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K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86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减少噪音的隔音性,同时如耐贯穿性等物理特性不会降低。具体地,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包括:A层,其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30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低于1重量%;B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8~38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为8~14重量%;以及C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与所述B层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差2重量%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减少噪音的隔音性,同时如耐贯穿性、耐冲击性等物理特性不会降低。
技术介绍
可塑化的聚乙烯醇缩醛(尤其是聚乙烯醇缩丁醛)通常用于聚合物薄片的制备,所述聚合物薄片可用作夹层玻璃(安全玻璃)或如聚合物层压板的透光层压板内的中间层。并且,所述夹层玻璃通常表示包括夹在两张玻璃之间的可塑化的聚乙烯醇缩醛(尤其是聚乙烯醇缩丁醛)薄片的透明的层压板。所述夹层玻璃主要用于在建筑物和汽车开口(opening)提供透明屏障。夹层玻璃的主要功能为在不允许通过开口的渗透的同时,吸收由物体的打击引起的能量,从而使施加到透明屏障内的物体或人的损伤或受伤最小化。一般而言,为了改善薄片对玻璃的附着性,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薄片在制备时作为添加剂包括附着力调节剂。其结果,薄片的附着性能够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并且能够防止玻璃破碎的同时提供对冲击的适当的能量吸收性。并且,可对中间层薄片进行改善,使得能够赋予削弱噪声、减少紫外(UV)及/或红外(IR)光线透射或提高窗户开口的审美性等夹层玻璃的附加的有益效果。尤其是作为用于汽车、建筑物等的玻璃的薄膜(film),正在开发改善隔音性的薄膜。隔音性被定义为根据频率变化的透射损失量,尤其是属于响度(loudness)曲线范围的1,000~6,000Hz范围在人类听觉中具有高的敏感度,因此比其它领域的隔音性能重要。就使用现有的中间层薄膜的夹层玻璃而言,虽然其防飞散效果充分,但是不能充分减少作为以2,000Hz为中心由玻璃板引起的共振效果的重合效应(coincidenceeffect),从而难以显示出期望的隔音性能。例如,日本授权专利第3,335,436号公开了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着中间膜且显示出防飞散性能及隔音性能的夹层玻璃。然而,夹在所述夹层玻璃之间的中间膜的隔音性能只有在室温下是特化的,因此在早/晚或随着季节发生温度变化的实际环境(field)中,其隔音性能的效果是有限的。此外,韩国授权专利第10-0458923号公开了在宽温度范围内显示出隔音性能的用于夹层玻璃的中间膜及包括该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然而,所述中间膜是混合具有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来制备的,因此虽然显示出温度依赖性得到提高的隔音性能,但是在宽温度范围内显示良好的隔音性能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在宽温度范围内总体上显示出优异的隔音性能的用于夹层玻璃的中间膜的薄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通过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接合的夹层玻璃,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在各种外部环境中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耐贯穿性及耐冲击性。(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其包括:A层,其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30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低于1重量%;B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8~38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为8~14重量%;以及C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与所述B层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差2重量%以上。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夹层玻璃,其通过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接合。(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不仅能够在宽温度范围内显示出优异的隔音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耐贯穿性和耐冲击性,因此能够作为汽车、建筑物等的玻璃的接合薄膜来使用并发挥出优异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醇缩醛膜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其包括:A层,其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30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低于1重量%;B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8~38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为8~14重量%;以及C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与所述B层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差2重量%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为层压具有相互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3个以上的层的多层薄膜,各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会降低重合效应,因此适于实现隔音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在宽温度范围内能够显示出高的隔音性能。就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而言,由于一个以上的层相对于其它层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的耐贯穿性能。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具有相对低的缩醛基含量和高的醇基含量,因此易于实现玻璃接合性能,并且适于稳定地实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的耐冲击性。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包括A层,所述A层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4~6,并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可低于1重量%,具体可低于0.5重量%,缩醛化度可以为70~88重量%,具体可以为80~88重量%。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为用醛将聚合度为1,600~3,0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获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此外,为了提高所制备的薄膜的如耐贯穿性等机械物理性质,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优选超过1,600,更优选超过1,700。以A层总重量为基准,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含量可以为70~76重量%,具体可以为70~74重量%。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是合成聚乙烯醇和醛而得到的,所述醛不受特别的限定。例如,所述醛可以选自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及它们的混合树脂。具体而言,所述醛可以为正丁醛,利用其来制备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玻璃的折射率相差小,且与玻璃的接合力优异。以A层总重量为基准,A层的所述增塑剂的含量可以为24~30重量%,具体可以为26~29重量%。当A层的增塑剂的含量在所述含量范围内时,对实现薄膜的接合力和提高耐冲击性方面是优选的。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根据所添加的增塑剂的含量来决定,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测定时,该温度可以为摄氏15~25℃,具体可以为17~20℃。当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所述范围内时,所述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能够在室温下显示出优异的隔音性能。例如,所述A层的增塑剂可以选自三甘醇-双-2-乙基己酸酯(3G8)、四甘醇二庚酸酯(4G7)、三甘醇-双-2-乙基丁酸酯(3GH)、三甘醇-双-2庚酸酯(3G7)、二丁氧基乙氧基乙基己二酸酯(DBEA)、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DBEEA)、二丁基癸二酸酯(DBS)、双-2-己基己二酸酯(DHA)及它们的混合物,具体可以为三甘醇-双-2-乙基己酸酯(3G8)。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包括B层,所述B层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碳原子数可以为4~6,并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可以为8~14重量%,具体可以为10~12重量%。此外,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化度可以为70~88重量%,具体可以为77~83重量%。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为用醛将聚合度为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及包括其的夹层玻璃

【技术保护点】
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层,其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30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低于1重量%;B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8~38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为8~14重量%;以及C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与所述B层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差2重量%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2 KR 10-2016-00337431.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层,其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4~30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低于1重量%;B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28~38重量%的增塑剂,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为4~6,且主链内的缩醛基的含量为8~14重量%;以及C层,其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与所述B层的增塑剂的含量相差2重量%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B层及C层分别交替层压3层~7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乙烯醇缩醛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所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惠珍郑盛真宋庚洙延济源金敬研
申请(专利权)人:SK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