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00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4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包括电容感应机构和底座;电容感应机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层、第一基层、第一电极层、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贴覆在外壳层的内表面;第一电极层嵌入第一基层的内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一矩形线框和若干个第一连线;绝缘层贴覆在第一基层的内表面;第二基层贴覆在绝缘层的内表面;第二电极层嵌入第二基层的外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二矩形线框和若干个第二连线;底座包括外底座和内底座,电容感应机构的底端固定在外底座和内底座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感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感应装置多应用于便携式手持终端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目前,电容感应装置也逐渐应用于展示展览的装置中,可以展示科技内容,并与游客进行互动。但是,由于展示展览的装置的规格特殊,现用于其中的电容感应装置具有灵敏度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包括电容感应机构和底座;电容感应机构呈半球形,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层、第一基层、第一电极层、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层;第一基层贴覆在外壳层的内表面;第一电极层嵌入第一基层的内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由顶端至底端纵向延伸,若干个第一电极呈放射状排列,第一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一矩形线框和若干个第一连线,第一矩形线框和第一连线交叉连接设置;绝缘层贴覆在第一基层的内表面;第二基层贴覆在绝缘层的内表面;第二电极层嵌入第二基层的外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沿环形横向延伸,若干个第二电极由中心向圆周分布,第二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二矩形线框和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感应机构和底座;所述电容感应机构呈半球形,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层、第一基层、第一电极层、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贴覆在所述外壳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嵌入所述第一基层的内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由顶端至底端纵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一电极呈放射状排列,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一矩形线框和若干个第一连线,所述第一矩形线框和所述第一连线交叉连接设置;所述绝缘层贴覆在所述第一基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基层贴覆在所述绝缘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层嵌入所述第二基层的外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沿环形横向延伸,若干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感应机构和底座;所述电容感应机构呈半球形,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层、第一基层、第一电极层、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贴覆在所述外壳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嵌入所述第一基层的内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由顶端至底端纵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一电极呈放射状排列,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一矩形线框和若干个第一连线,所述第一矩形线框和所述第一连线交叉连接设置;所述绝缘层贴覆在所述第一基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基层贴覆在所述绝缘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层嵌入所述第二基层的外表面,包括若干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沿环形横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二电极由中心向圆周分布,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若干个第二矩形线框和若干个第二连线,所述第二矩形线框和所述第二连线交叉连接设置;所述底座包括外底座和内底座,所述外底座和所述内底座均呈圆环形,所述电容感应机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外底座和所述内底座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容感应机构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贴覆在所述第二基层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纳米电容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层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非透光区位于所述外壳层的顶端,呈放射状,向四周的透光区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何兵兵张一鑫蔡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