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00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包括主机台、可容底壳水平放置的下模、可上下移动地对应设置在下模上方的上模、可带动上模往复上升下降的上模移动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主机台为长方体形的壳体,PLC控制系统设置于主机台的内部,主机台上设有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通的启动按钮、时间控制面板、电源开关以及进电插孔;下模的上表面下陷成适配底壳的凹槽,下模自前壁外沿向内下陷出连通凹槽的取放通槽;上模下表面突出设有一圈压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合中只有上盖边缘受到压力、防止损坏移动电源中电池;上模以固定的气压压合在上盖上,确保产品一致性,节约体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Pneumatic pressing fixture for fastening upper cover and bottom shell of mobile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bile power supply on the cover, the bottom shell is buckled with the pneumatic pressing fixture comprises a host table, holding the bottom shell horizontal die, can move up and down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in the lower mould upper mold, mold can be driven reciprocat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upper die and mobile system PLC control system; host station for parallelepiped hous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PLC is arranged in the host machine, the host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rt button PLC control and time control panel, power switch and electric power system with the jack;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sinking into the appropriate groove with the bottom shell, under the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front wall of die sinking a fetching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groove;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e of prominent blankhold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The upper edge of the upper cover is pressed to prevent damage to the battery in the movable power supply; the upper die is pressed on the upper cover by a fixed air pressure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roduct, save energy,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上盖与底壳设有适配卡接组件的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的外壳多为带金属光泽的光面,通常采用超声焊接的方法将上盖和底壳超声焊接在一起,采取超声焊接的方式有以下缺点:1,容易在移动电源的外壳上产生亮印,影响移动电源美观;2,上盖与底壳的焊接处经常出现溢胶,同时会导致焊接处缝隙不均匀的情况,影响产品质量。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移动电源上盖(简称上盖)、底壳的内壁设有适配卡接组件的移动电源,当上盖、下壳的卡接组件适配卡接时,移动电源的上盖、下壳适配密切扣合,然而,这种移动电源需要在上盖施加较大、固定的压力才能使上盖、底壳适配扣合,在大力压合的过程中,极易压坏移动电源中电池,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盖、底壳的内壁设有适配卡接组件的移动电源,提供一种节省人力且压合的过程中只有移动电源的上盖边缘受到压力、防止损坏移动电源中电池的气动压合治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包括主机台、可容底壳水平放置的下模、适配上盖可上下移动地对应设置在下模上方的上模、带动上模下降时以固定的气压压合在产品上壳四周的边部且在压好后上升离开上壳的上模移动系统、以及控制上模移动系统带动上模上升、下降的距离及下降停留时间的PLC控制系统;所述主机台为长方体形的壳体,PLC控制系统设置于主机台的内部,主机台上设有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通的启动按钮、时间控制面板、电源开关以及可与外电源相接的进电插孔;所述下模固定在主机台的上表面,下模的上表面下陷成适配底壳的凹槽,下模自前壁外沿向内下陷出连通凹槽的取放通槽;上模为适配上盖的平板状,上模下表面突出地设有一圈可与上盖四周边部对应的压边。优选地,所述上模移动系统包括直线气缸以及气缸固定架;气缸固定架包括底端固定在主机台上表面、且分别分布于下模两侧的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连接有水平的顶板,顶板上开有对应下模的通孔,直线气缸对应所述通孔固定在顶板的上表面,气缸杆可伸缩地、竖直向下穿过顶板上的所述通孔,上模对应下模连接在气缸杆地底端。所述直线气缸连接有固定在主机台侧壁的气压表以及固定在主机台后壁的气压调节开关。所述气缸杆的尾部设有螺纹部,气缸杆与上模的顶面之间设有水平的压板,压板上适配气缸杆螺纹部开有螺纹孔,压板螺纹连接在气缸杆的螺纹部上,上模对应下模粘接在压板的下表面。所述压板的左右两端各设有前后对应的两个导杆孔,四根导杆分别可活动地穿过对应的导杆孔竖直地固定在主机台的上表面,导杆的顶端连接顶板的下表面,压板可沿导杆上下直线运动。所述导杆孔中适配设置导杆可活动地穿过的导套。所述启动按钮突出地设置于主机台的上表面,时间控制面板及电源开关向外突出地设置于主机台的前壁上,进电插孔设置在主机台的后壁上;主机台的左右两侧还设有提放手柄。所述下模、上模为硬质塑胶制成,下模固定在主机台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下模固定在主机台的上表面,下模的上表面下陷成适配底壳的凹槽,下模自前壁外沿向内下陷出连通凹槽的取放通槽;上模为适配上盖的平板状,上模下表面突出设有一圈可与上盖四周边部对应的压边,确保压合的过程中只有上盖边缘受到压力、防止损坏移动电源中电池;上模以固定的气压压合在上盖上,确保产品一致性,同时节约体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图1是实施例气动压合治具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实施例气动压合治具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实施例气动压合治具正视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上模立体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下模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上盖和下壳的内壁对应设有适配的卡接组件,上盖、下壳的卡接组件适配卡接,即可将上盖密切卡接在底壳上。如图1~图5所示,一种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简称治具),包括主机台10、可容底壳水平放置的下模20、可上下移动地对应设置在下模20上方的上模40、可带动上模40往复上升下降的上模移动系统30,还包括控制上模移动系统30带动上模40上升、下降的距离及下降停留时间的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在PLC控制系统调控下,上模移动系统30带动上模40下降时以固定的气压压合在产品上壳四周的边部、将产品上壳压合在产品下壳上且在压好后上升离开产品上壳。如图1~图3所示,主机台10为长方体形的壳体,PLC控制系统设置于主机台10的内部,主机台10上设有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通的启动按钮11、时间控制面板12以及电源开关13,所述启动按钮11突出地设置于主机台10的上表面,时间控制面板12及电源开关13向外突出地设置于主机台10的前壁上,主机台10的后壁上开有可与外电源相接的进电插孔14。主机台10的左右两侧还设有方便搬动的提放手柄15,方便搬动治具。如图5所示,下模20固定在主机台10的上表面,其上表面下陷成适配底壳的凹槽21,为方便取放移动电源,下模20自前壁外沿向内下陷出连通凹槽21的取放通槽22。优选地,下模20为硬质塑胶制成,固定在主机台10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如图4所示,上模40为适配上盖的平板状,上模40下表面突出设有一圈可与上盖四周边部对应的压边41,确保上模40压合在上盖时,仅有压边41压合在上盖的边部,防止移动电源被压坏。上模移动系统30包括直线气缸33以及气缸固定架;实施例中,气缸固定架包括底端固定在主机台10上表面、且分别分布于下模20两侧的两块侧板31,两块侧板31的顶部连接有水平的顶板32,顶板32上开有对应下模20的通孔,直线气缸33对应所述通孔固定在顶板32的上表面,气缸杆331可伸缩地、竖直向下穿过顶板32上的所述通孔;气缸杆331的尾部设有螺纹部,气缸杆331与上模40的顶面之间设有水平的压板35,压板35上适配气缸杆331螺纹部开有螺纹孔,压板35螺纹连接在气缸杆331的螺纹部上,上模40对应下模20粘接在压板35的下表面。实施例中,顶板32与主机台10上表面之间还设有竖直的后壁板36。气缸杆331与压板35的连接也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方式,比如铆接,直接粘接等;上模4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气缸杆331的底端,直线气缸33连接有固定在主机台10侧壁的气压表332以及固定在主机台10后壁的气压调节开关333。调整气压调节开关333的大小,可调整气缸杆331的上升、下降速度,在气压表332上设置预定气压值,气缸杆331带动上模40以固定的压力压在上盖上,确保每个产品一致。为了确保上模40完全水平地压合在上盖上,压板35的左右两端各设有前后对应的两个导杆孔,四根导杆34分别穿过对应的导杆孔竖直地固定在主机台10的上表面,导杆34的顶端连接顶板32的下表面,压板35可沿导杆34上下直线运动。优选地,导杆孔中适配设置导杆34可活动地穿过的导套37。使用时,将外电源接入进电插孔14中,开启电源按钮13,调整气压表332的预定气压为3.8KG/cm2(也可为3.5-4.0KG/cm2),调整PLC控制系统调节上模40压合在移动电源上盖上盖的时间为2秒(也可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台(10)、可容底壳水平放置的下模(20)、适配上盖可上下移动地对应设置在下模(20)上方的上模(40)、带动上模(40)下降时以固定的气压压合在产品上壳四周的边部且在压好后上升离开上壳的上模移动系统(30)、以及控制上模移动系统(30)带动上模(40)上升、下降的距离及下降停留时间的PLC控制系统;所述主机台(10)为长方体形的壳体,PLC控制系统设置于主机台(10)的内部,主机台(10)上设有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通的启动按钮(11)、时间控制面板(12)、电源开关(13)以及可与外电源相接的进电插孔(14);所述下模(20)固定在主机台(10)的上表面,下模(20)的上表面下陷成适配底壳的凹槽(21),下模(20)自前壁外沿向内下陷出连通凹槽(21)的取放通槽(22);上模(40)为适配上盖的平板状,上模(40)下表面突出地设有一圈可与上盖四周边部对应的压边(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台(10)、可容底壳水平放置的下模(20)、适配上盖可上下移动地对应设置在下模(20)上方的上模(40)、带动上模(40)下降时以固定的气压压合在产品上壳四周的边部且在压好后上升离开上壳的上模移动系统(30)、以及控制上模移动系统(30)带动上模(40)上升、下降的距离及下降停留时间的PLC控制系统;所述主机台(10)为长方体形的壳体,PLC控制系统设置于主机台(10)的内部,主机台(10)上设有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通的启动按钮(11)、时间控制面板(12)、电源开关(13)以及可与外电源相接的进电插孔(14);所述下模(20)固定在主机台(10)的上表面,下模(20)的上表面下陷成适配底壳的凹槽(21),下模(20)自前壁外沿向内下陷出连通凹槽(21)的取放通槽(22);上模(40)为适配上盖的平板状,上模(40)下表面突出地设有一圈可与上盖四周边部对应的压边(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气动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移动系统(30)包括直线气缸(33)以及气缸固定架;气缸固定架包括底端固定在主机台(10)上表面、且分别分布于下模(20)两侧的两块侧板(31),两块侧板(31)的顶部连接有水平的顶板(32),顶板(32)上开有对应下模(20)的通孔,直线气缸(33)对应所述通孔固定在顶板(32)的上表面,气缸杆(331)可伸缩地、竖直向下穿过顶板(32)上的所述通孔,上模(40)对应下模(20)连接在气缸杆(331)地底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上盖、底壳扣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泽兵刘昊欧阳军程元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安奥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