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066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属电力、化工厂房布置技术领域。该结构为两列对称式长方形结构且每列从前至后依次为汽机房、除氧间、塔式炉、煤仓间、空气预热器、风机、除尘器和脱硫区;所述煤仓间内设置有原煤仓、给煤机以及磨煤机;所述脱硫区内设置有吸收塔和塔式炉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常规炉后煤仓间布置结构,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适应性好;相比于常规炉前煤仓间布置结构,可降低整个主厂房的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性;相比于常规炉侧煤仓间布置结构,可节省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煤仓间与锅炉整体设计吊装,减少了对独立煤仓间的设计施工成本与周期,缩短工程工期。

Layout structure of coal bunker behind tower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yout structure of a rear furnace bunker of a tower furna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and chemical plant layout.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two symmetrical rectangular column structure and each row from the front to the back in the steam engine room and the deaerator room, tower furnace, coal bunker, air preheater, air blower, dust collector and desulfurization zone; the coal bunker is arranged in the coal bunker, coal and coal mill; the desulfurization zone the chimney is provided with an absorption tower and tower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furnace bunker room layout structure, large capacity and high parameter unit of good adaptability;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front bunker room layout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cost of the main building,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furnace side bunker room layout structure, which can save the area and make full use of spa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coal bunker and the boiler be integrally designed and hoisted, thereby reduc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st and the period of the independent coal bunker, and shorten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化工厂房布置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能耗高、污染大的低参数火力发电机组逐渐被淘汰,而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由于其具有高发电效率、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降低发电运行成本等优点,已成为现今火电技术发展的核心与重点。随着机组容量与参数的提高,对锅炉性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在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上应用的较多的锅炉主要是传统的π型炉以及新兴的塔式炉,而塔式炉在我国的占有量较π型炉要少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先后引进了前苏联和美国的锅炉技术,基本以π型锅炉为主,对塔式炉的应用与研究较少;另一方面采用π型炉的亚临界及以下参数机组运行成熟可靠,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从国内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实践来看,π型炉炉膛出口烟温/烟速偏差较明显,占地面积较大,煤质稍差即会导致锅炉磨损严重,不利于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近年来,塔式炉由于其具有炉内烟气流场均匀、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以及磨损轻的优点而备受推崇,在国内发展迅速,在目前在建和拟建的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中占到了约70%的份额。主厂房是燃煤发电机组的核心建筑区域,其布置结构是直接关系整个电厂的安全运行、检修维护以及工程造价的,对投资成本、施工结构、机组的安全与经济性都有重大影响。而煤仓间作为主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方案的优劣是直接关系着主厂房的总体布局的,决定了锅炉与煤仓间的土建结构、施工结构、管道及输煤系统的布置结构等,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煤仓间的常规布置结构主要有三种:炉前煤仓间,炉侧煤仓间以及炉后煤仓间。炉前煤仓间布置结构是指主厂房采用四列式布置,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和锅炉依次排列,煤仓间即顺列布置于锅炉前方。这种布置结构是燃煤发电厂的典型布置方案,符合传统的运行和维护习惯,其特点是易于布置四大管道,减少管道对设备接口的推力,安装检修空间较大,后续的扩建延展性好。但这种布置结构由于煤仓间占据单独一列,从而使得主厂房到烟囱的距离较远,主厂房容积和占地面积较大,而且煤仓间位于汽机房与锅炉之间,导致机炉之间的距离较远,从而促使其间的管道尤其是四大管道、沟道、电缆等长度较长,相关材料的成本较高,因此,前煤仓布置结构的经济性较低。炉侧煤仓间布置结构是指煤仓间布置在锅炉的一侧,即两台锅炉之间的区域,两台机组的煤仓间做成一个整体建筑布置在两炉之间。这种布置结构缩短了机炉间距,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四大管道、电缆等的材料用量,减小了主厂房的容积和占地面积,有效利用了两炉之间的空间,布置紧凑,缩短了输煤栈桥的长度。但是紧凑布置后给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四大管道对机炉接口的推力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且此种布置结构对于后续扩建机组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常规炉后煤仓间布置结构是指煤仓间布置在炉后空气预热器与除尘器之间,磨煤机则避开空气预热器烟道在其两侧布置。这种布置结构缩短了主厂房与锅炉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机炉之间四大管道、沟道、电缆等的长度,缩短了输煤栈桥的长度,节省了材料用量。但由于此方案煤仓间布置在空气预热器之后、除尘器之前,磨煤机为躲避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增加了其布置和检修的难度。且由于烟风道与煤仓间穿插布置,其多适用于烟道数量较少、截面尺寸较小的小型机组,对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特别是塔式炉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缩短机炉距离、减少四大管道及电缆材料、极大缩短输煤栈桥长度、与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适应性好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为两列对称式长方形结构且每列从前至后依次为汽机房、除氧间、塔式炉、煤仓间、空气预热器、风机、除尘器和脱硫区;所述煤仓间内设置有原煤仓、给煤机以及磨煤机;所述脱硫区内设置有吸收塔和塔式炉烟囱。进一步地,由于塔式炉较高,也为了能够在空气预热器与塔式炉之间留出足够空间布置煤仓间,所述塔式炉的脱硝区域与空气预热器分开布置且塔式炉的脱硝区域位于空气预热器的外侧。进一步地,为了将煤仓间与塔式炉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区域,同时实现煤仓间与塔式炉的整体吊装,所述煤仓间前设置有煤仓间立柱;所述煤仓间立柱与塔式炉后的塔式炉立柱通过各层梁及水平支撑连接。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取消煤仓间立柱的设置,这样可缩进塔式炉与煤仓间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主厂房A与锅炉烟囱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利用塔式炉后的塔式炉立柱分隔煤仓间与塔式炉,实现塔式炉与煤仓间的整体联合设计与组装,进一步缩短工期,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比于现有常规炉后煤仓间布置结构,本技术利用塔式炉较高且脱硝区域可与空气预热器分开布置的特点,将煤仓间布置于塔式炉后与空气预热器前的位置,无需躲避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磨煤机、给煤机与原煤仓不与烟风道穿插布置,对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适应性好。2、相比于常规炉前煤仓间布置结构,本技术大大缩短了机炉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了四大管道、沟道、电缆等的长度,特别是对于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采用双管布置,对造价昂贵的四大管道管材及电缆的节省十分可观,同时输煤栈桥的长度也大幅减小,从而可降低整个主厂房的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性。3、相比于常规炉侧煤仓间布置结构,本技术炉侧区域即两炉之间更空,可灵活布置集控楼及辅助车间如取样间、配电间等,从而节省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4、本技术煤仓间紧邻塔式炉布置,可使煤仓间与塔式炉整体设计吊装,减少了对独立煤仓间的设计施工成本与周期,缩短工程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平面简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塔式炉前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平面简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塔式炉侧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平面简图;图4为本技术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平面简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逆时针旋转90°后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逆时针旋转90°后的剖面图。图中:汽机房1、除氧间2、塔式炉3、煤仓间4、空气预热器5、风机6、除尘器7、脱硫区8、脱硝区域9、塔式炉立柱30、煤仓间立柱40、原煤仓41、给煤机42、磨煤机43、吸收塔81、塔式炉烟囱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平面简图,如图1所示,常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中煤仓间4布置在塔式炉3后空气预热器5与除尘器6之间,该种布置结构由于煤仓间4布置在空气预热器5之后、除尘器6之前,磨煤机43为躲避空气预热器5出口烟道,增加了其布置和检修的难度,且由于烟风道与煤仓间4穿插布置,其多适用于烟道数量较少、截面尺寸较小的小型机组,对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适应性较差。图2为现有技术中常规塔式炉前煤仓布置结构主厂房平面简图,如图2所示,常规塔式炉前煤仓布置结构中煤仓间4布置于塔式炉3前,该种布置结构由于煤仓间4占据单独一列,使得主厂房到塔式炉烟囱82的距离较远,主厂房容积和占地面积较大,而且煤仓间4位于汽机房1与塔式炉3之间,导致机炉之间的距离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为两列对称式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从前至后依次为汽机房(1)、除氧间(2)、塔式炉(3)、煤仓间(4)、空气预热器(5)、风机(6)、除尘器(7)和脱硫区(8);所述煤仓间(4)内设置有原煤仓(41)、给煤机(42)以及磨煤机(43);所述脱硫区(8)内设置有吸收塔(81)和塔式炉烟囱(82)。

【技术特征摘要】
1.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为两列对称式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从前至后依次为汽机房(1)、除氧间(2)、塔式炉(3)、煤仓间(4)、空气预热器(5)、风机(6)、除尘器(7)和脱硫区(8);所述煤仓间(4)内设置有原煤仓(41)、给煤机(42)以及磨煤机(43);所述脱硫区(8)内设置有吸收塔(81)和塔式炉烟囱(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炉后煤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燕胡玉清徐传海尹炎林陈佳乐闵山山徐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