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性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电纺纤维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载植物源抗菌剂的抗菌性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电纺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采用静电纺丝成膜技术,通过调整电纺参数,可制得具有纤维直径为几百纳米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电纺纤维膜材料,其在结构上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和迁移,可用于心血管重建。聚(ε-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为小口径人工血管研究的常用材料。但是,聚(ε-己内酯)本身不利于细胞的粘附并且具有较慢的降解速度,在应用上具有诸多限制(DashTK,KonkimallaVB.Poly-ε-caprolactonebasedformulationsfordrugdeliveryandtissueengineering:areview.J.Control.Release,2012,158:15-33)。明胶来源于天然胶原的部分水解,含有整合蛋白结合位点,能够促进细胞的粘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性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电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纤维膜是由直径为200‑1200nm的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纤维和包载在纤维内部的植物源抗菌剂构成的50‑150μm的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性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电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纤维膜是由直径为200-1200nm的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纤维和包载在纤维内部的植物源抗菌剂构成的50-150μm的纤维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纺纤维中聚(ε-己内酯)的质量分数为20-80wt%,聚(ε-己内酯)-REDV的质量分数为10-50wt%,明胶的质量分数为10-30wt%,而植物源抗菌剂的含量占上述聚合物总量的5-50wt%。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性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V/明胶电纺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ε-己内酯)、聚(ε-己内酯)-R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燕,李珍光,周芳,周培琼,任丽霞,赵蕴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