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局面,国家立法速度明显加快。环保部除了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外,日前又公布了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制定实施也被提上日程。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业内预计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但是,目前专门针对土壤修复设计的材料和方法还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与微生物共同作用的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壳聚糖、滑石粉、杜氏藻、柠檬酸、贝壳粉、金针菇菌糠、玉米芯、米糠、竹炭、草炭灰、槟榔树木屑、椰壳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复合微生物制剂,包装成袋,制成土壤修复材料;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壳聚糖2‑3份;滑石粉50‑70份;杜氏藻25‑30份;柠檬酸1‑2份;贝壳粉5‑7份;金针菇菌糠9‑14份;玉米芯60‑120份;米糠20‑30份;竹炭10‑12份;草炭灰15‑19份;槟榔树木屑60‑80份;椰壳45‑50份;其中,杜氏藻制作方法为晒干后粉碎成粉末,其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玉米芯制作方法为晒干后粉碎成颗粒,其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壳聚糖、滑石粉、杜氏藻、柠檬酸、贝壳粉、金针菇菌糠、玉米芯、米糠、竹炭、草炭灰、槟榔树木屑、椰壳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复合微生物制剂,包装成袋,制成土壤修复材料;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壳聚糖2-3份;滑石粉50-70份;杜氏藻25-30份;柠檬酸1-2份;贝壳粉5-7份;金针菇菌糠9-14份;玉米芯60-120份;米糠20-30份;竹炭10-12份;草炭灰15-19份;槟榔树木屑60-80份;椰壳45-50份;其中,杜氏藻制作方法为晒干后粉碎成粉末,其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玉米芯制作方法为晒干后粉碎成颗粒,其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椰壳制作方法为晒干后粉碎成粉末,其含水量控制在1%以下;槟榔树木屑制作方法为晒干至水分为5%以下后粉碎成屑状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粉末、荧光假单胞菌粉末、希瓦氏菌粉末、里氏木霉菌粉末、胶冻样芽孢杆菌粉末;其重量比为2:3:3:2: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粉末的有效活菌数为6×109cfu/g、荧光假单胞菌粉末的有效活菌数为3×109cfu/g、希瓦氏菌粉末的有效活菌数为5×1011cfu/g、里氏木霉菌粉末的有效活菌数为6×109cfu/g、胶冻样芽孢杆菌粉末的有效活菌数为2×1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人居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