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离合元件和离合布置以及所用的多盘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06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21:53
一种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离合元件(1),该离合元件具有至少第一连接元件(10)和第二连接元件(20)以及弹性多盘式组件(30),至少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用于连接可转动的机器部件、例如被动和主动驱动轴或者附加离合元件的连接元件,该弹性多盘式组件轴向地设置在这些连接元件之间并且经由多个紧固结构(2)交替地连接于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以使得这些连接元件以扭转刚性但轴向和角向可动的方式连接于彼此。此外,披露了用于此种类型的离合器元件的多盘式结构(30)以及包括至少两个此种类型的离合器元件的离合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离合元件和离合布置以及所用的多盘布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以及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该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用于连接可转动的机器部件、例如被动或主动驱动轴或者附加联接元件的连接元件,该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经由多个附连组件交替地连接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以使得这些连接元件以扭转刚性但轴向和角向可动的方式连接于彼此,其中,该盘式组件由多个弹性盘构成。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此种联接元件的盘式组件以及包括至少两个此类联接元件的联接组件。此种联接元件和联接组件以及盘式组件迄今为止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它们也称为盘式联接件,因为一个或多个盘式元件布置在用于连接可转动机器部件的每个连接元件之间,并且具体地说,这些盘式元件用于轴向和角向补偿,然而它们以较低的损失在两个连接元件之间且由此在待连接的两个机器部件之间传递扭矩。这些联接件主要用于补偿两个连接元件或者任何经连接机器相对于彼此在对准上的角向和轴向不精确性。盘式组件的刚性越大,扭矩传递越佳,但当补偿角向和轴向错位时的公差越低。通常,与周围连接元件的连接部交替地布置,这例如意味着在具有四个附连点的盘式组件中,各个偶数附连点固定于第一连接元件且各个奇数附连点固定于第二连接元件。这对于具有四个以上附连点的盘式组件仍然适用,其中较佳地是,每个盘式组件具有偶数个附连点。通过以此方式来连接若干个联接元件且较佳地两个联接元件来形成联接组件,各个机器部件能在具有高可靠性和严格对准公差的情形下以扭转刚性方式连接于彼此。作为基本规则:功率密度越高、此种联接元件所暴露于的负载反转的速度越高或者次数越多,则在消除游隙、彼此连接的部件的配合公差和精度方面的需求越高。这里实现的数值越好,则可施加于联接元件的负载越大并且扭矩传递更有效且无损失。为了使得盘式组件与每个连接元件连接,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实施例和方法。例如已知借助摩擦连接将连接元件与盘式组件简单地联接,例如借助将压缩螺栓插入穿过连接元件和盘式组件中的互补孔并且通过借助诸如螺母之类的配套元件来夹紧这些压缩螺栓来实现。然而,此种实施例的缺点在于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之间的大游隙,以使得以大大减小的效率传递扭矩。为了解决该问题,已作出尝试以替代摩擦连接将互锁连接用在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之间,例如通过将压缩螺栓按压穿过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的互补孔来实现。这确保改进的动力传递。然而,此种实施例的缺点在于,为了插入压缩螺栓,须建立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相对于彼此的预定相对定位。这尤其是通过将每个元件固定在组装设备中来确保,其中,在固定之后提供用于插入压缩螺栓的孔或凹槽。由于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中的孔相对于彼此的尺寸精确度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压缩螺栓插入到孔中之前,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不能从组装设备中释放。这意味着,各个部件的预制和堆存是不可能的。仅仅可能对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的一个固定组合件钻孔,并且随后立即利用压缩螺栓来固定它们。这是昂贵并且费时的。此外,已发现的是,为了将压缩螺栓进行互锁压紧,在压缩螺栓的自由端部上需要切割头部,这在制造上也是昂贵并且费时的。此外,假定在压紧期间发生误差,则连接元件和/或盘式组件或者它们的各个盘不得不作为废品处理,因为不再可能对压缩螺栓进行重新互锁压紧。为了防止在压缩螺栓上昂贵地制造切割头部,还已知将压缩螺栓冷却至一定程度,以使得这些压缩螺栓能由于它们的减小直径而简单地装配到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中的孔内。在对压缩螺栓重新加热之后,结果是在盘式组件和连接元件之间存在几乎无游隙的互锁连接。然而,上述缺点在于,需要时间来使得压缩螺栓冷却和升温并且此外使得连接元件和盘式组件在组装设备中进行不可或缺地预定位,以确保每个部件的无游隙和精确布置。又一缺点在于,当使用上述方法时拆卸联接元件或联接组件是不可能的或者相当麻烦并且大多会包含更换若干部件。从US5,944,611已知一种一开始提及类型的联接元件,其中,预组装的盘式组件经由螺栓连接交替地连接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该盘式组件作为预组装封装件来经由螺栓固定于连接元件。DE19709950示出类似的布置。再次,为了建立联接元件,预组装盘式组件作为封装件借助螺栓连接交替地连接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该盘式组件具有多个盘,这些盘借助在边缘处形成凸缘的夹紧套筒沿水平方向相对于彼此固定地连接于彼此。此外,在WO2014/140128中披露了类似的联接元件。这里,包括借助夹紧套筒水平地预对准的多个盘的预组装成封装件的盘式组件的固定借助螺栓来建立,这些螺栓尺寸过大以减小盘式组件和螺栓之间的组装游隙,随着盘式组件由于螺栓的横向收缩而固定,该组装游隙会减小。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所有联接元件具有如下缺点:盘式组件的适配仅仅能以繁琐的方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接组件和联接元件,该联接组件和联接元件能比现有技术已知地更廉价且更快速地制造。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元件、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组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该联接组件的盘式组件来实现。具体地说,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联接元件来实现,该联接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连接元件以及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该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连接元件用于连接可转动的机器部件、例如被动和主动驱动轴或者附加联接元件的连接元件,且该弹性盘式组件经由多个附连组件交替地连接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以使得这些连接元件以扭转刚性、但轴向和角向可动的方式连接于彼此,其中,该盘式组件由多个弹性盘构成,其中,至少一个附连组件包括开槽对中套筒并且此外包括带螺纹对中螺栓,该开槽对中套筒在建立弹性互锁接合和/或较佳地弹性游隙的同时可插入两个连接元件的一个和盘式组件中的互补孔中,同时该连接元件相对于盘式组件预对中并且各个盘相对于彼此预对中,且该带螺纹对中螺栓在使得连接元件相对于盘式组件固定并且最终对中的同时、能拧入或已拧入到开槽对中套筒中。此外,上述目的通过一种联接组件来实现,该联接组件包括这里以及在下文描述的至少两个此类联接元件,并且经由其连接元件、较佳地通过插置中间元件而彼此联接用以动力传递。最后,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一种盘式组件来实现,该盘式组件用于这里并且在下文描述的此类联接元件或此类联接组件,并且包括多个弹性盘和多个开槽对中套筒,在使得各个盘相对于彼此预对中的同时,这些开槽对中套筒在建立弹性互锁接合且具体地说建立弹性游隙的同时插入到或者能插入到这些盘的孔中。下文将详细描述的“弹性互锁接合”意指开槽对中套筒形成为使得该开槽对中套筒能通过施加外力而减小直径、即在较佳地受预应力以维持该减小直径的同时支承在或者插入到在连接元件和/或盘式组件的至少一个孔中,而无需拧入对中螺栓,其中,在移除预应力或者外力的施加之后,实现套筒的弹性扩张,以使得至少部分地驱使该套筒抵靠于至少一个孔。因此,建立与至少一个孔、较佳地与连接元件中的孔的互锁接合。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较佳地弹性游隙”意指开槽对中套筒形成为使得该开槽对中套筒支承在或者能插入到连接元件和/或盘式组件的至少一个孔中,而无需在带有游隙的情形下拧入对中螺栓。通过拧入该带螺纹对中螺栓,实现扩张且由此最终对中。此种扩张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离合元件和离合布置以及所用的多盘布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联接元件(1),所述联接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10)和一个第二连接元件(20)以及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3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和一个第二连接元件用于连接可转动的机器部件、例如被动和主动驱动轴或者附加联接元件的连接元件(100),所述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经由多个附连组件(2)交替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以使得所述连接元件(10、20)以扭转刚性但轴向和角向可动的方式连接于彼此,其中,所述盘式组件(30)由多个弹性盘(32)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附连组件(2)包括开槽对中套筒(4)并且进一步包括带螺纹对中螺栓(8),在所述连接元件(10、20)相对于所述盘式组件(30)预对中的同时并且在各个盘(36)相对于彼此预对中的同时,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能在建立弹性互锁接合和/或较佳地建立弹性游隙的同时插入到所述两个连接元件(10、20)的一个以及在所述盘式组件(30)中的互补孔(16、26、36)中,而所述带螺纹对中螺栓(8)在所述连接元件(10、20)相对于所述盘式组件(30)固定并且最终对中的同时能拧入或者拧入到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9 DE 102014019266.01.一种用于轴向扭矩传递的联接元件(1),所述联接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10)和一个第二连接元件(20)以及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3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和一个第二连接元件用于连接可转动的机器部件、例如被动和主动驱动轴或者附加联接元件的连接元件(100),所述轴向插置的弹性盘式组件经由多个附连组件(2)交替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以使得所述连接元件(10、20)以扭转刚性但轴向和角向可动的方式连接于彼此,其中,所述盘式组件(30)由多个弹性盘(32)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附连组件(2)包括开槽对中套筒(4)并且进一步包括带螺纹对中螺栓(8),在所述连接元件(10、20)相对于所述盘式组件(30)预对中的同时并且在各个盘(36)相对于彼此预对中的同时,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能在建立弹性互锁接合和/或较佳地建立弹性游隙的同时插入到所述两个连接元件(10、20)的一个以及在所述盘式组件(30)中的互补孔(16、26、36)中,而所述带螺纹对中螺栓(8)在所述连接元件(10、20)相对于所述盘式组件(30)固定并且最终对中的同时能拧入或者拧入到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和所述带螺纹对中螺栓(8)由此形成为使得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较佳地在所述带螺纹对中螺栓(8)拧入时通过螺距压缩弹性地扩张,和/或在所述带螺纹螺栓(8)已拧入的插入状态中,所述开槽对中套筒在互锁接合的同时以最终对中状态固定在所述孔(16、26、36)中,并且由此使得所述盘式组件(30)相对于每个连接元件(10、20)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个盘(36)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10、20)预对中的同时,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能在建立弹性互锁接合和/或较佳地弹性游隙的同时插入到所述盘(32)的孔(36)中。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具体地说在所述套筒(4)的自由端部区域(7)处包括凸缘(5)。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包括内螺纹(11),所述内螺纹较佳地基本上在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的一半以上长度之上延伸且尤其较佳地在整个长度之上延伸。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对中套筒(4)包括至少一个槽(13),所述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索瓦
申请(专利权)人:雷克斯诺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