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104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梯子,属于建筑用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左梯架、右梯架、固定在左梯架上的左梯蹬和固定在右梯架上的右梯蹬,左右梯架竖直连接在二连杆上,二连杆前端通过转轴与前叉相铰接,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两侧后端上部各固定有两踏板,下部各连接有两后轮和一对支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梯子安装在前端铰接的二连杆上,利用二连杆开合运动形成向前的分力,实现使用者在梯子上即可操作梯子四周移动的功能,无需下梯和搬运,更加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Movable lad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vable ladder,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tools, including the left and right ladder ladder, ladder frame is fixed on the left on the left and right fixed on the ladder rungs on the ladder, ladder around straight connected with the two connecting rod, two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front end the front fork is hinged with the front wheel fork, two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ack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two pedals,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r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wo and a pair of support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ladder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two hing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the formation of forward component using two connecting rod switching movement, user can operate on a ladder ladder around mobile function, without the ladder and handling, more convenient operatio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梯子,属于建筑用工具

技术介绍
梯子是需要登高完成作业的常用工具,现有的梯子虽然延长了使用者的高度,但是受制于梯子的宽度,使用者只能在梯子上方有限的空间内进行高空作业,在梯子使用者完成面前的作业后,若想要进行左右其他部分的工作时,需要下梯后再搬动梯子到所需地点,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梯子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可移动梯子,其通过将梯子安装在前端铰接的二连杆上,利用二连杆开合运动,实现使用者站在梯子上即可操作梯子四周移动,无需下梯和搬运,更加简便易行。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移动梯子,包括左梯架、右梯架、固定在左梯架上的左梯蹬和固定在右梯架上的右梯蹬,左右梯架竖直连接在二连杆上,二连杆前端通过转轴与前叉相铰接,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两侧后端上部各固定有两踏板,下部各连接有两后轮和一对支撑轮。梯子使用者可以站在踏板上,手握左右梯架,通过两腿发力,使得二连杆做开合运动,形成向前的分力,促使梯子向前运动。优选地,前述右梯蹬上端连接有手刹,手刹通过闸线与前轮左右两侧的闸皮相连。在登上梯子作业时,可以通过控制手刹的位置来控制前轮不会因梯子晃动而滚动,有助于使用者稳定操作,保证安全。优选地,前述二连杆左边底部设有左连接片,右边底部设有右连接片,两连接片通过支轴相互铰接。二连杆通过两片连接片铰接,既不妨碍二连杆开合运动,又避免因用力过大,二连杆开口太宽,使工作人员失去平衡而摔倒。优选地,前述左梯蹬末端设有通孔,右梯蹬末端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插销。当梯子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将右梯蹬末端的插销插入左梯蹬末端的通孔中,两个梯蹬合二为一,既加强了承载力,又紧固住梯子两侧,避免工作晃动带动底部二连杆开合引起梯子摇晃失衡。优选地,前述左梯蹬尾端设有钩环,右梯蹬尾端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钩子。更加简化固定操作,便于将梯蹬迅速连接。优选地,前述左梯架和右梯架固定在二连杆全长靠近尾端的三分之一处。在制作时衡量梯子自重和梯子使用者的体重范围,计算得出梯架安装在二连杆中部靠后的位置,借助二连杆本身的稳定三角形状和一对支撑轮形成的稳定三角形状,坚固地支撑梯子,保证其不会因过重的压力和大幅的晃动而倾翻。优选地,前述二连杆左侧尾端设有锁扣,右侧尾端设有锁搭。在用罢后可以将梯子折叠并拢,并用二连杆末端的锁搭栓紧锁扣,方便搬运和收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梯子使用者无需费力搬动梯子,而是站在梯子下方的踏板上便可以自由操作梯子到所需地点,到达目的地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固定操作和按下手刹便可固定梯子不再摇晃移动,工作完毕后可以解除固定,站在梯子上方也可以完成梯子的移动,无需爬上爬下,简便易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闭合状态示意图。图中:1、左梯架;2、右梯架;3、左梯蹬;4、右梯蹬;5、通孔;6、插销;7、转轴;8、前叉;9、左连接片;10、支轴;11、右连接片;12、后轮;13、二连杆;14、支撑轮;15、踏板;16、前轮;17、锁扣;18、锁搭;19、手刹;20、闸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可移动梯子,包括左梯架1、右梯架2、固定在左梯架1上的左梯蹬3和固定在右梯架2上的右梯蹬4,左右梯架竖直连接在二连杆13上,二连杆13前端通过转轴7与前叉8相铰接,前叉8下设有前轮16,二连杆13两侧后端上部各固定有两踏板15,下部各连接有两后轮12和一对支撑轮14。二连杆13靠近前叉8的一侧向上翘起,靠近后轮12的一侧下垂,即二连杆13与地面形成一个锐角角度。右梯蹬4上端连接有手刹19,手刹19通过闸线20与前轮16左右两侧的闸皮相连,可以通过拉动并卡住手刹19的方法,稳定住前轮16不会因梯子的晃动而前后移动,保持梯子本身的稳定性,尤其是使用者站在梯子上方操作的稳定性。二连杆13左边底部设有左连接片9,右边底部设有右连接片11,两连接片通过支轴10相互铰接,避免因左右腿用力过大而使二连杆13的开口过大,防止使用者操作不慎而摔倒。左梯蹬3末端设有通孔5,右梯蹬4末端设有与通孔5相配合的插销6。左梯架1和右梯架2固定在二连杆13全长靠近尾端的三分之一处,保证梯子在二连杆上处在最佳稳定位置,避免前后侧翻。二连杆13左侧尾端设有锁扣17,右侧尾端设有锁搭18,在使用完毕后将锁搭18扣住锁扣17,即可完成整理收纳。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使用时,使用者先将二连杆13左右分开适当角度,站在踏板15上,左手握住左梯架1,右手握住右梯架2,通过双脚操作控制二连杆13一开一合,使可移动梯子通过二连杆13角度的开合形成向前的分力,使得梯子向前移动。通过双手操作梯架,可以控制移动的方向。当梯子移动到所需位置时,使用者双脚控制二连杆13角度缩小,直至可以将右梯蹬4上的插销6插入左梯蹬3上的通孔5中,双手辅助将插销6插入通孔5中,固定梯子的角度和位置,进而固定二连杆13的位置,至此梯子可以固定不动,使用者登上梯子,拉动卡住手刹19,进一步稳定梯子位置和方向,便可更安全地进行施工作业。当完成面前作业后,使用者站在梯子上,解开手刹19,双手握住左右梯架,双脚辅助解开插销6对通孔5的固定,梯子恢复可移动状态。使用者可以双脚站在左右梯蹬,双手握住左右梯架,通过双脚控制梯蹬位置,联动控制二连杆13角度的开合,梯子又可以向前移动,待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再重复插销6插入通孔5中和拉动手刹19的两步固定操作,进而再完成下一步的施工操作。反复固定、移动操作,直至登高施工工作完成。直至全部工作完成后,使用者下梯站在踏板15上,解开固定装置,控制梯子开合移动到所需位置,下梯把梯子折叠起来,把锁搭18扣住锁扣17,即使用收纳整理完毕。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移动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梯子,包括左梯架(1)、右梯架(2)、固定在左梯架(1)上的左梯蹬(3)和固定在右梯架(2)上的右梯蹬(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梯架竖直连接在二连杆(13)上,二连杆(13)前端通过转轴(7)与前叉(8)相铰接,前叉(8)下设有前轮(16),二连杆(13)两侧后端上部各固定有两踏板(15),下部各连接有两后轮(12)和一对支撑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梯子,包括左梯架(1)、右梯架(2)、固定在左梯架(1)上的左梯蹬(3)和固定在右梯架(2)上的右梯蹬(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梯架竖直连接在二连杆(13)上,二连杆(13)前端通过转轴(7)与前叉(8)相铰接,前叉(8)下设有前轮(16),二连杆(13)两侧后端上部各固定有两踏板(15),下部各连接有两后轮(12)和一对支撑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梯蹬(4)上端连接有手刹(19),手刹(19)通过闸线(20)与前轮(16)左右两侧的闸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连杆(13)左边底部设有左连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呂智睿刘长庚吴凌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