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000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填埋场地;所述填埋场地包括有防渗层,防渗层中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层上部设有渗滤液导流层,所述防渗层下部设有地下水导排系统,所述地下水导排系统包括位于防渗膜下方1.5m处的地下水导流层,所述地下水导流层连接有若干个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中设有潜水泵以及控制潜水泵启闭的液位开关,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潜水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填埋场地以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降低地下水对防渗系统的影响,使得填埋场运行更安全稳定。

Impervious structure of landfi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ndfill struc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the landfill; landfill site including the impermeable layer, a membrane impermeable layer;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achate diversion layer, the barri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groundwater drainage system, the underground water drainage system including groundwater diversion layer located below the impermeable membrane at 1.5m, the groundwater diversion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ts of wells, the set level switch wells with submersible pump, submersible pump control opening and closing, including drainage pipe,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bmersible pump, the other end is extended to the landfill site. The utility model aims at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underground water on the seepage control system, and mak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andfill safer and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建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结构的作用是通过防渗层将垃圾填埋物和周围地层完全隔离,形成垃圾填埋场独立而封闭的环境,进而阻止垃圾渗滤液渗入地下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造成污染。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结构的稳定、持久有效是实现其功能的保证,防渗层结构铺设完成后的保护是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垃圾填埋场在建设施工中,还需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尤其在雨水天气,地下水流量增大,水位上涨,地下水蓄积在防渗膜底部并产生一定的压力,引起防渗膜鼓包,严重时会破坏填埋场的整个防渗系统造成垃圾渗滤液泄漏,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在于降低地下水对防渗系统的影响,使得填埋场运行更安全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包括填埋场地;所述填埋场地包括有防渗层,防渗层中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层上部设有渗滤液导流层,所述防渗层下部设有地下水导排系统,所述地下水导排系统包括位于防渗膜下方1.5m处的地下水导流层,所述地下水导流层连接有若干个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中设有潜水泵以及控制潜水泵启闭的液位开关,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潜水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填埋场地以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将地下水水位控制在距离防渗膜1.5m以下的安全水位位置;通过设置与地下水导流层连接的集水井,可收集渗入地下水导流层的地下水,当集水井中水位超过液位开关设定水位时,潜水泵工作,将集水井中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管抽离填埋场地,采用该方案,可有效控制地下水的水位,减少地下水渗入防渗层,从而避免了防渗膜受到地下水的挤压,起到保护防渗膜的作用,使得垃圾填埋场在运行时更安全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下水导流层包括碎石层和位于碎石层上下两侧的土工无纺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形成地下水的导流暗沟,同时具备过滤能力,使得泥沙不易排入集水井;且碎石层上下两侧的土工无纺布层可用于过滤碎石层上下上侧的土质,避免碎石层上下两侧的土质混入地下水而排入集水井,减少土质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下水导流层与集水井之间设有过滤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可用于对即将流入集水井的地下水进一步过滤,避免碎石及泥沙排入集水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渗层还包括位于防渗膜上下两侧的粘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土层与防渗膜可以互补形成复合防渗水构造,起到有效的防渗水作用,且使得防渗膜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荷,提高抗压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滤液导流层包括鹅卵石层和位于鹅卵石层上下两侧的土工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鹅卵石具有硬度高、排水性能优异的特点,可以承受大压力,提高填埋场地的结构稳定性;鹅卵石层上下两侧的土工布层可对鹅卵石层两侧的土质进行阻隔,减少两侧土质流失,使得渗滤液导排系统不易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集水井结构强度高,不易出现塌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中设有搅拌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装置可对集水井中的地下水进行搅拌,使得杂质可以伴随排水管抽离集水井,减少集水井中杂质沉积。综上所述,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可将地下水水位控制在安全水位之下,从而降低了地下水对防渗膜的影响,提高了防渗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填埋场地各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土壤基础层;2、地下水导流层;3、防渗层;4、渗滤液导流层;5、土工无纺布层;6、碎石层;7、粘土层;8、防渗膜;9、土工布层;10、鹅卵石层;11、集水井;12、潜水泵;13、排水管;14、排检通道;15、高强度格栅过滤网;16、搅拌器;17、液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填埋场地,填埋场地由下而上主要包括土壤基础层1、地下水导流层2、防渗层3、渗滤液导流层4。具体的,参照图2,由下而上分别为土壤基础层1、土工无纺布层5、碎石层6、土工无纺布层5、粘土层7、防渗膜8、粘土层7、土工布层9、鹅卵石层10、土工布层9;防渗膜8与上层的土工无纺布层5的间距为1.5m。如图1所示,地下水导流层2的下方设置有集水井11,集水井1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集水井11的位置优选设置在靠近边坡一侧;数量根据场地面积,地下水流量而定。集水井11中设置潜水泵12,潜水泵12连接有延伸出填埋场地外的排水管13;并且顺着排水管13开挖有排检通道14。工作人员可通过排检通道14进入集水井11管理区,方便对集水井11中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修。集水井11的上部设有液位开关17,液位开关17与潜水泵12连接用于控制潜水泵12的启闭;在集水井11中还设有搅拌器16,且集水井11的上方开口处设有高强度格栅过滤网1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包括填埋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场地包括有防渗层(3),防渗层(3)中设有防渗膜(8);所述防渗层(3)上部设有渗滤液导流层(4),所述防渗层(3)下部设有地下水导排系统,所述地下水导排系统包括位于防渗膜(8)下方1.5m处的地下水导流层(2),所述地下水导流层(2)连接有若干个集水井(11),所述集水井(11)中设有潜水泵(12)以及控制潜水泵(12)启闭的液位开关(17),还包括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一端与潜水泵(1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填埋场地以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包括填埋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场地包括有防渗层(3),防渗层(3)中设有防渗膜(8);所述防渗层(3)上部设有渗滤液导流层(4),所述防渗层(3)下部设有地下水导排系统,所述地下水导排系统包括位于防渗膜(8)下方1.5m处的地下水导流层(2),所述地下水导流层(2)连接有若干个集水井(11),所述集水井(11)中设有潜水泵(12)以及控制潜水泵(12)启闭的液位开关(17),还包括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一端与潜水泵(1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填埋场地以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导流层(2)包括碎石层(6)和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平李琪峰黄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兄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