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63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主体壳以及与主体壳结构连接的表带;第一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充电接口,心率传感器位于红外感应器与充电接口之间;主体壳还包括与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三面与第四面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表带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一表带,第二连接装置连接第二表带。第一表带的表带环为弧形结构,当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配合连接时,表带环的两端抵扣住第二表带,这样,用户戴上手表时,表带环的两端不会向外凸起,而是向内抵扣住第二表带,从而避免了表带环刮到其他物体,而造成手表的损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人们需要一个能够实时监测到自己身体消耗状况的设备,因此,可穿戴式设备的市场越来越大,尤其最为常见的为智能手表。现在的智能手表中,为了模拟用户走了多少步,智能手表内设置有陀螺仪,通过重力感应和晃动模拟出用户走了多少步,而检测用户走了多少距离,则是通过GPS定位和对走的步数的模拟计算得到。然而,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期望智能手表还能够检测都用户的实时心率,以及能够智能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被用户戴在手腕上。目前智能手表所使用的表带,都是传统的手表表带,传统表带的针扣连接方式中,当用户戴上手表时,表带上的表带环的两端会往外凸起,这样,极容易刮到其他物体,造成手表的损坏,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主体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壳结构连接的表带;所述主体壳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心率传感器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第二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表带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表带,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表带。其中,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钢片,所述第一钢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连接的两个连接针,所述两个连接针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表带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上。其中,所述第一表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表带环、生耳以及针扣,所述表带环与所述生耳活动连接,所述生耳与所述针扣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表带上还套设有套环。其中,所述表带环为弧形结构,当所述第一表带与所述第二表带配合连接时,所述表带环的两端抵扣住所述第二表带。其中,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钢片,所述第二钢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配合连接的两个连接针,所述两个连接针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表带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其中,所述第二表带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针孔,所述针孔通过与所述第一表带的针扣配合插入,使得手表稳固在用户手腕上。其中,所述主体壳呈椭圆体。其中,所述第一表带与所述第二表带为皮质材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包括:主体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壳结构连接的表带;所述主体壳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心率传感器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第二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表带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表带,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表带。这样,主体壳的第一面为主体壳的底面,即用户戴上手表时贴住用户手腕的那一面,第一面设置有心率传感器,使得更好的监测到用户的心率情况,第一面还设置有红外感应器,使得手表能够检测到是否手表是否被用户戴上,提高了用户的体验。第一表带的表带环为弧形结构,当所述第一表带与所述第二表带配合连接时,所述表带环的两端抵扣住所述第二表带,这样,用户戴上手表时,表带环的两端不会向外凸起,而是向内抵扣住第二表带,从而避免了表带环刮到其他物体,而造成手表的损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体壳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体壳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表带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表带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表带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主体壳101以及与所述主体壳101结构连接的表带;所述主体壳101包括第一面102与第二面103,所述第一面102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04、心率传感器105以及充电接口106,所述心率传感器105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器104与所述充电接口106之间;所述第二面102设置有显示屏107;所述主体壳10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102以及所述第二面102垂直的第三面108和第四面109;所述第三面108与所述第四面109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表带第一连接装置201与第二连接装置201,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203与第二表带204,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01连接所述第一表带203,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02连接所述第二表带204。可选地,所述第一表带2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钢片205,所述第一钢片205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06与第二通孔207,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0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06以及第二通孔207配合连接的两个连接针(图中未示),所述两个连接针与所述第一通孔206以及第二通孔207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表带203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01上。可选地,所述第一表带203的另一端设置有表带环301、生耳302以及针扣303,所述表带环301与所述生耳302活动连接,所述生耳302与所述针扣3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表带203上还套设有套环304。可选地,参照图5所示,所述表带环301为弧形结构,当所述第一表带203与所述第二表带204配合连接时,所述表带环301的两端抵扣住所述第二表带204。可选地,所述第二表带2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钢片401,所述第二钢片4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通孔402与第四通孔403,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02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402孔以及第四通孔403配合连接的两个连接针(图中未示),所述两个连接针与所述第三通孔402以及第四通孔403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表带204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02上。可选地,所述第二表带204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针孔404,所述针孔404通过与所述第一表带203的针扣303配合插入,使得手表稳固在用户手腕上。可选地,所述主体壳101呈椭圆体。可选地,所述第一表带203与所述第二表带204为皮质材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包括:主体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壳结构连接的表带;所述主体壳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心率传感器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第二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表带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表带,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手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壳结构连接的表带;所述主体壳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心率传感器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第二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表带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表带,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表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壳结构连接的表带;所述主体壳包括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心率传感器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心率传感器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第二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表带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与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表带,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表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钢片,所述第一钢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连接的两个连接针,所述两个连接针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表带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表带环、生耳以及针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