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55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聚合物薄膜U形袋(1)、电热熔丝(2)、高速涡轮风扇(3)、风扇涵道(4)、板式阀(5)、粉尘进样碟(6)、电磁式离合器(7)和驱动电机(8),所述的电热熔丝(2)置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内,所述的高速涡轮风扇(3)置于风扇涵道(4)内,所述的风扇涵道(4)置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袋口处,所述的板式阀(5)设置在风扇涵道(4)一端,所述的粉尘进样碟(6)设置在聚合物薄膜U形袋(1)底部,所述的电磁式离合器(7)一端连接高速涡轮风扇(3),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试验成功率的特点,且通过独特的设计,减小了爆炸对风扇叶片的损伤,大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测试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安全生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粉尘爆炸作为一类具有严重危害性和破坏力的生产事故,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人们开发了许多关于粉尘爆炸的研究和测试装置,如专利申请201410179077.X,公开了一种粉尘爆炸实验测试装置,包括带有爆炸腔的爆炸实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爆炸腔腔壁上的一对透视镜,以及设置于爆炸腔外部的聚焦纹影系统;所述一对透视镜在所述爆炸腔中心线两侧的腔壁上对称设置,分别记为第一透视镜和第二透视镜,在所述第一透视镜和所述第二透视镜之间的所述爆炸腔腔体即为测试区;所述聚焦纹影系统包括光源、狭缝装置、第一反射镜、第一抛物面镜、第二抛物面镜、第二反射镜、刀口系统以及数码成像设备;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狭缝装置转变为发散光束,所述发散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镜投射到所述第一抛物面镜变为平行光束,所述平行光束穿过所述第一透视镜、所述测试区和所述第二透视镜投射到所述第二抛物面镜,所述平行光束经所述第二抛物面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薄膜U形袋(1)、电热熔丝(2)、高速涡轮风扇(3)、风扇涵道(4)、板式阀(5)、粉尘进样碟(6)、电磁式离合器(7)和驱动电机(8),所述的电热熔丝(2)置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内,所述的高速涡轮风扇(3)置于风扇涵道(4)内,所述的风扇涵道(4)置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袋口处,所述的板式阀(5)设置在风扇涵道(4)一端,所述的粉尘进样碟(6)设置在聚合物薄膜U形袋(1)底部,所述的电磁式离合器(7)一端连接高速涡轮风扇(3),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薄膜U形袋(1)、电热熔丝(2)、高速涡轮风扇(3)、风扇涵道(4)、板式阀(5)、粉尘进样碟(6)、电磁式离合器(7)和驱动电机(8),所述的电热熔丝(2)置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内,所述的高速涡轮风扇(3)置于风扇涵道(4)内,所述的风扇涵道(4)置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袋口处,所述的板式阀(5)设置在风扇涵道(4)一端,所述的粉尘进样碟(6)设置在聚合物薄膜U形袋(1)底部,所述的电磁式离合器(7)一端连接高速涡轮风扇(3),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熔丝(2)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聚合物薄膜U形袋(1)的两个支脚内,且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以设定点火时差,构成双电热熔丝点火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闭路循环粉尘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涡轮风扇(3)与外围的风扇涵道(4)一起构成涵道风扇,涵道风扇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聚合物薄膜U形袋(1)的两个支脚的袋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沁孙钰朋周勇明肖秋平董学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