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稳压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稳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可充电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放电电流大、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测量装置中。不同类型的电池应采用不同的充电控制技术,常用的控制技术有:电压负增量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最高电压控制技术等,与之对应的,需要设计各种采样、反馈和控制电路,实现对充电电流电压的采样和控制。传统的开关电源稳压控制直接用5V供电模块电阻分压的形式,这种方式不能按照电池的充电曲线提供合理的充电电压和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稳压控制电路,能够根据采样结果对充电电流电压进行智能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稳压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电流控制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及5V供电模块;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4、电容C1-C3、放大器U1和二极管D1,其中,电阻R1的一端连接5V供电模块,另一端连接电阻R2、R3、R4、电容C2、C3的一端和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IC的P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稳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电流控制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及5V供电模块;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4、电容C1‑C3、放大器U1和二极管D1,其中,电阻R1的一端连接5V供电模块,另一端连接电阻R2、R3、R4、电容C2、C3的一端和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IC的P3.3脚,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和C3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1的输出端,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路输出端;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输入端;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R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稳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电流控制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及5V供电模块;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4、电容C1-C3、放大器U1和二极管D1,其中,电阻R1的一端连接5V供电模块,另一端连接电阻R2、R3、R4、电容C2、C3的一端和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IC的P3.3脚,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和C3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U1的输出端,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路输出端;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输入端;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R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林,章涛涛,潘旭烽,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百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