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60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24
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包括支撑盘和旋转盘,支撑盘中间的凸起环贯穿旋转盘表面的开口,并在凸起环内的开口中设置有一圈气囊,凸起环的开口下方为位于地面内的安全坑,安全坑顶部开口上覆盖有漏斗形的安全网,安全坑两侧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链轮支架,每个链轮支架上分别安装有通过升降链条传动连接的两个升降链轮,其中各侧底部的升降链轮外部还设置有与其一起转动的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则通过传动链条与各侧底部的升降电机的驱动链轮传动连接,安全网下方的安全坑内水平设置的升降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侧的升降链条上,在旋转盘的外侧壁上设置一圈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虚拟现实设备一同使用,可带来更好的飞行体验效果。

Virtual reality flight model device

Virtual reality flight model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nd a rotating disc bulge ring supports the middle of the pl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disk surface opening, and the opening in the convex ring are arranged in a circle in the bag, the lower part of the opening of the ring is raised in the pit safety is on the ground, covered with open pit top security safety net funnel the chain wheel bracket with symmetrical side wal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it safety, two lifting chain wheel connected by lifting chain drive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each wheel bracket, wherein each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external lifting chain whee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riven sprocket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en sprocket is lifting motor through a transmission chain and each side at the bottom of the drive sprocket drive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lifting plate safety pit level safety net below the se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ifting chain in the through bolts. A ring gea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tating disk.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gether with the virtual reality device, and can bring better flight experienc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虚拟现实
,具体说是一种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市面上较多较便宜的VR眼镜是需要借助手机的,将4.7-5.7寸的手机放入VR眼镜中,在手机中下载相应的APP(根据不同的品牌有其自主的手机软件)便可进行使用;由于手机被置入眼镜中使用者将无法操作手机所以必须配备一个蓝牙手柄进行操作。市面上还有较贵的VR一体机使用较为方便,而且效果已经相当不错,比如HTCVive,HTCVive是由HTC与Valve联合开发的一款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产品,于2015年3月在MWC2015上发布,由于有Valve的SteamVR提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Steam平台上已经可以体验利用Vive功能的虚拟现实游戏,2016年6月,HTC推出了面向企业用户的Vive虚拟现实头盔套装—ViveBE(即商业版),即便如此,目前的虚拟现实设备体验主要还是依靠画面,特别是有关飞行方面的体验,仅仅依靠画面难以更好的达到体验的效果,迫切需要能够与目前虚拟现实设备一同使用的动态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与虚拟现实设备一同使用,可带来更好的飞行体验效果。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包括支撑盘和旋转盘,旋转盘扣在支撑盘上,支撑盘上表面分别设置一圈支撑滚珠与旋转盘内顶部壁体接触,旋转盘内侧壁则安装有多个与支撑盘外侧壁接触的支撑辊,支撑盘中间的凸起环贯穿旋转盘表面的开口,并在凸起环内的开口中设置有一圈气囊,凸起环的开口下方为位于地面内的安全坑,安全坑顶部开口上覆盖有漏斗形的安全网,安全坑两侧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链轮支架,每个链轮支架上分别安装有通过升降链条传动连接的两个升降链轮,其中各侧底部的升降链轮外部还设置有与其一起转动的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则通过传动链条与各侧底部的升降电机的驱动链轮传动连接,安全网下方的安全坑内水平设置的升降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侧的升降链条上,在旋转盘的外侧壁上设置一圈齿轮,使旋转盘能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在支撑盘上旋转,旋转盘上表面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升降油缸,升降油缸顶部推杆上固定有支撑座,各侧升降油缸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上端与支撑座底部连接的导向杆,每个支撑座内分别通过两条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有一个滑动块,其中一端的滑动块上固定有球头座,模型舱体其中一端的球头位于球头座内,模型舱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动块上的万向节一端固定连接,万向节的另一端位于滑动块上的电机座内,并在电机座内的万向节上焊接有翻转齿轮盘,翻转齿轮盘则与电机座内的翻转电机的齿轮相啮合,模型舱体内设置带安全带的座椅以及操作台,座椅下方为虚拟现实主机,虚拟现实头盔则通过连接线与虚拟现实主机连接,操作台通过连接线或无线发射器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顶部还设置有控制两个升降电机转动的控制按钮。本技术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人坐在模型舱体内的座椅上系好安全带,并带上虚拟现实头盔,体验者通过操作台上的控制按钮控制各侧升降油缸的伸缩,以及控制旋转电机、翻转电机转动,实现人在模型舱体内的前倾、后仰、旋转、翻转等动作,与虚拟现实头盔显示的画面同步操作,进而可以达到更好更真实的体验效果;模型舱体下方设置安全坑,凸起环内的开口中设置有一圈气囊,且安全坑顶部开口上覆盖有漏斗形的安全网,当模型舱体翻转时,万一安全带断掉,体验者便会掉入到安全网上,气囊以及安全网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体验者掉落到安全网以后,可以通过两个升降电机将升降板抬起,便于体验者从安全坑内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机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盘2旋转盘3支撑滚珠4支撑辊5凸起环6气囊7安全坑8安全网9链轮支架10升降链条11升降链轮12从动链轮13升降电机14驱动链轮15升降板16旋转电机17升降油缸18支撑座19导向杆20支撑杆21滑动块22球头座23模型舱体24球头25万向节26电机座27翻转齿轮盘28翻转电机29操作台30虚拟现实头盔31控制箱32滑动滚珠33润滑珠34海绵垫3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包括支撑盘1和旋转盘2,旋转盘2扣在支撑盘1上,支撑盘1上表面分别设置一圈支撑滚珠3与旋转盘2内顶部壁体接触,旋转盘2内侧壁则安装有多个与支撑盘1外侧壁接触的支撑辊4,支撑盘1中间的凸起环5贯穿旋转盘2表面的开口,并在凸起环5内的开口中设置有一圈气囊6,凸起环5的开口下方为位于地面内的安全坑7,安全坑7顶部开口上覆盖有漏斗形的安全网8,安全坑7两侧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链轮支架9,每个链轮支架9上分别安装有通过升降链条10传动连接的两个升降链轮11,其中各侧底部的升降链轮11外部还设置有与其一起转动的从动链轮12,从动链轮12则通过传动链条与各侧底部的升降电机13的驱动链轮14传动连接,两个升降电机13的转动只要能够起到抬升即可升降板15,安全网8下方的安全坑7内水平设置的升降板1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侧的升降链条10上,在旋转盘2的外侧壁上设置一圈齿轮,使旋转盘2能在旋转电机16的带动下在支撑盘1上旋转,旋转盘2上表面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升降油缸17,每条升降油缸17外接油路等能使其伸长收缩的外部设备,为了便于整体的转动,升降油缸17外接油路等可以安装在旋转盘2上;升降油缸17顶部推杆上固定有支撑座18,各侧升降油缸17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上端与支撑座18底部连接的导向杆19,每个支撑座18内分别通过两条平行的支撑杆20支撑有一个滑动块21,其中一端的滑动块21上固定有球头座22,模型舱体23其中一端的球头24位于球头座22内,模型舱体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动块21上的万向节25一端固定连接,万向节25的另一端位于滑动块21上的电机座26内,并在电机座26内的万向节25上焊接有翻转齿轮盘27,翻转齿轮盘27则与电机座26内的翻转电机28的齿轮相啮合,滑动块21可在支撑座18的支撑杆20上滑动,这样在模型舱体23其中一端被抬起或下降时滑动块21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便于模型舱体23的抬起或下降,模型舱体23的翻转通过翻转电机28驱动转动的万向节25实现,万向节25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这样即使模型舱体23的角度发生变化,在万向节25的作用下模型舱体23仍然能够进行翻转;模型舱体23内设置带安全带的座椅以及操作台29,座椅下方为虚拟现实主机,虚拟现实头盔30则通过连接线与虚拟现实主机连接,操作台29通过连接线或无线发射器与控制箱31连接,模型舱体23内还可以设置直接供给虚拟现实主机电源的充电电池,这样模型舱体23内的虚拟现实主机和虚拟现实头盔30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部分,便于模型舱体23的旋转、翻转等动作,为了更好的操作,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操作台29上的操作指令传递到控制箱31,再由控制箱31将动作指令传递到各个油缸、电机使它们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盘(1)和旋转盘(2),旋转盘(2)扣在支撑盘(1)上,支撑盘(1)上表面分别设置一圈支撑滚珠(3)与旋转盘(2)内顶部壁体接触,旋转盘(2)内侧壁则安装有多个与支撑盘(1)外侧壁接触的支撑辊(4),支撑盘(1)中间的凸起环(5)贯穿旋转盘(2)表面的开口,并在凸起环(5)内的开口中设置有一圈气囊(6),凸起环(5)的开口下方为位于地面内的安全坑(7),安全坑(7)顶部开口上覆盖有漏斗形的安全网(8),安全坑(7)两侧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链轮支架(9),每个链轮支架(9)上分别安装有通过升降链条(10)传动连接的两个升降链轮(11),其中各侧底部的升降链轮(11)外部还设置有与其一起转动的从动链轮(12),从动链轮(12)则通过传动链条与各侧底部的升降电机(13)的驱动链轮(14)传动连接,安全网(8)下方的安全坑(7)内水平设置的升降板(1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侧的升降链条(10)上,在旋转盘(2)的外侧壁上设置一圈齿轮,使旋转盘(2)能在旋转电机(16)的带动下在支撑盘(1)上旋转,旋转盘(2)上表面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升降油缸(17),升降油缸(17)顶部推杆上固定有支撑座(18),各侧升降油缸(17)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上端与支撑座(18)底部连接的导向杆(19),每个支撑座(18)内分别通过两条平行的支撑杆(20)支撑有一个滑动块(21),其中一端的滑动块(21)上固定有球头座(22),模型舱体(23)其中一端的球头(24)位于球头座(22)内,模型舱体(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动块(21)上的万向节(25)一端固定连接,万向节(25)的另一端位于滑动块(21)上的电机座(26)内,并在电机座(26)内的万向节(25)上焊接有翻转齿轮盘(27),翻转齿轮盘(27)则与电机座(26)内的翻转电机(28)的齿轮相啮合,模型舱体(23)内设置带安全带的座椅以及操作台(29),座椅下方为虚拟现实主机,虚拟现实头盔(30)则通过连接线与虚拟现实主机连接,操作台(29)通过连接线或无线发射器与控制箱(31)连接,控制箱(31)顶部还设置有控制两个升降电机(13)转动的控制按钮。...

【技术特征摘要】
1.虚拟现实飞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盘(1)和旋转盘(2),旋转盘(2)扣在支撑盘(1)上,支撑盘(1)上表面分别设置一圈支撑滚珠(3)与旋转盘(2)内顶部壁体接触,旋转盘(2)内侧壁则安装有多个与支撑盘(1)外侧壁接触的支撑辊(4),支撑盘(1)中间的凸起环(5)贯穿旋转盘(2)表面的开口,并在凸起环(5)内的开口中设置有一圈气囊(6),凸起环(5)的开口下方为位于地面内的安全坑(7),安全坑(7)顶部开口上覆盖有漏斗形的安全网(8),安全坑(7)两侧的侧壁内分别设置有对称的链轮支架(9),每个链轮支架(9)上分别安装有通过升降链条(10)传动连接的两个升降链轮(11),其中各侧底部的升降链轮(11)外部还设置有与其一起转动的从动链轮(12),从动链轮(12)则通过传动链条与各侧底部的升降电机(13)的驱动链轮(14)传动连接,安全网(8)下方的安全坑(7)内水平设置的升降板(1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侧的升降链条(10)上,在旋转盘(2)的外侧壁上设置一圈齿轮,使旋转盘(2)能在旋转电机(16)的带动下在支撑盘(1)上旋转,旋转盘(2)上表面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升降油缸(17),升降油缸(17)顶部推杆上固定有支撑座(18),各侧升降油缸(17)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上端与支撑座(18)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胜楠李建亮尹百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女子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