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62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该背光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LED颗粒,其中,LED颗粒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一荧光粉混合物、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发光芯片和第二荧光粉混合物,其中,第二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与第一荧光混合物粉产生的光具有不同色度;以及连接电路,与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分别相连接,用于向第一发光芯片施加第一电流,向第二发光芯片施加第二电流,其中,第一电流与第二电流的比例可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调节LED颗粒两个芯片的电流比例实现背光光源色度调整,既能实现背光模组的色度调整,又不会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被动发光显示的装置,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发光,而是由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照亮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和光学膜片等,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时,光线会先通过下偏振片向上透出,不同的液晶面板这个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机理将光线转变偏振方向,接下来光线接触到彩色滤光片产生颜色,最后入射到上偏振片。在被液晶转变偏振方向后,有部分光线可以出射,有部分会被吸收,整个液晶面板上每一个像素都可以分别决定出射光线的强度,从而产生图像。其中,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制成后,背光模组光线的色度是固定的,由于不同液晶面板色度规格不同,需要选择光线色度不同的背光模组来对应,通常背光模组生产厂商会生产多种光线色度的背光模组,以满足背光模组色块与液晶面板色度相匹配的要求。但是,背光模组的光线色度是有限的,经常会出现无法找到与液晶面板色度匹配性较好的背光模组的问题,此时会对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产生影响。此外,在选择背光模组时,通常选择液晶面板的理论色度相匹配的背光模组,在液晶面板成盒的工艺过程中会出现液晶面板的色度漂移的现象,液晶面板的实际色度与理论色度之间出现差异,此时,为了使液晶面板的实际色度与背光模组相匹配,现有技术通常通过调整液晶面板的3gamma程序来调整背光模组色度,但是,该调整方法会造成液晶面板的穿透率降低,也会对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提供一种光线色度可调整的背光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并且不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调整液晶面板的3gamma程序来调整背光模组色度而导致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光源。该背光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LED颗粒,其中,所述LED颗粒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一荧光粉混合物、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发光芯片和第二荧光粉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粉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均包括荧光粉,且第二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具有不同色度;以及连接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分别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发光芯片施加第一电流,向所述第二发光芯片施加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的比例可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光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背光光源的LED颗粒设置两个独立的腔体,每个腔体分别设置有发光芯片和荧光混合物,不同腔体的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的色度不同,并且两个发光芯片均单独施加电流,通过调整两个发光芯片施加的电流比例能够调节整颗LED颗粒产生的光的色度,使背光模组匹配不同色度规格的液晶面板,并且,在液晶面板发生色度漂移时,无需调节3gamma程序,能够提高液晶面板的穿透率以及响应速度,此外,将两个腔体封装在同一LED颗粒内,两个腔体的混光距离短,避免两种不同色度的光之间的色差问题。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ED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色度图;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及结构爆炸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爆炸图,适当参考图1,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上偏振片20、彩膜基板30、液晶层40、阵列基板50和下偏振片60,其中,背光模组10包括背光光源11和光学模组12,光学模组12包括导光板、反射片、增光片等,背光光源11产生的光线经光学模组12照射到下偏振片60,先通过下偏振片60向上透出至液晶层40,液晶层40将光线转变偏振方向,接下来光线接触到彩膜基板30,彩膜基板30上设置有红绿蓝(RGB)色阻,经由色阻产生颜色后入射到上偏振片20,透过上偏振片20产生图像。其中,基于色阻的特性,红色色阻使光线中波长为红光波长的部分透过,绿色色阻使光线中波长为绿光波长的部分透过,蓝色色阻使光线中波长为蓝光波长的部分透过,为了保证经液晶层40转变偏振方向的光均能透过色阻,一般情况下,背光光源11产生的光为白光,或者为RGB比例近似于1:1:1的一种混合光。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适当参考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背光光源11包括柔性电路板111和在柔性电路板111上沿第一方向a依次排列的多颗LED颗粒112,柔性电路板111上还设置有连接电路113,该连接电路113用于向LED颗粒112内的发光芯片施加电压,以使LED颗粒发光,产生光线。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ED颗粒的结构示意图,适当参考图3,LED颗粒1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112L和第二腔体112R,在一种实施例中,LED颗粒112包括支架1124,支架1124注塑成型后形成第一腔体112L和第二腔体112R。在第一腔体112L内,设置有第一发光芯片1121L和第一荧光混合物1122L,第一发光芯片1121L激发第一荧光混合物1122L,使得第一腔体112L产生第一光线;在第二腔体112R内,设置有第二发光芯片1121R和第二荧光混合物1122R,第二发光芯片1121R激发第二荧光混合物1122R,使得第二腔体112R产生第二光线。其中,第二荧光混合物1122R与第一荧光混合物1122L均包括荧光粉,且第二荧光混合物1122R产生的光与第一荧光混合物1122L产生的光具有不同色度。第一发光芯片1121L和第二发光芯片1121R分别与连接电路113相连接,连接电路113向第一发光芯片1121L施加第一电流,向第二发光芯片1121R施加第二电流。电流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和背光光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LED颗粒,其中,所述LED颗粒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一荧光混合物、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发光芯片和第二荧光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均包括荧光粉,且第二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具有不同色度;以及连接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分别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发光芯片施加第一电流,向所述第二发光芯片施加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的比例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LED颗粒,其中,所述LED颗粒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一荧光混合物、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发光芯片和第二荧光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均包括荧光粉,且第二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具有不同色度;以及连接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和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分别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发光芯片施加第一电流,向所述第二发光芯片施加第二电流,其中,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的比例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粉混合物中的荧光粉与所述第二荧光粉混合物中的荧光粉采用相同的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和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均包括荧光粉和胶质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中荧光粉的浓度和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中荧光粉的浓度不同;和/或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中荧光粉的色度与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中荧光粉的色度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为硅酸盐或钇铝石榴石晶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的色度在色度图上具有第一色度坐标,所述第二荧光混合物产生的光的色度在色度图上具有第二色度坐标;所述第一色度坐标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色度坐标的横坐标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0.005且小于等于0.02,所述第一色度坐标的纵坐标与所述第二色度坐标的纵坐标之间的差大于等于0.005且小于等于0.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均为蓝色发光芯片,所述第一色度坐标的横坐标为0.3至0.5,所述第一色度坐标的纵坐标为0.4至0.6,所述第二色度坐标的横坐标为0.08至0.18,所述第二色度坐标的纵坐标为0.15至0.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度坐标标定的点与所述色度图上预定白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色度坐标标定的点与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耀作沈贺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