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205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00‑55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2‑14min;(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制得的生物质肥料,营养丰富,可满足作物生长的各项营养需求,可有效的提升作物的品质,尤其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质肥料,同时具有优异的抑制土传病害传播的作用,可有效的避免土传病害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肥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南美亚马逊盆地黑土发现、研究和生物质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生物质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载体及碳封存剂倍受关注。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热裂解产生的固态产物。生物质炭基缓释肥料作为新型肥料,能减缓肥料养分释放速度,提高农作物对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污染。作为缓释肥载体,生物质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生物质炭具有吸光增温、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和提高土壤最大持水量等特点。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生物学稳定性,可增强土壤固碳作用。另一方面,生物质炭虽然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其孔隙率较大,透气性好,为土传病害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00-55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2-14min,上述热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活性硅微粉15-16份、硼酸铝5-7份、氧化锌3-6份;(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上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石英14-17份、木姜子10-15份、苘麻子6-8份、山豆根5-10份、菟丝子4-8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70-80℃,烘干的时间为40min。具体地,上述水稻秸秆与热解助剂的质量比为400-450:1。具体地,上述肥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尿素40-50份、过磷酸钙10-15份、硫酸钾5-7份。具体地,上述添加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木姜子、苘麻子、山豆根、菟丝子混合后,在60-70℃的环境中,烘干处理3-4小时,取出后,与紫石英混合后,粉碎后过80目,制得添加剂。具体地,上述生物质炭、肥料、添加剂的质量比为60-70:9:1。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制得的生物质肥料,营养丰富,可满足作物生长的各项营养需求,可有效的提升作物的品质,尤其是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质肥料,同时具有优异的抑制土传病害传播的作用,可有效的避免土传病害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秸秆热解时添加热解助剂,可有效的提升热解的产率,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并且其能提升热解时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可提升热解后生物质炭表面的微孔数量,极大地提升了生物质炭的缓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添加剂,一方面可有效的增强生物质肥料的肥力,增强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防止土传病害在生物质炭内生长繁殖,可有效的降低作物的发病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实施例1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0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2min,上述热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活性硅微粉15份、硼酸铝5份、氧化锌3份;(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上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石英14份、木姜子10份、苘麻子6份、山豆根5份、菟丝子4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70℃,烘干的时间为40min。具体地,上述水稻秸秆与热解助剂的质量比为400:1。具体地,上述肥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尿素40份、过磷酸钙10份、硫酸钾5份。具体地,上述添加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木姜子、苘麻子、山豆根、菟丝子混合后,在60℃的环境中,烘干处理3小时,取出后,与紫石英混合后,粉碎后过80目,制得添加剂。具体地,上述生物质炭、肥料、添加剂的质量比为60:9:1。本实施例中,生物质炭的得率为50.1%,并且施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质肥料,作物长势好,几乎无病虫害。实施例2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3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3min,上述热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活性硅微粉15份、硼酸铝6份、氧化锌4份;(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上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石英15份、木姜子13份、苘麻子7份、山豆根7份、菟丝子6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75℃,烘干的时间为40min。具体地,上述水稻秸秆与热解助剂的质量比为430:1。具体地,上述肥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尿素45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钾6份。具体地,上述添加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木姜子、苘麻子、山豆根、菟丝子混合后,在65℃的环境中,烘干处理3.5小时,取出后,与紫石英混合后,粉碎后过80目,制得添加剂。具体地,上述生物质炭、肥料、添加剂的质量比为65:9:1。本实施例中,生物质炭的得率为52.8%,并且施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质肥料,作物长势好,几乎无病虫害。实施例3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5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4min,上述热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活性硅微粉16份、硼酸铝7份、氧化锌6份;(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上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石英17份、木姜子15份、苘麻子8份、山豆根10份、菟丝子8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80℃,烘干的时间为40min。具体地,上述水稻秸秆与热解助剂的质量比为450:1。具体地,上述肥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尿素50份、过磷酸钙15份、硫酸钾7份。具体地,上述添加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木姜子、苘麻子、山豆根、菟丝子混合后,在70℃的环境中,烘干处理4小时,取出后,与紫石英混合后,粉碎后过80目,制得添加剂。具体地,上述生物质炭、肥料、添加剂的质量比为70:9:1。本实施例中,生物质炭的得率为53.4%,并且施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生物质肥料,作物长势好,几乎无病虫害。对比例1不添加热解助剂,其余成分与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本对比例中,生物质炭的得率为40.14%。对比例2生物质肥料中不添加添加剂,其余成分与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本对比例中,生物质炭的得率为50.5%,施用本对比例制得的生物质肥料,作物发生病虫害的几率较大。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00‑55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2‑14min,上述热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活性硅微粉15‑16份、硼酸铝5‑7份、氧化锌3‑6份;(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上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石英14‑17份、木姜子10‑15份、苘麻子6‑8份、山豆根5‑10份、菟丝子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水稻秸秆烘干粉碎处理,然后再将其与热解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在500-550℃的环境中进行热解12-14min,上述热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活性硅微粉15-16份、硼酸铝5-7份、氧化锌3-6份;(2)将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和肥料、添加剂混合均匀,粉碎后过60目后,造粒、烘干,制得成品,上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石英14-17份、木姜子10-15份、苘麻子6-8份、山豆根5-10份、菟丝子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粒状缓释生物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70-80℃,烘干的时间为40min。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宗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