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磊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93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包括由驱动部和接电部组成的接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驱动部内部设有导滑槽,导滑槽内设有螺杆,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导滑块,螺杆右侧末端与电机动力连接,导滑块底部与供电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接电部左侧外部设有接电块,供电组件右侧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二腔体内设有滑动配合的供电滑块,供电滑块内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通槽靠右侧的上下两侧供电滑块内对称设有侧滑槽,侧滑槽右侧内壁设有供电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控制插接,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是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插接导电设备作为经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各类人群的人身安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导电头为导电座提导电源,由于导电头的导电片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其不安全性可想而知,所以,导电装置的防触电性能极为重要。一般电源的导电座最容易发生触电状况是,导电头接通导电座电源,如果导电头未完全进入导电座,此时最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情况下,为了人身安全,需要断开总电源,在导电头插入导电座后再送电,操作麻烦,而且传统的插头上是插针是外露的,很容易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弯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包括由驱动部和接电部组成的接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所述驱动部内部设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导滑块,所述螺杆右侧末端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导滑块底部与所述供电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接电部左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包括由驱动部和接电部组成的接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内部设有导滑槽,导滑槽内设有螺杆,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导滑块,螺杆右侧末端与电机动力连接,导滑块底部与供电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接电部左侧外部设有接电块,供电组件右侧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二腔体内设有滑动配合的供电滑块,供电滑块内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通槽靠右侧的上下两侧供电滑块内对称设有侧滑槽,侧滑槽右侧内壁设有供电孔,第一通槽靠左侧滑动连接设有第一传电块,第一传电块靠右侧的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侧滑块,侧滑块伸入侧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电的电力插接结构,包括由驱动部和接电部组成的接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内部设有导滑槽,导滑槽内设有螺杆,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导滑块,螺杆右侧末端与电机动力连接,导滑块底部与供电组件顶部固定连接,接电部左侧外部设有接电块,供电组件右侧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二腔体内设有滑动配合的供电滑块,供电滑块内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通槽靠右侧的上下两侧供电滑块内对称设有侧滑槽,侧滑槽右侧内壁设有供电孔,第一通槽靠左侧滑动连接设有第一传电块,第一传电块靠右侧的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侧滑块,侧滑块伸入侧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侧滑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一插针,第一传电块右侧端面相对的第二隔板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设有与第一传电块右侧端面相抵接的第二弹簧,第二通槽内设有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传电块,第二传电块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曹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