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56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支撑架、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转动的第二电机,当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抵接并发生挤压,第一滚轮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抵接并发生挤压,使得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的受到第一滚轮的挤压。而第一滚轮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故面团受到与面团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故面团可打花圈。

Dough conveying device capable of laying wreath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gh conveying device can make the wreath,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irst conveyor belt, a first motor, a supporting frame, a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wherein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ller, the trestle is equipped with second motor driving the first roller to rotate, when the dough is moved in a first conveyor belt when the dough with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contact and extrusio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rotating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dough dough when contacting with the opposite. When the dough moves on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the dough is abutted with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and is extruded so that the dough moves on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and is squeezed by the first roller. When the first roller moves in contact with the dough,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is opposite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dough, so that the dough is subjected to the same frictional force as the direction of the dough movement, so the dough can be laid at a wre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团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加工面团时,先将面团原料按照规定重量分开,然后揉成团,在中间发酵机内自动控制温度。一定时间后把面团转至传送带上。四个一排有间隔地送出。计划一条生产线每分钟加工传送出一百多个。公开号为CN2044535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压纹的面团传送装置。该面团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双向气缸和两个压纹板。双向气缸设于传送带的上方,双向气缸的活塞杆与压纹板之间通过联动杆连接压纹板设于双向气缸与传送带之间。该装置在对面团进行传送的同时进行压纹。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面团进行卷圈的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在机架表面传动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有驱动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电机,所述机架设置有在机架上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朝向机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转动的第二电机,当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抵接并发生挤压,第一滚轮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使得第一传送带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传送。通过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通过第一定位板设置有滚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滚轮,使得滚轮能在支撑架上转动。通过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抵接并发生挤压,使得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的时候受到第一滚轮的挤压。而第一滚轮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故面团受到与面团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故面团可打花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平行于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心线处于竖直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架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通过第二滚轮的轴心线处于竖直方向,使得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偏离轨道移动时,可在第二滚轮的限制下无法离开第一传送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一竖直杆远离机架的一端穿设有垂直于第一竖直杆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背离第一竖直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架设置有第一竖直杆,通过第一竖直杆穿设有水平杆,通过水平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通过第一凸块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通过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水平杆来进行对第一定位板沿着水平杆的轴向方向移动的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杆固定连接有限制水平杆轴向移动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布于第一竖直杆的两侧,所述水平杆远离第一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轮与水平杆的固定连接,通过水平杆固定连接有限制水平杆轴向移动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手轮进行对水平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杆远离第一凸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限制水平杆与第一凸块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三固定块限制水平杆与第一凸块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传动板设置有圆弧状贯穿转动板的通槽,所述转动板远离第二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定位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与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使得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板来转动第二定位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第二竖直杆,所述螺纹杆贯穿转动板,当第二竖直杆与螺纹杆螺纹旋转至与转动板抵接时,第二竖直杆挤压转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与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通过螺纹杆螺纹连接有第二竖直杆,通过螺纹杆贯穿转动板,使得技术人员转动第二竖直杆的时候,可以限制转动板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竖直杆远离第二定位板的一端穿设有调控杆,当调控杆转动时可带动第二竖直杆的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定位板上穿设的调控杆,通过调控杆转动时可带动第二竖直杆的转动,使得调控杆可以间接限制转动板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铰接有平行于第一定位板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凸起部的第三定位板,所述第三定位板穿设有垂直于第三定位板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转动轴,所述第三定位板上设置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当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传送时,转动轴与面团抵接并发生挤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定位板铰接有凸起部,凸起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定位板,通过第三定位板穿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使得第三定位板转动时,可带动转动轴的转动。当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传送时,转动轴与面团抵接并发生挤压。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在转动时与面团接触会让面团已经打圈的部分弄平整,方便第一滚轮对面团进行打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凸起部的第二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起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凸起部的第二连接杆,使得第二连接杆跟着凸起部转动的时候,第二连接杆远离凸起部的一端限制凸起部的转动。当旋转第二连接杆后,第二连接杆远离凸起部的一端到凸起部的长度变短至没有,第二连接杆将不会限制第三定位板的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使得第一传送带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传送。通过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通过第一定位板设置有滚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滚轮,使得滚轮能在支撑架上转动。通过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抵接并发生挤压,使得面团在第一传送带上移动的受到第一滚轮的挤压。而第一滚轮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故面团受到与面团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故面团可打花圈。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传送带、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电机、固定轴和第一滚轮之间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区域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2、第一传送带;3、第一电机;4、支撑架;5、第二电机;6、第一滚轮;7、第二滚轮;8、第一竖直杆;9、水平杆;10、第一凸块;11、第二定位板;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手轮;15、第一定位板;16、第三固定块;17、转动板;18、通槽;19、螺纹杆;20、第二竖直杆;21、调控杆;22、第一连接杆;23、限位块;24、第一转轴;25、第二转轴;26、第二传送带;27、凸起部;28、第二连接杆;29、第三电机;30、固定轴;31、第三竖直杆;32、放置板;33、第三定位板;34、第四定位板;35、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在机架(1)表面传动的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2)设置有驱动第一传送带(2)的第一电机(3),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设置有在机架(1)上方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朝向机架(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板(15),所述第一定位板(15)设置有第一滚轮(6),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6)转动的第二电机(5),当面团在第一传送带(2)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6)和第一传送带(2)抵接并发生挤压,第一滚轮(6)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在机架(1)表面传动的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2)设置有驱动第一传送带(2)的第一电机(3),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设置有在机架(1)上方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朝向机架(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板(15),所述第一定位板(15)设置有第一滚轮(6),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6)转动的第二电机(5),当面团在第一传送带(2)上移动时,面团与第一滚轮(6)和第一传送带(2)抵接并发生挤压,第一滚轮(6)与面团接触时的转动方向与面团的运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平行于第一传送带(2)传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7),所述第二滚轮(7)的轴心线处于竖直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直杆(8),所述第一竖直杆(8)远离机架(1)的一端穿设有垂直于第一竖直杆(8)的水平杆(9),所述水平杆(9)背离第一竖直杆(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凸块(10),所述第一凸块(10)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11),所述第二定位板(11)与第一定位板(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杆(9)固定连接有限制水平杆(9)轴向移动的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分布于第一竖直杆(8)的两侧,所述水平杆(9)远离第一定位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打花圈的面团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杆(9)远离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文林安刘卫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麦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