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43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阴阳离子交换膜与所述环形隔板包围成形有第一过水内腔,进入环形隔板内的水在直流电场和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分离成净水和浓水并进入第一过水内腔中;离子交换膜、所述去极水隔板和所述极板包围成形有第二过水内腔,所述第二过水内腔内存储极水,所述第二过水内腔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将第二过水内腔中的极水引导至第一出水通道中并随第一出水通道一道排出至外界。通过将第二过水内腔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很好地解决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极水排出而不发生渗漏和串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快速、健康的获取饮用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此,市面上各种净水器设备应运而生。市场上几乎所有家用净水器都采用过滤的办法,将自来水中的有害物“挡”在饮用水的输出端之外。市售净水器采用膜过滤方法,依滤清精度分别为微过滤、超滤、超微过滤和反渗透(RO)。以反渗透净水为例,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可以饮用的净水。长时间的使用,被“挡”在反渗透膜污水侧的污物堆积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水质,需要经常更换上述反渗透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滤芯”。此外,家用净水器净化水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活性炭过滤技术,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水中的异味、色度甚至藻类,但是长时间使用后活性炭表面孔隙会堵塞,造成吸附能力下降,使得水处理效果变差,甚至会污染水质,因此,也需要经常更换“活性炭过滤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也就是说,不论是采用上面说的反渗透法RO净水器还是活性炭过滤的净水器,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水质,都需要经常更换滤芯才能满足饮用要求,而经常更换滤芯的成本对普通家庭来说又很难承受,实际生活中,往往会过很长时间才会更换滤芯或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该净水器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填充床电去离子技术,是一种电渗析(EDI)技术,其工作原理为:直流电场作用在电渗析器上,水溶液中的荷电离子发生选择性地定向迁移,阴阳离子选择性的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使得原水和净水分别位于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一侧。用这种电去离子技术时,交换膜在使用过程中自身并不发生损耗,因此不用更换维护,所以成本较低。现有的大型水处理厂有采用上述电去离子技术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使用时,在电场的作用下,与阴极或阳极极性相反的离子会在阴极或阳极周围聚集,使极板周围产生大量的离子态极水,极水中含有各种离子,不适合饮用,因此,必须将所产生的极水和浓水一道去除掉。浓水处理厂在排放极水时采用的是开放式体系,对空间的利用要求低,阴极和阳极周围分别设置独立的极水通道,通过极水通道将极水排至外界。这些极水收集和排放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占据很大的空间。未能收集到管道的极水回渗漏到工作间地板,由地漏收集。而对于家用净水器而言,使用时不允许有渗透漏水和串流的情况发生且空间有限,由于电去离子工作原理及本身结构特征决定了使用若干对极板对水进行处理时,将极板周围的极水排出而不污染净水通道很困难,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极水排出而不发生渗漏和串流,是现今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设备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家用水处理设备无法去除极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小空间内全密封条件下、去极水效果好的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净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至少一对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极性相反的电极电连接;若干离子交换膜,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极板之间,其包括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与所述阳离子交换膜依次交替排列;去极水隔板,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和所述极板之间且与所述极板紧密接触,所述离子交换膜、所述去极水隔板和所述极板包围成形有第二过水内腔,所述去极水隔板进水侧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内腔与设置在出水侧的第一出水通道连通。还包括若干环形隔板,平行且紧密接触的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所述离子交换膜的大小与所述环形隔板相适配,所述离子交换膜与所述环形隔板包围成形有第一过水内腔,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四周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环形隔板进水侧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水内腔连通;沿正极板向负极板方向,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所述第一过水内腔与设置在所述环形隔板出水侧的第一出水通道连通,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所述第一过水内腔与设置在所述环形隔板出水侧的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离子交换膜接触的出水侧的侧面上成型有贯通所述环形隔板厚度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若干所述第一出水孔紧密连接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若干所述第二出水孔紧密连接形成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去极水隔板紧靠的所述环形隔板上与所述离子交换膜接触的出水侧的侧面上成型有贯通所述环形隔板厚度的第一出水孔,剩余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离子交换膜接触的出水侧的侧面上成型有贯通所述环形隔板厚度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若干所述第一出水孔紧密连接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若干所述第二出水孔紧密连接形成第二出水通道。沿正极板向负极板方向,位于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所述环形隔板出水侧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孔道;位于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所述环形隔板出水侧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孔道。所述第一出水孔道和所述第二出水孔道贯通所述环形隔板的厚度。所述去极水隔板出水侧成型有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内腔的“7”字形朝向离子交换膜的第三出水孔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浓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净水通道连通。所述去极水隔板为具有高固定化基团浓度和较小的含水量的材料。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在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中,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净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至少一对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极性相反的电极电连接;若干离子交换膜,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极板之间,其包括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与所述阳离子交换膜依次交替排列;去极水隔板,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和所述极板之间且与所述极板紧密接触,所述离子交换膜、所述去极水隔板和所述极板包围成形有第二过水内腔,所述去极水隔板进水侧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内腔与设置在出水侧的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即通过将第二过水内腔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很好地解决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极水排出而不发生渗漏和串流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净水后水的质量。2.在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中,还包括若干环形隔板,平行且紧密接触的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所述离子交换膜的大小与所述环形隔板相适配,所述离子交换膜与所述环形隔板包围成形有第一过水内腔,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四周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环形隔板进水侧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水内腔连通;沿正极板向负极板方向,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所述第一过水内腔与设置在所述环形隔板出水侧的第一出水通道连通,阴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18)、净水出水口(19)和浓水出水口(20);至少一对极板(2),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极性相反的电极电连接;若干离子交换膜(3),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极板(2)之间,其包括阴离子交换膜(31)和阳离子交换膜(32),所述阴离子交换膜(31)与所述阳离子交换膜(32)依次交替排列;去极水隔板(10),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3)和所述极板(2)之间且与所述极板(2)紧密接触,所述离子交换膜(3)、所述去极水隔板(10)和所述极板(2)包围成形有第二过水内腔(11),所述去极水隔板(10)进水侧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23),所述第二进水通道(23)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腔内(11)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内腔(11)与设置在出水侧的第一出水通道(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原水进水口(18)、净水出水口(19)和浓水出水口(20);至少一对极板(2),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极性相反的电极电连接;若干离子交换膜(3),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极板(2)之间,其包括阴离子交换膜(31)和阳离子交换膜(32),所述阴离子交换膜(31)与所述阳离子交换膜(32)依次交替排列;去极水隔板(10),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3)和所述极板(2)之间且与所述极板(2)紧密接触,所述离子交换膜(3)、所述去极水隔板(10)和所述极板(2)包围成形有第二过水内腔(11),所述去极水隔板(10)进水侧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23),所述第二进水通道(23)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腔内(11)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内腔(11)与设置在出水侧的第一出水通道(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环形隔板(5),平行且紧密接触的设置在所述离子交换膜(3)之间,所述离子交换膜的大小与所述环形隔板(5)相适配,所述离子交换膜与所述环形隔板(5)包围成形有第一过水内腔(6),所述环形隔板(5)与所述壳体(1)接触的四周与所述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环形隔板(5)进水侧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7),所述第一进水通道(7)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水内腔(6)连通;沿正极板(21)向负极板(22)方向,阳离子交换膜(32)与阴离子交换膜(31)之间的所述第一过水内腔(6)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8)连通,阴离子交换膜(31)与阳离子交换膜(32)之间的所述第一过水内腔(6)与设置在所述环形隔板(5)出水侧的第二出水通道(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5)与所述离子交换膜接触的出水侧的侧面上成型有贯通所述环形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翔邓意超张长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永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