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00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边坡基础层,还包括从边坡基础层由下而上设置的第一粘土层、防渗膜、第二粘土层、第一土工布层、鹅卵石层、第二土工布层;所述第一土工布层上侧缝接有斜上侧为开口的填充袋,填充袋沿着于第一土工布层表面均匀排布;填充袋由透水布料制成;鹅卵石层由鹅卵石填充于填充袋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一次性将渗滤液导流层铺设完成,无需随垃圾填埋高度逐渐施工,使用更方便。

Slope anti-seepage structure of refuse landfill si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ndfill slope seepage control struc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the slope base layer, also comprises a base layer bottom slope from the setting of the first layer, clay impermeable membrane, second clay layer, the first layer of geotextile, geotextile, pebble layer second layer; the first soil the upper layer cloth stitched with a diagonal upper filled bag, filling bag arranged along the geotextile layer on the first surface is uniform; the filling bag is composed of a permeable cloth; layer by filling in a pebble pebble filled bag.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laying the flow diversion layer of the leachate at one time without being built gradually with the height of the landfill, and the use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建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结构的作用是通过防渗层将垃圾填埋物和周围地层完全隔离,形成垃圾填埋场独立而封闭的环境,进而阻止垃圾渗滤液渗入地下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造成污染。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结构的稳定、持久有效是实现其功能的保证,防渗层结构铺设完成后的保护是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在填埋场防渗层结构设计中,既有单层防渗结构也有双层防渗结构,然而不管采取哪种防渗层结构型式,只要防渗层结构上部渗滤液导流层设计为卵石层,则填埋场库区边坡由于存在坡度的原因致使卵石层结构不能在施工过程中一次铺设完成,而是在填埋场运行过程中随着垃圾填埋高度的增加逐渐加高直至终场,在建设以及后续填埋场的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可一次性将渗滤液导流层铺设完成,无需随垃圾填埋高度逐渐施工,使用更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包括边坡基础层,还包括从边坡基础层由下而上设置的第一粘土层、防渗膜、第二粘土层、第一土工布层、鹅卵石层、第二土工布层;所述第一土工布层上侧缝接有斜上侧为开口的填充袋,填充袋沿着于第一土工布层表面均匀排布;填充袋由透水布料制成;鹅卵石层由鹅卵石填充于填充袋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防渗膜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粘土层和第二粘土层,构成复合的防渗结构,第一粘土层和第二粘土层可以与防渗膜互补,有效提高防渗效果,且第二粘土层的设置可更好地抵抗垃圾中尖锐物的挤压,使得防渗膜不易被刺破;第一粘土层的设置可提高防渗膜的抗压能力,使得防渗系统的构造更加稳定。另外,第一土工布层的上侧均匀缝接有斜上侧为开口的填充袋,填充袋在第一土工布层上均匀排布,通过在填充袋中填满鹅卵石,从而构成鹅卵石层,鹅卵石层以及填充袋均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使得鹅卵石层可以作为渗滤液的导流层;由于填充袋对鹅卵石的固定作用,使得鹅卵石不易滑落,在鹅卵石施工时可一次性施工完毕;无需随垃圾填埋高度增加而逐级施工,使用更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袋表面缝接有连接环,所述第二土工布层的下侧缝接有用于与连接环绑扎的连接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土工布层上未填埋垃圾时,通过连接带绑扎在连接环上可以对第二土工布层进行有效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第一土工布层上侧的填充袋的斜下侧位于下侧相邻的填充袋的开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侧的填充袋填满鹅卵石时,填充袋的斜下侧部分伸入下侧的填充袋内,并受到下侧填充袋中鹅卵石的支撑作用,通过上述方案,下侧填充袋中的鹅卵石可对上侧填充袋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鹅卵石固定更稳固,不易滑动;使得渗滤液的导流效果较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袋的容腔的可填充厚度为3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厚度即为鹅卵石层的厚度,该厚度可满足渗滤液导流的需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粘土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厚度可对防渗膜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使得防渗膜不易被垃圾中尖锐物刺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渗膜为HDPE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DPE膜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防潮性能、防渗漏性能;拉伸强度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一次性将渗滤液导流层施工完成,无需随着垃圾填埋高度增加而逐级施工,方便垃圾填满场的建设及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填充袋排布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连接带排布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边坡基础层;2、第一粘土层;3、HDPE膜;4、第二粘土层;5、第一土工布层;6、鹅卵石层;7、第二土工布层;8、填充袋;9、开口;10、连接环;11、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在于解决现有垃圾填埋场边坡渗滤液导流层需要随垃圾填埋高度增加再逐级向上施工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边坡基础层1,边坡基础层1上压实有60cm厚的第一粘土层2,第一粘土层2上铺设有3mm厚HDPE膜3;HDPE膜3上压实有40cm厚的第二粘土层4;第二粘土层4上铺设有第一土工布层5。如图2所示,第一土工布层5的上侧表面均匀缝纫连接有填充袋8,填充袋8的容腔高度为30cm,填充袋8的材料为高透水的土工布。如图1所示,填充袋8中填充有鹅卵石使得第一土工布层5上侧形成30cm厚的鹅卵石层6;鹅卵石层6作为渗滤液导流层使用。填充袋8的开口9位于斜上侧,且上侧的填充袋8的斜下侧有部分伸入下侧相邻的填充袋8的开口9内。鹅卵石层6的上侧覆盖有用于阻隔垃圾的第二土工布层7,结合图2、3所示,填充袋8上缝纫连接有连接环10,第二土工布层7的下侧缝纫连接有连接带11;在第二土工布层7铺设至鹅卵石层6上时,可将连接带11绑扎至连接环10处,加强第二土工布层7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边坡防渗结构的施工流程如下:先对边坡基础层1进行整平,再逐层向上施工,对填充袋8进行鹅卵石填充时,从边坡底部开始沿坡面向上逐渐填充,最后铺设第二土工布层7,并对第二土工布层7进行绑扎,最后完成施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包括边坡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边坡基础层(1)由下而上设置的第一粘土层(2)、防渗膜、第二粘土层(4)、第一土工布层(5)、鹅卵石层(6)、第二土工布层(7);所述第一土工布层(5)上侧缝接有斜上侧为开口(9)的填充袋(8),填充袋(8)沿着于第一土工布层(5)表面均匀排布;填充袋(8)由透水布料制成;鹅卵石层(6)由鹅卵石填充于填充袋(8)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包括边坡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边坡基础层(1)由下而上设置的第一粘土层(2)、防渗膜、第二粘土层(4)、第一土工布层(5)、鹅卵石层(6)、第二土工布层(7);所述第一土工布层(5)上侧缝接有斜上侧为开口(9)的填充袋(8),填充袋(8)沿着于第一土工布层(5)表面均匀排布;填充袋(8)由透水布料制成;鹅卵石层(6)由鹅卵石填充于填充袋(8)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袋(8)表面缝接有连接环(10),所述第二土工布层(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龙李琪峰刘钟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兄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