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05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管,包括转盘、轴承、转轴、盲孔、弹簧、凸块、圆球、耐磨套筒、凹槽、垫片、边盘、弹性元件、透气孔、锁止螺母、螺杆、滑槽、加强筋、加强层、加强条、耐磨层和阻燃层,转盘的下方设置有耐磨套筒,耐磨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下方设置有垫片,耐磨套筒的外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凸块的上方设置有盲孔,盲孔的一端设置有圆球,耐磨套筒的右侧设置有滑槽,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少筒体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方便纱线的缠绕,避免纱线缠绕过程中出现缠绕错乱,以及缠绕不紧而松脱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A textile bobb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xtile bobbin, including wheel, bearing, shaft, blind hole, spring, bump, ball, wear sleeve, grooves, flanges, gaskets, elastic components, air holes, locking nut, screw, sliding, reinforcing bars and layers, reinforcing bar, wear-resistant layer and flame retardant layer. A wear sleeve is provided inside the lower part of the turntable, the wea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utside of the bearing, the bea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elastic element, a gasket is arranged below the elastic element, outer wea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block and a convex block is arranged with a groove in the side, a blind hole is arranged above the convex block the blind hol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ball, a wear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chut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ylinde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winding yarn, Avoid yarn winding in the process of winding disorder, and winding tight and loose phenomeno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纱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具体为一种纺织纱管。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纺织设备中,纺织纱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纱管中间会有一个通孔,然后放在与通孔相对应的转轴上,随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筒体的内壁往往会跟转轴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同时纱管在运作的时候底部也会跟纺织器械发生机械摩擦,同样会导致使用寿命降低。而且现在的纱管一般强度较低,在运输过程中或者遭遇其他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纱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管,包括转盘、轴承、转轴、盲孔、弹簧、凸块、圆球、耐磨套筒、凹槽、垫片、边盘、弹性元件、透气孔、锁止螺母、螺杆、滑槽、加强筋、加强层、加强条、耐磨层和阻燃层,所述转盘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耐磨套筒,所述耐磨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垫片,所述耐磨套筒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凸块,所述凸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凸块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盲孔,所述盲孔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圆球,所述耐磨套筒的右侧设置有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右侧设置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设置有所述锁止螺母,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边盘,所述耐磨套筒的内侧设置有所述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套筒为一种耐磨橡胶材料的构件。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个数为有四根。进一步的,所述盲孔之间的间隔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对称均匀的分布在所述转轴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该种纺织纱管,通过在纱管底部安装弹性元件,可以大大减少纱管底部与纺织器械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而筒体内壁上开设有盲孔和陶瓷板,可以减少纱管在运作时与转轴之间的摩擦,筒体本身采用耐磨层、阻燃层和加强层三种结构,既可以延长纱管的使用寿命,对火灾抵抗能力也得到大大的加强,同时增大了纱管的机械强度,无论是在运输途中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不会轻易发生形变,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耐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转盘;2、轴承;3、转轴;4、盲孔;5、弹簧;6、凸块;7、圆球;8、耐磨滚筒;9、凹槽;10、垫片;11、边盘;12、弹性元件;13、透气孔;14、锁止螺母;15、螺杆;16、滑槽;17、加强筋;18、加强层;19、加强条;20、耐磨层;21、阻燃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管,包括转盘1、轴承2、转轴3、盲孔4、弹簧5、凸块6、圆球7、耐磨套筒8、凹槽9、垫片10、边盘11、弹性元件12、透气孔13、锁止螺母14、螺杆15、滑槽16、加强筋17、加强层18、加强条19、耐磨层20和阻燃层21,转盘1的下方设置有耐磨套筒8,耐磨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部设置有轴承2,轴承2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元件12,弹性元件12的下方设置有垫片10,耐磨套筒8的外部设置有凸块6,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凹槽9,凸块6的上方设置有盲孔4,盲孔4的一端设置有圆球7,耐磨套筒8的右侧设置有滑槽16,滑槽16的右侧设置有螺杆15,螺杆15的右侧设置有锁止螺母14,转轴3的下方设置有边盘11,耐磨套筒8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20,耐磨层20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层21,阻燃层21的内侧设置有加强层18,加强层18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条19,加强条19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17。进一步的,耐磨套筒8为一种耐磨橡胶材料的构件,能够经得住摩擦,提高纺织纱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加强筋17的个数为有四根,均匀分布在耐磨滚筒8的内部,使得整个纱管更加的牢靠、稳定。进一步的,盲孔4之间的间隔相等,使得纱管受力均匀,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凹槽9对称均匀的分布在转轴3的两侧,提高纱管的整体性,同时避免纱线缠绕过程中出现缠绕错乱。工作原理:该种纺织纱管,转盘1的下方设置有耐磨套筒8,耐磨套筒8为一种耐磨橡胶材料的构件,能够经得住摩擦,提高纺织纱管的使用寿命,耐磨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部设置有轴承2,轴承2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元件12,弹性元件12的下方设置有垫片10,耐磨套筒8的外部设置有凸块6,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凹槽9,凹槽9对称均匀的分布在转轴3的两侧,提高纱管的整体性,同时避免纱线缠绕过程中出现缠绕错乱,凸块6的上方设置有盲孔4,盲孔4之间的间隔相等,使得纱管受力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盲孔4的一端设置有圆球7,耐磨套筒8的右侧设置有滑槽16,滑槽16的右侧设置有螺杆15,螺杆15的右侧设置有锁止螺母14,转轴3的下方设置有边盘11,耐磨套筒8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20,耐磨层20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层21,阻燃层21的内侧设置有加强层18,加强层18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条19,加强条19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17,加强筋17的个数为有四根,均匀分布在耐磨滚筒8的内部,使得整个纱管更加的牢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方便纱线的缠绕,提高生产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纺织纱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纱管,包括转盘(1)、轴承(2)、转轴(3)、盲孔(4)、弹簧(5)、凸块(6)、圆球(7)、耐磨套筒(8)、凹槽(9)、垫片(10)、边盘(11)、弹性元件(12)、透气孔(13)、锁止螺母(14)、螺杆(15)、滑槽(16)、加强筋(17)、加强层(18)、加强条(19)、耐磨层(20)和阻燃层(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耐磨套筒(8),所述耐磨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部设置有所述轴承(2),所述轴承(2)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弹性元件(12),所述弹性元件(1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垫片(10),所述耐磨套筒(8)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凸块(6),所述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凹槽(9),所述凸块(6)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盲孔(4),所述盲孔(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圆球(7),所述耐磨套筒(8)的右侧设置有所述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右侧设置有所述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右侧设置有所述锁止螺母(14),所述转轴(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边盘(11),所述耐磨套筒(8)的内侧设置有所述耐磨层(20),所述耐磨层(20)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阻燃层(21),所述阻燃层(21)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加强层(18),所述加强层(18)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加强条(19),所述加强条(19)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加强筋(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纱管,包括转盘(1)、轴承(2)、转轴(3)、盲孔(4)、弹簧(5)、凸块(6)、圆球(7)、耐磨套筒(8)、凹槽(9)、垫片(10)、边盘(11)、弹性元件(12)、透气孔(13)、锁止螺母(14)、螺杆(15)、滑槽(16)、加强筋(17)、加强层(18)、加强条(19)、耐磨层(20)和阻燃层(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耐磨套筒(8),所述耐磨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部设置有所述轴承(2),所述轴承(2)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弹性元件(12),所述弹性元件(1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垫片(10),所述耐磨套筒(8)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凸块(6),所述凸块(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凹槽(9),所述凸块(6)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盲孔(4),所述盲孔(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圆球(7),所述耐磨套筒(8)的右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易达
申请(专利权)人:武鸣县南方制绳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