于加工,并且保证金属弹片和支架主体的连接可靠性。参照图2,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连接结构,包括上述触摸板支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C壳4;C壳4上设有安装开口,支架主体1位于所述安装开口内,所述安装开口外周设有安装结构,金属弹片2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C壳4上。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弹片2的固定部上还设有定位孔6,C壳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6配合的定位柱,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便于金属弹片安装在C壳上精确定位。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一个圆形定位孔和多个腰形定位孔,多个腰形定位孔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圆形定位孔与定位柱间隙配合,所述腰形定位孔的宽度与所述圆形定位孔直径相等,在安装时,防止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造成过定位,提高定位效果。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5和多个定位孔6,多个安装孔5和多个定位孔6交错布置,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金属弹片(2);支架主体(1)上设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支架主体(1)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依次布置的方向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过渡部、第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1)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5),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金属弹片(2);支架主体(1)上设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支架主体(1)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依次布置的方向一侧设有向外伸出的第一连接部;金属弹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过渡部、第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支架主体(1)一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5),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上设有条形开口(3),所述条形开口(3)垂直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过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开口(3)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开口段,相邻两个开口段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铆接。5.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连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广旭李金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