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2612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于主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胶合片、光阑、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到第二透镜的光学间隔为159.744mm;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的光学间隔为398.952mm;第三透镜到胶合片的光学间隔为190mm;胶合片到光阑的光学间隔为5.25mm;光阑到第四透镜的光学间隔为13.81mm;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的光学间隔为3.2mm;第五透镜到成像面的光学间隔为21.26mm;主光轴与物方入射光线和像方出射光线的平行偏差角均为±0.6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使拍摄视野达到350mm,并且整个系统的畸变小于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视觉检测的光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工业在线测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视觉测量以高效、稳定、非接触等优势配合自动化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发挥其更大的优势。目前主流的高精度视觉测量都依赖于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来实现,受制于这种光学系统目前只能做到的拍摄视野为200mm,很多大尺寸的产品在线检测就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法检测。国内也有公司在技术和工艺上在做拍摄视野为200mm以上的双侧远心光学系统,但是这种光学系统难以控制畸变,所以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它使拍摄视野达到350mm,并且整个系统的畸变小于0.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于主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胶合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为凹球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于主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胶合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为凹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胶合片由一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的前镜片和一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凸球面的后镜片胶合而成;所述第四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凸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胶合片与第四透镜之间设有光阑;所述第一透镜到第二透镜的光学间隔为159.744mm;所述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的光学间隔为398.952mm;第三透镜到所述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统,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于主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胶合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为凹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胶合片由一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的前镜片和一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凸球面的后镜片胶合而成;所述第四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凸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面为凸球面,像面为凹球面;所述胶合片与第四透镜之间设有光阑;所述第一透镜到第二透镜的光学间隔为159.744mm;所述第二透镜到第三透镜的光学间隔为398.952mm;第三透镜到所述胶合片的光学间隔为190mm;所述胶合片到光阑的光学间隔为5.25mm;所述光阑到第四透镜的光学间隔为13.81mm;所述第四透镜到第五透镜的光学间隔为3.2mm;所述第五透镜到成像面的光学间隔为21.26mm;所述主光轴与物方入射光线和像方出射光线的平行偏差角均为±0.6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视场的物像双侧远心光学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承桓
申请(专利权)人:埃卫达智能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