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75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所述上输液连接器内部设有带导流槽和/或者中空通道的输液穿刺器,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通过设置外表面为钝性结构的输液连接器,输液穿刺器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内,输液穿刺器最上缘不凸出于上输液连接器的上边缘,避免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受锐器伤害。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Infusion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ransfusion catheter infusion connector and a lower connector for transfusion; transfusion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the fix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the peripheral infusion container;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for transfusion for blunt structure; the transfusion puncture internal infusion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the guide groove and / or hollow channel, infusion the connector is extended upwards around the infusion puncture is on protecting margin, on the edge of the protective edge heigh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maximum height of transfusion puncture; transfusion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the fixing device for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fusion devic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for transfusion under blunt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infusion tube; the flow rate regulator and drip bucket. By sett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for transfusion blunt structure, transfusion punctur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or on the infusion, transfusion puncture is the most on the upper edge edge protruding on the connector for transfusion, avoid nursing staff from injury infusion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管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管路。
技术介绍
传统输液器设有外露的输液穿刺针以穿刺入输液容器内将容器内液体排进输液器,护理人员在更换输液时需手持外露的输液穿刺针操作,容易误伤。输液穿刺针因表面光滑,附着力低,在插入输液容器时,如因输液器和输液器上附件过多、过重,容易滑脱,形成医疗隐患;同时,因为穿刺针需部份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穿刺针再穿刺入下一瓶输液时,会导致药液受污染。现行输液穿刺针基本上设有中空管道以方便药液导流,但设有中空管道的输液穿刺针的生产成本较高,且所需穿刺力较大,更重要的是其会带来更多的穿刺碎屑。护理人员在巡查输液情况时需抬头观察输液容器情况,也需平视观察滴斗情况,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滑脱及避免操作时刺伤的输液管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管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所述上输液连接器内部设有带导流槽和/或者中空通道的输液穿刺器,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导管采用输液软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软管至少设有一段。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外设输液容器为输液瓶、输液袋。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外配输液装置为输液针、留置针。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为中空圆柱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上连接器排液口,上连接器排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输液导管上设有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输液管路进液口。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和/或者下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内固定有输液导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为中空圆柱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下连接器入液口和下连接器排液口,下连接器排液口为输液管路出液口,下连接器入液口与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外配输液装置出液口通过外配输液装置进液口与输液管路出液口连通。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和可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的内螺纹。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的内螺纹。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卡扣结构。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进液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环绕输液管路出液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封闭环。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封闭环突出于上输液连接器内表面,上输液连接器与外设输液容器之间通过封闭环实现密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封闭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设输液容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上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配输液装置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装置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阻隔装置包括设置于下输液连接器外侧的阻隔垫槽和固定在阻隔垫槽上的阻隔垫。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带导流槽和/或者中空通道的输液穿刺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穿刺器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穿刺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向内延伸设有带导流槽的输液穿刺器,输液穿刺器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穿刺脊,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输液管路进液口,导流槽与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向内延伸设有带中空通道的输液穿刺器,输液穿刺器上设有输液管路进液口,输液穿刺器上中空通道与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均连通,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下方连接有输液导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下输液连接器上方连接有输液导管。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加药口。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加药口上设有密封塞。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管路上设有流速调节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导管外设有流速调节器,或者输液导管串联设有流速调节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液管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管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所述上输液连接器内部设有带导流槽和/或者中空通道的输液穿刺器,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管路,包括设有上输液连接器和下输液连接器的输液导管;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的固定装置;上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所述上输液连接器内部设有带导流槽和/或者中空通道的输液穿刺器,上输液连接器向上延伸设有环绕输液穿刺器的上护缘,上护缘的上缘高度大于或等于输液穿刺器最高点高度;下输液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装置的固定装置;下输液连接器的外表面为钝性结构;输液管路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和输液管路出液口;输液管路上还设有流速调节器和滴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路上设有可固定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和可连通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的上输液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液连接器上设有与外设输液容器排液口相通的输液管路进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上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设输液容器匹配和/或者为设置在下输液连接器上与所连接外配输液装置匹配的螺纹结构或卡扣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健之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