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46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34
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业务承载力评估范围,确定调度工作项目、研究对象及测定时间;②计算出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T总;③计算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④计算研究对象的休息系数A;⑤根据公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人员配置管理
,特别是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国家电力企业在飞快的发展,电力企业实行电力调度的方式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这说明,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日趋深入、完善的背景下,随着监控、调度业务的逐渐融合,传统电力调度业务随之发生变化,现有的调度人员配置是否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调度业务需求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人员配置管理方式由于缺少系统分析,仅通过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很难实现人员的最优配置,因此广泛存在忙闲不均或人员与业务不匹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得出岗位最优配置方案及工作人员对应的业务承载力,预测年度人员配置需求,实现调控中心工作负荷、质量与人员数量相匹配的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业务承载力评估范围,确定调度工作项目、研究对象及测定时间;②记录并统计测定时间内每个研究对象具体每项工作操作的总时间和发生频次,计算出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T总;T总=∑fn×hn,n=1,2,3……i;其中T总: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fn:事件发生频次;hn:事件完成平均时间;③计算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④根据公式A=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计算研究对象的休息系数A;⑤根据公式计算应编工作人数,其中,N:应编工作人数;T总:每天工作总时数;T有效:每人每天工作时数;A:休息系数;⑥根据公式l=N/n*100%计算业务承载力,其中l:业务承载力,N:应编工作人数,n:现工作人数;⑦进行业务承载力分析;当业务承载力l>100%时,现工作承载力过负荷;当业务承载力l<100%时,现工作承载力较轻;当业务承载力l=100%时,现工作承载力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研究对象为从电力调控中心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班次,挑选的班次人员包括调控长、正值、副值,并部分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技能和职称,测量的岗位包括责任白班、责任夜班、备班。进一步地,所述调度工作项目划分为若干项具体工作分别进行分项统计。进一步地,所述测定时间为两个月。进一步地,所述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的计算方法为:a.根据国家电网人才当量密度的计算方法,求出人才当量密度x∈(0,1.4);b.根据弗莱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吃饭、喝水、上厕所和精力不集中等因素消耗的时间大约是理论工作时间的17%,按照平均每天工作八个小时的用工制度,得出平均每天调度每人可支配工作总时间为:T=(1-17%)*8*60=398(min);c.通过曲线拟合,得到T有效=T*ln(x+1.3),其中x∈(0,1.4),y∈(0,398)。进一步地,所述休息时间计算方法为: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公休年假+病、事、婚、产、探亲假。进一步地,所述应编工作人数N与人才当量密度关系为:其中x∈(0,1.4)。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建立业务承载力分析模型,可得出岗位最优配置方案及工作人员对应的业务承载力,可实现预测年度人员配置需求,对未来几年调度业务时间、平均人才当量密度进行预测,并利用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分析模型实现调控中心在定员需求预测、改善作业节点分布及优化人才当量密度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分析供需差距,从而指导调控中心用工需求,实现调控中心工作负荷、质量与人员数量的匹配。可优化工作计划安排和运行值班配置,有效改善忙闲不均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业务承载力评估范围,确定调度工作项目、研究对象及测定时间;所述业务承载力评估范围确定为电力调控中心全部业务,所述研究对象为从电力调控中心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班次,挑选的班次人员包括调控长、正值、副值,并部分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技能和职称,测量的岗位包括责任白班、责任夜班、备班;所述调度工作项目划分为工作票、申请单、调度指令票、电厂管理、缺陷闭环、风险预控管理、异常处理、事故处理、备班、接班、交班、学习、电量报送、记录管理、曲线查询十五项具体工作进行分项统计;测定时间为两个月。②计算出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T总;记录并统计测定时间内每个研究对象具体每项工作操作的总时间和发生频次。建立一个数据统计表,将人员名称、人员能力等级、班次、岗位、上下班时间填写完整,并根据原始数据记录单的内容录入和统计具体每项工作操作的总时间和发生频次。表1为调度部分工作项目时间与频次统计;表2为测定时间内调度各工作项目频次统计。表1表2业务量第一月第二月工作票5816申请单189147调度指令票149127电厂管理181176缺陷闭环5621风险预控管理4334异常处理53事故处理95备班3025接班3030交班3030学习3030电量报送3030记录管理3030曲线查询3030计算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T总:T总=∑fn×hn,n=1,2,3……i;其中T总: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fn:事件发生频次;hn:事件完成平均时间。③计算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通过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和工作年限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员工人才当量,并求得人才当量平均值。表3为人才当量测算结果;表4为对表3调查的统计结果。表3表4由于员工的年龄、技能、岗级不同,则其工作时间中能有效利用的时间不同。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和专家咨询,同时考虑测量过程的可操作性,计算每人每天的有效工作支配时间,与人才当量密度相比较。表5为有效工作支配时间与人才当量比较统计表。表5计算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国家电网人才当量密度的计算方法,求出人才当量密度x∈(0,1.4);b.根据弗莱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吃饭、喝水、上厕所和精力不集中等因素消耗的时间大约是理论工作时间的17%,按照平均每天工作八个小时的用工制度,得出平均每天调度每人可支配工作总时间为:T=(1-17%)*8*60=398(min);c.通过曲线拟合,得到T有效=T*ln(x+1.3),其中x∈(0,1.4),y∈(0,398)。④根据公式A=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计算研究对象的休息系数A,其中:工作时间=365天,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公休年假+病、事、婚、产、探亲假;国网公司规定员工年休天数如表6。表6工作年限年休天数小于10年5大于10年,小于15年10大于15年15由于调控运行人员为倒班制度,除了年休以外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通过对部门所有成员年休、病、事、婚、产、探亲假的统计可以算得休息时间。由于人员平均工龄都在6-15年,则年休天数平均值为5天;事假、病假、婚假通过对近几年的绩效系统请假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得出每年平均天数为3天;工作时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业务承载力评估范围,确定调度工作项目、研究对象及测定时间;②记录并统计测定时间内每个研究对象具体每项工作操作的总时间和发生频次,计算出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T总;T总=∑fn×hn,n=1,2,3……i;其中T总: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fn:事件发生频次;hn:事件完成平均时间;③计算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④根据公式A=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计算研究对象的休息系数A;⑤根据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业务承载力评估范围,确定调度工作项目、研究对象及测定时间;②记录并统计测定时间内每个研究对象具体每项工作操作的总时间和发生频次,计算出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T总;T总=∑fn×hn,n=1,2,3……i;其中T总:每天调度工作项目完成的总时间;fn:事件发生频次;hn:事件完成平均时间;③计算每人每天工作的有效时间T有效;④根据公式A=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计算研究对象的休息系数A;⑤根据公式计算应编工作人数,其中,N:应编工作人数;T总:每天工作总时数;T有效:每人每天工作时数;A:休息系数;⑥根据公式l=Nn*100%计算业务承载力,其中l:业务承载力,N:应编工作人数,n:现工作人数;⑦进行业务承载力分析;当业务承载力l>100%时,现工作承载力过负荷;当业务承载力l<100%时,现工作承载力较轻;当业务承载力l=100%时,现工作承载力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时测定法评估电力调控中心业务承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究对象为从电力调控中心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班次,挑选的班次人员包括调控长、正值、副值,并部分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技能和职称,测量的岗位包括责任白班、责任夜班、备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荣刘丽莎兰翠芸周家麒潘玮明李丽丽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