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槽道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315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槽道,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包括C 0.08~0.12%、Si 0.20~0.35%、Mn 0.85~1.05%、P≤0.020%、S≤0.008%、Cr 0.90~1.10%、Ni 0.30~0.40%、Cu 0.20~0.50%、RE 0.0035~0.02%、Als0.01~0.0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槽道的生产方法。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耐腐蚀槽道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Corrosion resistant chan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rrosion resistant channel, the quality percentage of its chemical components including C 0.08 ~ 0.12%, 0.20 ~ 0.35% Mn, Si 0.85 ~ 1.05%, P = 0.020%, S = 0.008%, Cr 0.90 ~ 1.10%, 0.30 ~ 0.40% Cu, Ni 0.20 ~ 0.50%, RE 0.0035 ~ 0.02%, Als0.01 ~ 0.03.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rrosion-resistant gro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t channel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腐蚀槽道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埋槽,具体说,涉及一种耐腐蚀槽道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和幕墙中,有很多产品或设备需要固定在墙上或天花板上。传统的方法多采用膨胀螺栓、预埋钢板、化学锚栓等方式固定,但存在难以克服的破坏墙体结构、施工复杂、维护困难等固有缺点,已不适应越来越苛刻的使用条件。预埋槽通常用槽道为主要原材料,但是,现在槽道并不能适应这种高湿度环境,往往容易出现腐蚀现象,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槽道,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腐蚀槽道,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包括C0.08~0.12%、Si0.20~0.35%、Mn0.85~1.05%、P≤0.020%、S≤0.008%、Cr0.90~1.10%、Ni0.30~0.40%、Cu0.20~0.50%、RE0.0035~0.02%、Als0.01~0.03。进一步:RE选用La或者Ce。进一步:RE选用La和Ce的混合稀土。进一步:其有害元素要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As≤0.015%、Sn≤0.015%、Pb≤0.010%、Sb≤0.010%、Bi≤0.010%。进一步:C0.10~0.12%,Si0.25~0.27%,Mn0.95~1.02%,P0.008~0.011%,S0.005~0.007%,Cr0.94~0.98%,Ni0.30~0.32%,Cu0.25~0.28%、RE0.0035~0.0060%,Als0.018~0.022%。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槽道的生产方法,得到的耐腐蚀槽道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腐蚀槽道的生产方法,包括:根据成分设计进行冶炼;冶炼过程包括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炉外精炼、VD真空处理、方坯连铸机浇注;轧制过程包括坯料的加热和坯料的轧制,坯料的加热温度为1100℃-1150℃;坯料的轧制包括粗轧机轧制和精轧机组连续轧制成型,轧制成的槽道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C0.08~0.12%、Si0.20~0.35%、Mn0.85~1.05%、P≤0.020%、S≤0.008%、Cr0.90~1.10%、Ni0.30~0.40%、Cu0.20~0.50%、RE0.0035~0.02%、Als0.01~0.03。进一步:顶底复吹转炉冶炼采用单渣操作,终渣碱度控制在3.0;氧枪为五孔拉瓦尔喷头,采用低、高、低枪位控制;采用硅锰、Cu、Ni合金化,铝锰铁合金进行终脱氧,转炉出钢后加中碳铬铁;转炉终点的质量百分比成分为C0.06%,Mn0.14%,P0.008%,S0.027%;转炉终点的温度为1637℃;LF炉外精炼对钢水进行升温、成分微调和脱S操作,在全程吹氩状态下精炼,加入造渣材料、锰铁、铝线进行脱氧合金化;钢水精炼就位温度为1552℃,离位温度1669℃,采用有铝脱氧、脱硫和成分微调,并在精炼后期加入镍铁及补加铬铁,精炼就位成分质量百分比中,C为0.09%,Si为0.19,Mn为0.84,P为0.011,S为0.007,Als为0.01,Cr为0.88,Ni为0.31,Cu为0.29,As为0.001;精炼离位成分质量百分比中,C为0.11%,Si为0.23,Mn为0.98,P为0.015,S为0.005,Als为0.03,Cr为0.99,Ni为0.34,Cu为0.29,As为0.001;VD抽真空处理中,深真空时间13min,真空处理时间26min,VD前温度1670℃,VD后温度1620℃;VD处理后喂硅钙线和稀土丝,对钢水中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并进行软吹氩,软吹时间14分钟;连铸后得到坯料,浇铸的过热度为25℃,拉速为0.6m/min。进一步:坯料的加热过程中,坯料用锯床锯切成成所需尺寸,由轧钢车间吊车将坯料成组吊到上料台架上,由翻转设备将坯料翻转到链条输送设备上,坯料经输送到中频感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当坯料加热到1100℃-1150℃时,加送辊道再送入一根冷坯料,同时加热好的坯料出炉,沿滑道下滑至坯料输送辊道;加热好的坯料通过输送辊道首先送入粗轧机轧制,在这个过程中坯料被压薄、切深、延长、变形,粗轧后再进入轧机组轧制2个道次,坯料继续被延伸成型,此时属预成型阶段,最后进入精轧机组进行连续轧制,制成槽道。进一步:轧制过程还包括矫直机矫直及检验和锯切;矫直机矫直及检验过程中,坯料送到冷床上的槽道冷却后,通过冷床输出辊道送入十四辊矫直机进行矫直,产品符合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矫直后的槽道进行弯曲度、平直度的检验,不合格品再次进入矫直程序。进一步:RE选用La或者Ce,槽道有害元素要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As≤0.015%、Sn≤0.015%、Pb≤0.010%、Sb≤0.010%、Bi≤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中槽道改善了夹杂物形态,提高了钢的洁净度,从而提高了抗腐蚀性能。并且,使用槽道的耐腐蚀预埋槽的使用工艺独特,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并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槽道珠光体的金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槽道铁素体的金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1、本专利技术的钢种成分设计原则。成分设计主要从各项性能和提高抗大气腐蚀能力两方面考虑。由于轧成预埋槽道后不需要进行轧后热处理,因此塑性和韧性完全可以满足用户要求,而最关键的是强度和抗大气腐蚀性能.通过控制C和Mn含量满足强度要求,加入合金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腐蚀能力,围绕如何提高抗腐蚀性能来选择合金元素和轧制工艺,通过分析各合金元素对腐蚀影响因素确定所需加入的合金元素。2、本专利技术的钢种设计思路。根据各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选C和Mn作为主要强化元素,以保证屈服和抗拉强度;选Cr和Ni、Cu作为主要抗腐蚀元素,控制S和P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同时加入RE改善夹杂物形态,提高钢的洁净度,从而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3、槽道的化学成分的作用。(1)化学元素对硫化氢应力腐蚀的影响。碳:C是最有效的强化元素,对抗H2S影响不大,碳的含量主要从考虑钢的强度和韧性的需求来确定。硅:Si具有阻碍碳化物析出的趋向,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硅还能提高钢的屈服强度,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促使碳化物沿晶界析出,降低钢的韧性。同时硅元素含量偏高时,易偏析于晶粒边界,在应力腐蚀时会助长晶间裂纹的形成。锰:钢中含有一定量的Mn可减弱应力腐蚀环境下S的有害作用,然而考虑到过高的锰含量会使裂纹敏感率及裂纹长度敏感率急剧升高,材料对HIC的敏感性增大。Mn促进有害元素P、S、Sn、Sb等向晶界偏析,偏析在晶界的P、Sn、Sb等和H能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使晶界键合力大幅度下降,容易引起氢致沿晶断裂。因此,控制钢中Mn的含量对提高钢材的抗腐蚀性能有重要意义。但是,除C以外,Mn和Si是提高强度的最有效且最便宜的合金元素。考虑到Mn对大气腐蚀的有害程度比Si要小,故选Mn作为提高强度的合金元素。铬:Cr含量对钢的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很大,能促使钢的表面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耐腐蚀槽道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腐蚀槽道,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包括C 0.08~0.12%、Si 0.20~0.35%、Mn 0.85~1.05%、P≤0.020%、S≤0.008%、Cr 0.90~1.10%、Ni 0.30~0.40%、Cu 0.20~0.50%、RE 0.0035~0.02%、Als0.01~0.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槽道,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包括C0.08~0.12%、Si0.20~0.35%、Mn0.85~1.05%、P≤0.020%、S≤0.008%、Cr0.90~1.10%、Ni0.30~0.40%、Cu0.20~0.50%、RE0.0035~0.02%、Als0.01~0.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腐蚀槽道,其特征在于:RE选用La或者Ce。3.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腐蚀槽道,其特征在于:RE选用La和Ce的混合稀土。4.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腐蚀槽道,其特征在于:其有害元素要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As≤0.015%、Sn≤0.015%、Pb≤0.010%、Sb≤0.010%、Bi≤0.0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腐蚀槽道,其特征在于:C0.10~0.12%,Si0.25~0.27%,Mn0.95~1.02%,P0.008~0.011%,S0.005~0.007%,Cr0.94~0.98%,Ni0.30~0.32%,Cu0.25~0.28%、RE0.0035~0.0060%,Als0.018~0.022%。6.一种耐腐蚀槽道的生产方法,包括:根据成分设计进行冶炼;冶炼过程包括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炉外精炼、VD真空处理、方坯连铸机浇注;轧制过程包括坯料的加热和坯料的轧制,坯料的加热温度为1100℃-1150℃;坯料的轧制包括粗轧机轧制和精轧机组连续轧制成型,轧制成的槽道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C0.08~0.12%、Si0.20~0.35%、Mn0.85~1.05%、P≤0.020%、S≤0.008%、Cr0.90~1.10%、Ni0.30~0.40%、Cu0.20~0.50%、RE0.0035~0.02%、Als0.01~0.03。7.如权利要求6所述耐腐蚀槽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底复吹转炉冶炼采用单渣操作,终渣碱度控制在3.0;氧枪为五孔拉瓦尔喷头,采用低、高、低枪位控制;采用硅锰、Cu、Ni合金化,铝锰铁合金进行终脱氧,转炉出钢后加中碳铬铁;转炉终点的质量百分比成分为C0.06%,Mn0.14%,P0.008%,S0.027%;转炉终点的温度为1637℃;LF炉外精炼对钢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鲁西渠虎刚田玉辉杨富强王志勇段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神润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