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25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该面料是利用AZO抗静电悬浮液处理腈纶纺丝原液,制备抗静电抑菌腈纶纤维,然后织造基布,再经后整理、烘干所制得。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电阻率低,抗静电效果好、持久性强、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颜色为白色,保留了腈纶易于染色、色彩鲜艳的特点;在光照射下,价带的空穴把周围环境中的羟基电子抢夺过来使羟基变成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而完成对有机物(或含氯)的降解,将病菌和病毒杀死;防皱效果好,柔软度高,对人体无害,提高了腈纶面料档次、增加附加值,扩大应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
技术介绍
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是最广泛使用的民用纤维之一。腈纶质地蓬松,手感柔软,密度小保暖性好,回弹性高,具有优异的耐光性、耐候性、耐虫蛀性、耐辐射性、抗生物降解性和较好的染色性,有人造羊毛之称,是羊毛的最佳替代品。但是由于它的疏水性和绝缘性,其静电现象严重,产品易受沾污和洗尘;穿着时使人体有不舒适的感觉,局部会引起皮肤炎症和血液值升高;衣裙容易缠腿;在低湿度条件下,静电还能引起火灾。这些严重限制了腈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为了促进腈纶生产的迅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高品质纤维和面料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对腈纶进行改性的方法,增强其吸湿性和抗静电性,改善其在生产和使用中的缺陷,尽量使其像羊毛一样既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和吸湿性,又能杜绝静电现象。普通腈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比电阻为1014Ω·cm。一般认为,纤维的体积电阻小于1010Ω·cm时即可达到抗静电效果。通过改性可以将腈论的体积比电阻降至108~1010Ω·cm以下,这种纤维称为抗静电腈纶。抗静电腈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从纺织工程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抗静电纤维、导电纤维与普通的腈纶混纺、交织、交编或嵌织的方法提高纤维集合体的导电能力,克服静电干扰。从材料学的角度来看,对腈纶抗静电改性大致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用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对纤维进行亲水化处理,提高纤维的吸湿性,从而降低纤维的电阻率,加快电荷逸散;二是对成纤高聚物进行共混、共聚、接枝改性引入亲水极性基团或在纤维内部添加抗静电剂,制取抗静电纤维。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87730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静电和防污功能的涤纶箱包面料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配制整理工作液,箱包面料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80~100℃预烘2~3min,150~180℃焙烘1~2min,得到具有抗静电和防污功能的涤纶箱包面料。该具有很好的抗静电和防污性能,且操作简单,但是质地较硬,不适合制作服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效果好、持久性强,能够抑制细菌滋生,颜色浅、易于上色,防皱效果好,柔软度高,对人体无害的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包括抗静电悬浮液制备、纺丝液制备、抗静电腈纶纤维制备、基布制备、后整理、烘干处理,具体操作步骤为:抗静电悬浮液制备:将AZO粉体加0.5~2wt%的分散剂配成质量分数为18~23%的AZO水相悬浮液,球磨3~5h,即得抗静电悬浮液,抗静电悬浮液中AZO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0~180nm,分散剂是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盐,其质量比为1~2:0.5~1,分散剂能与纳米AZO颗粒表面的羟基结合,被吸附在聚合物颗粒表面时,增大了颗粒间的斥力,能有效起到稳定分散的作用,离解出来的小离子使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发生改变,改变双电层的厚度,增强双电层的稳定性,具有空间稳定机制和静电稳定机制,体系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纺丝液制备:向聚丙烯腈原液中加入1~5wt%的抗静电悬浮液、0.1~0.5wt%的改性聚硅氧烷,在800~1000r/min、55~65℃条件下搅拌8~10h,然后55~65℃条件下静止脱泡45~50h,即得纺丝原液,纺丝液中的纳米AZO粒子不能有大的团聚且分散均匀,纺丝液呈现切力变稀现象,与聚丙烯腈原液的流变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可纺性;抗静电腈纶纤维制备:将纺丝液经喷丝头进入凝固浴,牵伸、卷绕即得抗静电腈纶纤维,纺丝过程中总牵伸倍数为8~10倍,凝固浴温度为5~10℃,一牵温度为55~65℃,二牵温度为90~100℃,该腈纶纤维电阻率低,达到抗静电效果,水洗后体积比电阻变化不大,抗静电稳定性好,在光照射下,价带的空穴把周围环境中的羟基电子抢夺过来使羟基变成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而完成对有机物(或含氯)的降解,将病菌和病毒杀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为白色,保留了腈纶易于染色、色彩鲜艳的特点;基布制备:将抗静电腈纶纤维放入针织编织机,据设定的组织结构经纬密度编制面料图案织造基布,经热水处理后再用冷水洗,烫斗熨平,备用;后整理:将基布放入质量浓度30~50%的整理剂溶液中浸轧15~20分钟,整理剂含有乙二醛醛树脂40~50份、活性肽0.01~0.02份、柠檬酸4~8份、酯基季铵盐1~5份,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AYLCRVLHPGKLCVCNCSK,具有一定的起泡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稳泡性能,润湿能力较好,能够降低整理剂溶液的表面张力,稳定溶液体系,促进整理剂中有效成分与纤维间的交联反应的进行,且作用条件温和,刺激性小、无毒、易于生物降解,该整理液能与纤维交联,有效地保持纤维聚合物链分子彼此连接,使链上分子之间能保持在相对的位置上,加强面料的防皱性,且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柔软平滑性;烘干处理:将基布在90~100℃干燥4~8分钟,再在150~160℃烘焙2~5分钟,冷却得即得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该面料抗静电效果好、持久性强,能够抑制细菌滋生,颜色浅、易于上色,柔软度高,对人体无害,机械强度好,提高了腈纶面料档次、增加附加值,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电阻率低,抗静电效果好、持久性强、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颜色为白色,保留了腈纶易于染色、色彩鲜艳的特点;2)在光照射下,价带的空穴把周围环境中的羟基电子抢夺过来使羟基变成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而完成对有机物(或含氯)的降解,将病菌和病毒杀死;3)防皱效果好,柔软度高,对人体无害,提高了腈纶面料档次、增加附加值,扩大应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包括抗静电悬浮液制备、纺丝液制备、抗静电腈纶纤维制备、基布制备、后整理、烘干处理,具体操作步骤为:1)抗静电悬浮液制备:将AZO粉体加1wt%的分散剂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AZO水相悬浮液,球磨4h,即得抗静电悬浮液,抗静电悬浮液中AZO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0~180nm,分散剂是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盐,其质量比为2:0.5,分散剂能与纳米AZO颗粒表面的羟基结合,被吸附在聚合物颗粒表面时,增大了颗粒间的斥力,能有效起到稳定分散的作用,离解出来的小离子使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发生改变,改变双电层的厚度,增强双电层的稳定性,具有空间稳定机制和静电稳定机制,体系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2)纺丝液制备:向聚丙烯腈原液中加入3wt%的抗静电悬浮液、0.3wt%的改性聚硅氧烷,在900r/min、60℃条件下搅拌9h,然后60℃条件下静止脱泡48h,即得纺丝原液,纺丝液中的纳米AZO粒子不能有大的团聚且分散均匀,纺丝液呈现切力变稀现象,与聚丙烯腈原液的流变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可纺性;3)抗静电腈纶纤维制备:将纺丝液经喷丝头进入凝固浴,牵伸、卷绕即得抗静电腈纶纤维,纺丝过程中总牵伸倍数为9倍,凝固浴温度为6℃,一牵温度为60℃,二牵温度为95℃,该腈纶纤维电阻率低,达到抗静电效果,水洗后体积比电阻变化不大,抗静电稳定性好,在光照射下,价带的空穴把周围环境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制备步骤包括:抗静电悬浮液制备、纺丝液制备、抗静电腈纶纤维制备、基布制备、后整理、烘干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整理步骤为:将基布放入质量浓度30~50%的整理剂溶液中浸轧15~2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制备步骤包括:抗静电悬浮液制备、纺丝液制备、抗静电腈纶纤维制备、基布制备、后整理、烘干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整理步骤为:将基布放入质量浓度30~50%的整理剂溶液中浸轧15~20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整理步骤中整理剂含有乙二醛醛树脂40~50份、活性肽0.01~0.02份、柠檬酸4~8份、酯基季铵盐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整理步骤中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AYLCRVLHPGKLCVCNCSK。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悬浮液制备步骤为:将AZO粉体加0.5~2wt%的分散剂配成质量分数为18~23%的AZO水相悬浮液,球磨3~5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悬浮液制备步骤中抗静电悬浮液中AZO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0~180n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抑菌腈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达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