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8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包括回转式塔身、工作臂、拉臂机构及平衡臂。所述工作臂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一侧,工作臂一端与回转式塔身铰接,另一端设有工作吊篮;所述拉臂机构一端与所述工作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平衡臂相连;所述平衡臂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另一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常规的机械载人式设备,为轻型设备,具有可靠度高,便于人力搬运和拆卸,拆装速度快等优点。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spherical do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spherical dome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rotary tower body, a working arm, a pull arm mechanism and a balance arm. The working arm is arranged on the rotary tower side arm end and the rotary tower hing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ork basket; the working arm of the pull arm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lance arm; the balance arm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rotary tower.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manned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is a light equi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liability, convenient human handling and disassembly, quick dismounting speed,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
本技术涉及用于室内高空作业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
技术介绍
对于密闭球面空间穹顶的维护,例如球幕电影院,由于常规的机械式载人设备无法进入,只能采用在场地内搭设脚手架的方式,其工作量非常大、耗时长且成本高,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密闭球面穹顶的、可人力拆卸的、便于人力搬运的、可应用于不同球面半径的轻型设备就成为一种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靠度高、便于人力搬运、安拆速度快、轻型的球面穹顶维护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包括回转式塔身1、工作臂2、拉臂机构3及平衡臂4,所述工作臂2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一侧,工作臂2一端与回转式塔身1铰接,另一端设有工作吊篮5;所述拉臂机构3一端与所述工作臂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平衡臂4相连;所述平衡臂4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另一侧的底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式塔身1包括十字形底座11、回转支承12、上支座13、过渡节14、顶节15及多个标准节16;所述回转支承12设于所述十字形底座11中心,所述上支座13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12上,多个标准节16自下而上依次拼装于所述支座13上,所述过渡节14设于其中两节标准节16之间,所述顶节15设于最上端的标准节16上;所述工作臂2一端与所述过渡节14铰接;所述拉臂结构3包括钢丝绳组件6,钢丝绳组件6中的钢丝绳一端连接着所述平衡臂4的悬臂端,钢丝绳另一端连接着工作臂2的铰接端。相邻标准节16之间、以及最上端的标准节16与顶节15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和一对连接套17实现连接,一对连接套17分设于相邻的两个标准节16上或最上层的标准节16与顶节15上,连接件设于一对连接套17内。所述钢丝绳组件6包括第一滑轮组61、第二滑轮组62及钢丝绳63,所述第一滑轮组61设于所述工作臂2上,所述第二滑轮组62设于顶节15上,所述钢丝绳63绕设于所述第一滑轮组61和所述第二滑轮组62上,所述拉臂机构3与所述钢丝绳63相连。所述钢丝绳组件6设有两组,所述拉臂结构3设有两个并与两组钢丝绳组件6并联工作。所述平衡臂4包括平衡臂臂架41、平衡臂拉杆42及多块配重块43,所述平衡臂臂架41一端与所述上支座13铰接,另一端放置所述配重块43,所述平衡臂拉杆42上端与所设过渡节14相连,下端与所述平衡臂臂架41相连,所述拉臂机构3装设于所述平衡臂臂架41上。所述工作臂2一端设有一对铰接点21,所述工作吊篮5两侧与一对所述铰接点21分别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公开的球面穹顶维护平台,包括回转式塔身,回转式塔身上铰接工作臂,工作臂远离回转式塔身的一端设置工作吊篮,设备通过平衡臂保持稳定,工作臂通过拉臂机构实现上下摆动,配合塔身的旋转运动,可用于实现整个球面穹顶的维护工作,且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回转式塔身、工作臂等可采用单节拼装的方式,便于人力搬运和拆卸,拆装速度快,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球面穹顶维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序号:1、回转式塔身;11、十字形底座;12、回转支承;13、上支座;14、过渡节;15、顶节;16、标准节;17、一对连接套;2、工作臂;21、铰接点;3、拉臂机构;4、平衡臂;41、平衡臂臂架;42、平衡臂拉杆;43、配重块;5、工作吊篮;6、钢丝绳组件;61、第一滑轮组;62、第二滑轮组;6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球面穹顶维护平台包括回转式塔身1、工作臂2、拉臂机构3、平衡臂4。工作臂2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一侧,工作臂2一端与回转式塔身1铰接,另一端设有工作吊篮5;拉臂机构3一端与工作臂2相连,另一端与平衡臂4相连,拉臂机构3中部支撑于回转式塔身1顶部;平衡臂4安装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另一侧的底部。本实施例的球面穹顶维护平台提供平衡臂4保持稳定,工作臂2通过拉臂机构3实现上下摆动,配合回转式塔身1的旋转运动,可用于实现整个球面穹顶的维护工作,且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回转式塔身1、工作臂2等可采用单节拼装的方式,便于人力搬运和拆卸,拆装速度快,降低维护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图中虚线表示工作臂2的上下极限位置,本实施例中工作臂2的摆动角度设置为-45°和+85°。本实施例中,回转式塔身1包括十字形底座11、回转支承12、上支座13、过渡节14、顶节15及多个标准节16,回转支承12设于十字形底座11中心,上支座13安装于回转支承12上,多个标准节16自下而上一次拼装于上支座13上,过渡节14设于其中两节标准节16之间,顶节15设于最上层的标准节16上,工作臂2一端与过渡节14铰接,拉臂机构3设于平衡臂4上并通过钢丝绳组件6与工作臂2相连。十字形底座11便于保持平台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回转支承12可实现上支座13、标准节16、顶节15、工作臂2、拉臂机构3及平衡臂4的整体旋转,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实施例中,相邻标准节16之间、以及最上层的标准节16与顶节15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和一对连接套17实现拼接,一对连接套17分设于相邻的两个标准节16上或最上层的标准节16与顶节15上,连接件插设于一对连接套17内,该结构有利于回转式塔身1的快速拼装、拆卸,且可靠性高,其中连接件采用高强螺栓(8.8级以上螺栓)。本实施例中,钢丝绳组件6包括第一滑轮组61、第二滑轮组62级钢丝绳63,第一滑轮组61设于工作臂2上,第二滑轮组62设于顶节15上,钢丝绳63绕设于第一滑轮组61和第二滑轮组62上,拉臂机构3的输出端与钢丝绳63相连,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钢丝绳组件6设有两组,拉臂机构3设有两个并与两组钢丝绳组件6并联工作,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及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平衡臂4包括平衡臂臂架41、平衡臂拉杆42及多块配重块43,平衡臂臂架41一端与上支座13铰接,另一端放置配重块43,平衡臂拉杆42上端与过渡节14相连,下端与平衡臂臂架41相连,电机34装设于平衡臂臂架41上。本实施例中,工作臂2一端设有一对铰接点21,工作吊篮5两侧与铰接点21分别铰接,如图1所示,工作臂2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该结构可保证工作吊篮5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便于工作吊篮5内操作人员操作。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实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式塔身(1)、工作臂(2)、拉臂机构(3)及平衡臂(4),所述工作臂(2)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一侧,工作臂(2)一端与回转式塔身(1)铰接,另一端设有工作吊篮(5);所述拉臂机构(3)一端与所述工作臂(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平衡臂(4)相连;所述平衡臂(4)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另一侧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球面穹顶的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式塔身(1)、工作臂(2)、拉臂机构(3)及平衡臂(4),所述工作臂(2)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一侧,工作臂(2)一端与回转式塔身(1)铰接,另一端设有工作吊篮(5);所述拉臂机构(3)一端与所述工作臂(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平衡臂(4)相连;所述平衡臂(4)设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另一侧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球面穹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塔身(1)包括十字形底座(11)、回转支承(12)、上支座(13)、过渡节(14)、顶节(15)及多个标准节(16);所述回转支承(12)设于所述十字形底座(11)中心,所述上支座(13)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12)上,多个标准节(16)自下而上依次拼装于所述支座(13)上,所述过渡节(14)设于其中两节标准节(16)之间,所述顶节(15)设于最上端的标准节(16)上;所述工作臂(2)一端与所述过渡节(14)铰接;所述拉臂结构(3)包括钢丝绳组件(6),钢丝绳组件(6)中的钢丝绳一端连接着所述平衡臂(4)的悬臂端,钢丝绳另一端连接着工作臂(2)的铰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球面穹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标准节(16)之间、以及最上端的标准节(16)与顶节(15)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和一对连接套(17)实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一江张魁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