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25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静电性好、耐高温性好、隔热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特点。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heat insulation antistatic mixing comfortable fi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temperature insulation antistatic fiber blended knitted by two mutually comfortable, the first and second fiber blended fiber woven, the first fiber is composed of conductive polyester fiber, polyamide fiber, polyaniline poly alum hydrazide fiber and soybean fiber blended woven, the second fibers made of carbon fiber copper and Lesel fiber blended wove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antistatic property,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good heat insulation, high strength, good abrasion resistance, moisture absorption, good air permeability and comfortable w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纤维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纤维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纤维大多都效果较为单一,制成的面料除了穿着美观外基本不具备其他功能,导致面料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静电性好、耐高温性好、隔热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特点的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21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24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27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40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炭铜纤维占19-26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6-44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炭铜纤维占19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6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8份,所述聚矾纤维占21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4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5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炭铜纤维占23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9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21份,所述聚矾纤维占24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7份,所述大豆纤维占40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炭铜纤维占26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44份。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本专利技术具有防静电性好、耐高温性好、隔热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21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24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27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40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炭铜纤维占19-26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6-44份。实施例一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炭铜纤维占19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6份。实施例二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8份,所述聚矾纤维占21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4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5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炭铜纤维占23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9份。实施例三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21份,所述聚矾纤维占24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7份,所述大豆纤维占40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炭铜纤维占26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44份。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本专利技术具有防静电性好、耐高温性好、隔热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21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24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27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40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炭铜纤维占19‑26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6‑4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由两相互混纺编织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由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聚矾纤维、聚酰胺酰肼纤维以及大豆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纤维由炭铜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21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24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27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40份,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炭铜纤维占19-26份,所述莱赛尔纤维占36-4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具体为:所述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占15份,所述聚矾纤维占18份,所述聚酰胺酰肼纤维占22份,所述大豆纤维占3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隔热防静电混纺舒适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中各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寅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虹鹰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