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push a lipstick, including housing, two for bearing export red bucket, and two sliding parts, internal jacket shell formed with two cavity and arrangement and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e two holding chamber opening in the housing on the axis end face two, to form a discharge port; the two holding chamber each opening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housing, to form a two coat along the axial extension of the strip slip; two buckets arranged at the two holding chamber, two slip corresponding slides on the two slip strip in the mouth, and also can drive two buckets to mak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long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each bucket can drive on the lipstick extends or retracts into the bucket and the corresponding outlet; consumers only need to push the sliding piece, can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ning (or closing) of the material outlet and the extension (or retraction) of the lipstick strip can simplify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sumer and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consu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管推条口红
本技术涉及口红
,具体提供一种双管推条口红。
技术介绍
传统口红管多为单管口红,其主要是通过旋转螺旋,利用螺旋和叉子之间的间隙来控制旋转顺畅,使桶子沿着螺旋内壁上的导向槽向上运动,直至将口红条推出叉子端口。但传统口红管还存在有以下不足:(1)传统口红管的结构形式单一、不够新颖,且操作步骤多(需先取下外套,再旋转底座),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传统口红管的生产工序较多,从而使得生产成本较高;(3)传统口红管对各部件间的装配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出现各部件串动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管推条口红,其结构简单、新颖,操作简便。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管推条口红,包括柱体状的外套壳、两个分别用以承载口红条的桶子、以及两个滑移件,其中,所述外套壳的内部形成有两个并排布置且相互独立的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各分别开口于所述外套壳的上轴端面上,以形成两个出料口;两个所述容纳腔还各分别开口于所述外套壳的侧立表面上,以形成两个分别沿所述外套壳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滑移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状的外套壳、两个分别用以承载口红条(1)的桶子(2)、以及两个滑移件(3),其中,所述外套壳的内部形成有两个并排布置且相互独立的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各分别开口于所述外套壳的上轴端面上,以形成两个出料口;两个所述容纳腔还各分别开口于所述外套壳的侧立表面上,以形成两个分别沿所述外套壳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滑移口;两个所述桶子(2)分别对应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容纳腔中,两个所述滑移件(3)分别对应的滑设于两个所述长条状滑移口中,并还分别能够带动两个所述桶子(2)沿所述外套壳轴向进行往复移动,且每一所述桶子(2)的往复移动恰能够带动位于其上的口红条(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状的外套壳、两个分别用以承载口红条(1)的桶子(2)、以及两个滑移件(3),其中,所述外套壳的内部形成有两个并排布置且相互独立的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各分别开口于所述外套壳的上轴端面上,以形成两个出料口;两个所述容纳腔还各分别开口于所述外套壳的侧立表面上,以形成两个分别沿所述外套壳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滑移口;两个所述桶子(2)分别对应的设置于两个所述容纳腔中,两个所述滑移件(3)分别对应的滑设于两个所述长条状滑移口中,并还分别能够带动两个所述桶子(2)沿所述外套壳轴向进行往复移动,且每一所述桶子(2)的往复移动恰能够带动位于其上的口红条(1)伸出或回缩于与所述桶子(2)相对应的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由一盖外壳(4)和一底外壳(5)相对合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外壳(4)具有盖本体(40)和第一分隔件(41),所述盖本体(40)由一矩形板状的第一基部(400)和一圈围设于所述第一基部周缘上的第一周侧壁(401)构成,所述第一分隔件(41)为由一沿所述第一基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竖隔条(410)和一沿所述第一基部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隔条(411)相连接构成的倒T形结构体,所述第一分隔件(41)定位设置于所述盖本体(40)的内腔中,并将所述盖本体的内腔分隔成两个第一半片腔(42)和一个第一容置槽(43),且该两第一半片腔(42)和所述第一容置槽(43)之间相互独立;所述底外壳(5)具有底本体(50)和第二分隔件(51),所述底本体(50)由一矩形板状的第二基部(500)和一圈围设于所述第二基部周缘上的第二周侧壁(501)构成,且所述第二基部(500)还与所述第一基部(400)相平行;所述第二分隔件(51)为由一沿所述第二基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竖隔条(510)和一沿所述第二基部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隔条(511)相连接构成的倒T形结构体,所述第二分隔件(51)定位设置于所述底本体(50)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底本体的内腔分隔成两个第二半片腔(52)和一个第二容置槽(53),且该两第二半片腔(52)和所述第二容置槽(53)之间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盖本体(40)能够与所述底本体(50)相对合,所述第一分隔件(41)与所述第二分隔件(51)相配合抵接,进而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半片腔(42)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半片腔(52)相对合,以形成两个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置槽(43)对应与所述第二容置槽(53)相对合,以形成一容置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盖本体(40)能够与所述底本体(50)相对合的结构为:在每一所述第一半片腔(42)中各定位设置有一母插件(44),并在每一所述第二半片腔(52)中各定位设置有一子插件(54),两个所述子插件(54)能够对应与两个所述母插件(44)对插互连;另外,所述盖本体(40)的第一周侧壁(401)还与所述底本体(50)的第二周侧壁(501)相熔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长度方向各分别与所述外套壳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周侧壁(401)具有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基部(400)的一短边上的第一弧形顶壁、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基部(400)的另一短边和两个长边上的第一U形侧壁、以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顶壁与所述第一U形侧壁的上侧之间的第一过渡壁;所述第二周侧壁(501)具有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基部(500)的一短边上的第二弧形顶壁、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基部(500)的另一短边和两个长边上的第二U形侧壁、以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第二弧形顶壁与所述第二U形侧壁的上侧之间的第二过渡壁;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顶壁与第二弧形顶壁之间未熔接,以形成两个所述两个出料口;所述第一U形侧壁的下部与所述第二U形侧壁的下部之间相熔接,所述第一U形侧壁的余下部分与所述第二U形侧壁的余下部分之间未熔接,以形成两个所述长条状滑移口。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推条口红,其特征在于:实现两个所述桶子(2)分别对应的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詹玲郎,
申请(专利权)人:共聚生化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