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巍岐专利>正文

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29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挖掘机铲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第四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把第一齿条向下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第四齿轮的转动;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安装在压力板上,这样的结构的作用是,使得压力板做相对于限位杆的往复圆周远动;压力板通过伸缩连接杆和连接杆把四个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作用板通过作用板支杆和支撑杆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结构使得压力板转动时会带动支撑杆一起转动,使得压力板带动铲斗壁做往复圆周运动,把铲斗内过多的石头抖出来,减小石头对铲斗的压力,更好的保护铲斗,结构简单,实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挖掘机铲斗
,尤其涉及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
技术介绍
目前挖掘机铲斗
中,挖掘机的使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挖掘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在使用的挖掘机铲斗的铲斗壁不可移动,斗内空间不会变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对人类生产作业带来不便,那么在不提高制造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一种斗内空间可变的挖掘机铲斗是很有必要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铲斗壁、支耳、固定杆、支耳连接销、挂钩、固定板、软弹簧、压力板、铲斗壁支杆、铲斗壁转动腔、中心杆、卡块槽、限位杆卡块、限位杆、复位弹簧、第一转动轨道、第二转动轨道、限位杆圆柱条,其中两个对称的支耳安装在铲斗臂上,两个支耳之间安装有支耳连接销,固定杆一端安装在支耳连接销上,另一端安装有中心杆;固定板位于固定杆上侧,且安装在中心杆上,固定板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四个第二转动轨道;中心杆内部开有圆孔,且中心杆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卡块槽;压力板位于中心杆上侧,压力板四侧均安装有铲斗壁支杆,四个铲斗壁分别位于压力板四侧,每个铲斗壁均开有铲斗壁转动腔,每个铲斗壁支杆和铲斗壁转动腔转动配合;每相邻两个铲斗壁交接处使用软弹簧连接;压力板下端面中心处开有第一转动轨道;限位杆位于压力板和中心杆之间,限位杆上端安装有限位杆圆柱条,且限位杆圆柱条和第一转动轨道滑动配合,另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杆卡块,限位杆卡块和卡块槽滑动配合;复位弹簧嵌套在限位杆和中心杆上,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压力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中心杆四侧每一侧都安装有四个作用机构,每个作用机构结构相同,作用机构位于压力板和固定板之间;转动机构安装在压力板和固定板之间。上述作用机构包括作用板、支撑杆、连接杆、压力杆、伸缩连接杆、作用板转动腔、支撑杆圆柱条、作用板支杆,其中支撑杆位于固定板上侧,支撑杆一端安装有支撑杆圆柱条,支撑杆圆柱条和第二转动轨道转动配合;支撑杆另一端上安装有作用板支杆,作用板支杆和开在作用板上的作用板转动腔转动配合;压力杆位于作用板和压力板之间,且压力杆一端安装在压力板下端面上,另一端和作用板配合;连接杆安装在支撑杆一侧;伸缩连接杆上端安装在压力板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接杆上。上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固定杆、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固定杆、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第一齿条、齿轮固定板、T形条、压力板固定条、第四齿轮、T形槽,其中第一齿条通过第一齿条固定杆安装在限位杆上;齿轮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是同心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通过圆柱销安装在齿轮固定板上;两个T形条下端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二齿条上开有T形槽,第二齿条通过T形条和T形槽滑动配合安装;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上侧齿啮合;第三齿轮固定杆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是同心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安装在第三齿轮固定杆上,第四齿轮和第二齿条侧面齿啮合;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安装在压力板上,第一转动轨道和第二转动轨道的半径与压力板固定条到第三齿轮轴线处的距离相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固定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软弹簧为拉伸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键安装在第三齿轮固定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四齿轮的直径是第三齿轮直径的1/4倍。相对于传统的挖掘机铲斗技术,本专利技术中压力板通过铲斗壁支杆和铲斗斜壁连接在一起,作用杆安装在压力板上,作用板通过作用板转动销和支撑杆安装在一起,目的是当压力板受到压力向下移动时,铲斗壁上端向外侧摆动,使得铲斗壁高度降低,石头更容易从铲斗内抖出来;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第四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把第一齿条向下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第四齿轮的转动;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安装在压力板上,第四齿轮和第三齿轮均安装在第三齿轮固定杆上,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带动压力板转动;压力板通过伸缩连接杆和连接杆与四个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使得四个支撑杆和压力板一起运动,第一转动轨道和第二转动轨道使得四个支撑杆和压力板一起运动时,沿着轨道运动,防止支撑杆和压力板运动引起干涉;转动机构使得铲斗斗壁做相对于限位杆的往复圆周运动;伸缩连接杆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得压力板的运动能够传递给支撑杆,另一方面压力板向下移动时,伸缩连接杆被压缩,不会影响压力板向下移动;第三齿轮固定杆也是一个伸缩杆,一方面能够使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一起转动,带动压力板一起转动,另一方面压力板在向下运动时,压缩第三齿轮固定杆,不会影响压力板向下移动;在作用机构和转动机构的作用下,会带动铲斗壁相对于中心杆转动,使得铲斗内过多的石头抖出来,减小石头对铲斗的压力,更好的保护铲斗;铲斗壁之间使用软弹簧连接,软弹簧密集的分布在铲斗壁之间,软弹簧作用是,当铲斗壁上侧向外摆动时,不会使石头从铲斗壁之间的缝隙之间漏出去;限位杆卡块和卡块槽相互配合,使得限位杆只能沿着中心杆移动,又不会脱开和中心杆的配合;复位弹簧能够使压力板在不受压力时,使作用板复位;支耳安装在动臂上,挂钩安装在动臂和液压缸上,液压缸会带动挂钩运动;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安装在压力板上,第一转动轨道和第二转动轨道的半径与压力板固定条到第三齿轮轴线处的距离相等的作用是,使得四个铲斗壁运动同步进行。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设备铲石头时,石头进入铲斗对压力板产生压力,使得压力板向下移动;每个作用机构运动均相同,对于其中一个作用机构,压力板移动带动压力杆向下移动,压力杆对作用板内端产生压力作用,作用板和作用板支杆配合,使得作用板外端上移,使得铲斗壁下端向内移动,铲斗壁和铲斗壁支杆配合,使得铲斗壁上端向外侧移动,这就使得四个铲斗壁上端同时向外侧移动;压力板向下运动带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使得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条沿着T形条直线运动,第二齿条运动使得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通过第三齿轮固定杆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在第四齿轮的直径是第三齿轮直径的1/4倍的作用是使得压力板转动幅度较大,更容易将石头从铲斗壁上抖下来;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带动压力板相对于限位杆沿着第一转动轨道转动;压力板通过伸缩连接杆和连接杆带动支撑杆上的支撑杆圆柱条沿着第二转动轨道转动,支撑杆转动带着作用板转动,这样就带动了四个铲斗壁开始运动;当压力板和中心杆接触时,压力板不再向下移动,第一齿条不向下移动,不会驱动第三齿轮转动,作用板不相对于限位杆运动,作用板也不运动,铲斗四个铲斗壁停止运动;当铲斗内的石头倒出去后,压力板不受压力,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压力杆对作用板没有压力作用,铲斗壁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铲斗斗体透视图。图2是铲斗斗体剖视图。图3是整体结构分布图。图4是铲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作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齿轮啮合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铲斗壁、支耳、固定杆、支耳连接销、挂钩、固定板、软弹簧、压力板、铲斗壁支杆、铲斗壁转动腔、中心杆、卡块槽、限位杆卡块、限位杆、复位弹簧、第一转动轨道、第二转动轨道、限位杆圆柱条,其中两个对称的支耳安装在铲斗臂上,两个支耳之间安装有支耳连接销,固定杆一端安装在支耳连接销上,另一端安装有中心杆;固定板位于固定杆上侧,且安装在中心杆上,固定板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四个第二转动轨道;中心杆内部开有圆孔,且中心杆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卡块槽;压力板位于中心杆上侧,压力板四侧均安装有铲斗壁支杆,四个铲斗壁分别位于压力板四侧,每个铲斗壁均开有铲斗壁转动腔,每个铲斗壁支杆和铲斗壁转动腔转动配合;每相邻两个铲斗壁交接处使用软弹簧连接;压力板下端面中心处开有第一转动轨道;限位杆位于压力板和中心杆之间,限位杆上端安装有限位杆圆柱条,且限位杆圆柱条和第一转动轨道滑动配合,另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杆卡块,限位杆卡块和卡块槽滑动配合;复位弹簧嵌套在限位杆和中心杆上,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压力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中心杆四侧每一侧都安装有四个作用机构,每个作用机构结构相同,作用机构位于压力板和固定板之间;转动机构安装在压力板和固定板之间;上述作用机构包括作用板、支撑杆、连接杆、压力杆、伸缩连接杆、作用板转动腔、支撑杆圆柱条、作用板支杆,其中支撑杆位于固定板上侧,支撑杆一端安装有支撑杆圆柱条,支撑杆圆柱条和第二转动轨道转动配合;支撑杆另一端上安装有作用板支杆,作用板支杆和开在作用板上的作用板转动腔转动配合;压力杆位于作用板和压力板之间,且压力杆一端安装在压力板下端面上,另一端和作用板配合;连接杆安装在支撑杆一侧;伸缩连接杆上端安装在压力板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接杆上;上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固定杆、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固定杆、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第一齿条、齿轮固定板、T形条、压力板固定条、第四齿轮、T形槽,其中第一齿条通过第一齿条固定杆安装在限位杆上;齿轮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是同心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通过圆柱销安装在齿轮固定板上;两个T形条下端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二齿条上开有T形槽,第二齿条通过T形条和T形槽滑动配合安装;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上侧齿啮合;第三齿轮固定杆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是同心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安装在第三齿轮固定杆上,第四齿轮和第二齿条侧面齿啮合;第三齿轮通过压力板固定条安装在压力板上,第一转动轨道和第二转动轨道的半径与压力板固定条到第三齿轮轴线处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铲斗壁可移动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铲斗壁、支耳、固定杆、支耳连接销、挂钩、固定板、软弹簧、压力板、铲斗壁支杆、铲斗壁转动腔、中心杆、卡块槽、限位杆卡块、限位杆、复位弹簧、第一转动轨道、第二转动轨道、限位杆圆柱条,其中两个对称的支耳安装在铲斗臂上,两个支耳之间安装有支耳连接销,固定杆一端安装在支耳连接销上,另一端安装有中心杆;固定板位于固定杆上侧,且安装在中心杆上,固定板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四个第二转动轨道;中心杆内部开有圆孔,且中心杆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卡块槽;压力板位于中心杆上侧,压力板四侧均安装有铲斗壁支杆,四个铲斗壁分别位于压力板四侧,每个铲斗壁均开有铲斗壁转动腔,每个铲斗壁支杆和铲斗壁转动腔转动配合;每相邻两个铲斗壁交接处使用软弹簧连接;压力板下端面中心处开有第一转动轨道;限位杆位于压力板和中心杆之间,限位杆上端安装有限位杆圆柱条,且限位杆圆柱条和第一转动轨道滑动配合,另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杆卡块,限位杆卡块和卡块槽滑动配合;复位弹簧嵌套在限位杆和中心杆上,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压力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中心杆四侧每一侧都安装有四个作用机构,每个作用机构结构相同,作用机构位于压力板和固定板之间;转动机构安装在压力板和固定板之间;上述作用机构包括作用板、支撑杆、连接杆、压力杆、伸缩连接杆、作用板转动腔、支撑杆圆柱条、作用板支杆,其中支撑杆位于固定板上侧,支撑杆一端安装有支撑杆圆柱条,支撑杆圆柱条和第二转动轨道转动配合;支撑杆另一端上安装有作用板支杆,作用板支杆和开在作用板上的作用板转动腔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巍岐
申请(专利权)人:田巍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