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底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432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底炉,包括炉体和可旋转的炉底,炉体和炉底形成环形空间在炉底的侧面设有除瘤器,炉体的侧壁上设有出瘤口;除瘤器包括螺旋叶片、转轴、安装架、刮板和出瘤槽;螺旋叶片位于炉底的侧面;螺旋叶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安装架上,安装架固定在炉体的炉顶上;刮板的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螺旋叶片的末端;出瘤槽位于螺旋叶片下方;出瘤槽连接出瘤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底炉在炉底的侧面设置除瘤器,用于清除炉底上的粘结瘤,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底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可去除炉底粘结瘤的转底炉。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高端电器、交通工具、航空航天材料的应用,有色金属被大量开发使用。在冶炼有色金属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有色金属渣,有色金属渣堆积在存放厂,有待处理。现阶段处理废渣的多种工艺中,最高效、环保的处理方式是以转底炉处理废渣。在转底炉处理的高温下,往往在料层的表面出现一些熔融物质。这些物质的熔点较低,在转底炉出料时,会粘黏在炉底侧面,而再次进入低温区时其固结成瘤。经过一段时间瘤体长大与转底炉侧壁摩擦,影响炉体正常运行,甚至卡炉,影响转底炉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底炉,在炉底的侧面设置除瘤器,去除炉底上粘结的瘤体,解决了低熔点物质粘结在炉底侧面,长时间积累形成瘤体,使得生产不顺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底炉,包括炉体和可旋转的炉底,所述炉体和炉底形成环形空间,在所述炉底的侧面设有除瘤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出瘤口;所述除瘤器包括螺旋叶片、转轴、安装架、刮板和出瘤槽;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炉底的侧面;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在炉体的炉顶上;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螺旋叶片的末端;所述出瘤槽位于所述螺旋叶片下方;所述出瘤槽连接所述出瘤口。优选的,所述转底炉的环形空间依次分为布料区、加热区和出料区,所述除瘤器位于所述布料区。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进一步包括螺旋出料器,所述螺旋出料器安装在所述出料区,位于所述炉底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出料器的动力装置与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带动所述转轴旋转。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传动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炉底的除瘤器处的切线平行。在除瘤器工作时,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炉底旋转方向相反。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为哑铃型,中部叶片的高度为10~15cm,端部叶片的高度为39~51cm。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臂和旋转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炉体的炉顶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铰接,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刮板固定在所述旋转臂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去除炉底粘结瘤的转底炉,解决了低熔点物质在炉底侧面结瘤,导致的卡炉,生产不顺的问题;去除粘结瘤,减轻了转底炉动力负担,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去除的瘤体,可回收利用,减少物料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除瘤器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除瘤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底炉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中:1-炉体,2-炉底,3-除瘤器,31-安装架,311-固定臂,312-旋转臂,32-转轴,33-螺旋叶片,34-刮板,35-出瘤槽,4-螺旋出料器,41-螺旋出料器的动力装置,5-布料区,6-加热区,7-出料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底炉,该转底炉包括炉体1和可旋转的炉底2,炉体1和炉底2形成环形空间。在转底炉上安装有加热装置,为转底炉提供热能。工作时,物料由转底炉的进料口进入,铺设在炉底上,炉底旋转带动物料由进料口移动至出料口并受热,物料由转底炉的出料口排出。在炉底2的侧面设有除瘤器3,除瘤器3用于去除炉底2上粘结的瘤体。除瘤器3包括安装架31、转轴32、螺旋叶片33、刮板34和出瘤槽35。安装架31固定在炉体1的顶部,安装架31包括固定臂311和旋转臂312,固定臂311的一端固定在炉体1的顶部,另一端与旋转臂312铰接。转轴32可旋转的安装在旋转臂312上,转轴32的两端均设有旋转臂312。固定臂311和旋转臂312的铰接带有阻尼,阻尼力可保证正常工作时,除瘤器去除粘结瘤体,但当除瘤器受到的力过大时,旋转臂312带动转轴32摆动,避免除瘤器3受损。转轴32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33,螺旋叶片33位于炉底2的外台的侧面。旋转的螺旋叶片可去除炉底2上粘结的瘤体。优选的,螺旋叶片33为哑铃状,即两端的螺旋叶片高度大,中部的螺旋叶片的高度小,使得螺旋叶片的边缘形成一条曲线,与炉底2的边缘相配合。转轴32的轴线与炉底2的除瘤器处的切线平行。除瘤器3的中心与转底炉炉底2的中心的连线为基准线,与此基准线垂直的炉底2的切线即是炉底2的除瘤器处的切线。此除瘤器的布置方向,更便于除瘤器3清除粘结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优选的,转轴的长度为80-100cm,中部螺旋叶片高度为10-15cm,两端螺旋叶片的高度为39-51cm,转轴轴线与炉底边缘的距离为40-52c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转底炉的实际尺寸设计除瘤器3的尺寸。本实施例中,旋转臂312上固定有刮板34,刮板34位于螺旋叶片33的末端,用于刮除螺旋叶片33上附着的瘤体,提高螺旋叶片33的除瘤效果。旋转臂312摆动时,刮板34跟随移动。在螺旋叶片33的正下方设有出瘤槽35,转底炉的侧壁上设有出瘤口,出瘤槽35与出瘤口连接。出瘤槽35的长度大于螺旋叶片33的长度,螺旋叶片33上刮落的瘤体落入出瘤槽35,由出瘤口排出转底炉。如图3所示,转底炉的环形空间依次分为布料区5、加热区6和出料区7。转底炉的进料口位于布料区5,出料口位于出料区7,在转底炉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炉底2上的粘结瘤不会板结,有一定的软度,所以将除瘤器3设置在布料区炉底的侧面。在除瘤器工作时,螺旋叶片33的旋转方向与炉底2的旋转方向相反。炉底2的旋转带动炉底上的粘结瘤跟随旋转,螺旋叶片33的旋转方向,使得粘结瘤与螺旋叶片33迎面接触,使得除瘤器更容易清除粘结瘤。本实施例中,在出料区7设有螺旋出料器4,螺旋出料器4安装在炉底2的上方,用于炉底上金属化球团的出料。除瘤器3和螺旋出料器4共用一套驱动结构,可简化设备结构。本实施例中,螺旋出料器的动力装置41与变速器(图中未示出)连接,变速器带动转轴32旋转。在变速器与转轴32之间设有传动开关。传动开关内为可啮合的齿轮,主动轮与变速器连接,从动轮与转轴32连接,需要除瘤器工作时,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带动转轴32旋转。当转轴32要停止旋转时,控制主动轮与从动轮分离,即可停止转轴32的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传动开关不仅限于本实施例选用的传动开关,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传动开关,实现相同的功能。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去除炉底粘结瘤的转底炉,利用除瘤器清除炉底上的粘结瘤,减轻了转底炉动力负担。将清除的瘤体收集,可回收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实施例1在转底炉的炉底侧面设置除瘤器,除瘤器设置在布料区,固定在炉顶。除瘤器可将粘结在炉底上的瘤体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去除,瘤体随螺旋叶片运动到螺旋叶片的末端,或在运动过程中少量脱落。除瘤器上设有刮板,可以将螺旋叶片上的物质清除。在螺旋叶片的正下方设置的出瘤槽,用于接收螺旋叶片上落下的瘤体,瘤体由出瘤口排出转底炉。螺旋叶片两端的高度大于中间的高度,使得螺旋叶片的外形与炉底的圆周相匹配。本实施例中,转轴的长度为90cm,中部螺旋叶片的高度为15cm,端部螺旋叶片的高度为42cm,转轴中心与炉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底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底炉,包括炉体和可旋转的炉底,所述炉体和炉底形成环形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底的侧面设有除瘤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出瘤口;所述除瘤器包括螺旋叶片、转轴、安装架、刮板和出瘤槽;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炉底的侧面;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在炉体的炉顶上;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螺旋叶片的末端;所述出瘤槽位于所述螺旋叶片下方;所述出瘤槽连接所述出瘤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底炉,包括炉体和可旋转的炉底,所述炉体和炉底形成环形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底的侧面设有除瘤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出瘤口;所述除瘤器包括螺旋叶片、转轴、安装架、刮板和出瘤槽;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炉底的侧面;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在炉体的炉顶上;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螺旋叶片的末端;所述出瘤槽位于所述螺旋叶片下方;所述出瘤槽连接所述出瘤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环形空间依次分为布料区、加热区和出料区,所述除瘤器位于所述布料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螺旋出料器,所述螺旋出料器安装在所述出料区,位于所述炉底的上方。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刘占华陈文亮王欣丁银贵刘杉曹志成经文波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