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1503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控制电机运行的控制机构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环形的磨切带,磨切带包括光滑面和设有金刚砂的打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
技术介绍
全冠是口腔修复科最常见的一种修复体,覆盖整个牙冠表面,可以用来修复缺损牙齿的形态、功能和美观,还可以用作固定义齿的固位体;牙体缺损的病因有龋病、外伤、磨损、酸蚀和发育畸形等,是口腔医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缺损过大,需要用到全冠类修复体。下面以瓷全冠为例说明全冠的过程:1.口腔准备修整邻牙及对颌过锐、过长或形态异常又妨碍修复的牙尖及边缘嵴。2.牙体预备①舌面预备:先用倒锥形车针沿龈缘磨出深约1.0mm的沟,作为参照。再以适当的车针消除舌隆突至龈缘处的倒凹,并按照舌面解剖外形均匀磨除1.2~1.5mm的间隙。②唇面预备:以倒锥车针沿唇测龈缘磨出深1.0mm的沟,作为参照。再选用适当的车针按唇面外形均匀磨除1.2~1.5mm的牙作组织。③邻面预备:用细金刚砂车针靠紧患牙邻面沿切龈方向切割,使患牙与邻牙接触完全分离,并消除邻面倒凹,应避免切割邻牙的接触点。预备体两邻面轴壁向切端会聚2°~5°。上前牙邻面消除倒凹并加约1.0mm肩台的宽度,磨除1.9~2.3mm,下前牙邻面磨除1.7~1.9mm。④切端及颌面预备:前牙切端应磨除1.5mm,并形成向舌侧倾斜45°的圆滑斜面,而下颌牙应预备成向唇侧倾斜的斜面。磨牙颌面功能尖应磨除1.5~2.0mm,非功能尖为1.2~1.5mm。⑤肩台预备:用柱状车针将牙颈部的唇、邻、舌面磨成90”的肩台,其肩台宽度为1.0mm,各部连续一致,其高度一般平齐龈缘或龈缘稍下(<2mm)。⑥完成:各个预备面应是连续、无倒凹、无尖锐棱角。否则应加以修改。最后用适当工具将各个面形成圆钝光滑的表面。3.取印模及模型制作①选一合适的局部义齿托盘。②排龈,止血,清洁预备体特别是肩台表面。③选择专用的、精细印摸材如硅橡胶类等制取工作及对颌印模。印模应清晰、完整。④用硬质石膏及时灌注模型。模型应完整,龈缘清晰,无气泡和瘤体。除包含患牙以外,还应至少包括患牙近远中各一个完整邻牙,方可交技术室制作。4.临时冠修复牙体预备及印模制取完成以后,应采用预成临时冠或自凝树脂做暂时冠保护预备体,并以暂时粘固剂粘接。粘接前应注意清洁和消毒预备体及暂时冠。应避免暂时冠对牙龈或咬合造成创伤。暂时冠也应具有正常的解剖外形并高度抛光。5.瓷全冠的试戴、粘固及完成(1)试戴①检查制作完成后的全瓷冠外形及内表面是否有缺陷或瘤体。瓷冠颜色是否与原比色一致。如有问题应做相应处理。②在工作模型上检查瓷冠的就位、稳定、密合、邻接、咬合等情况。③取下暂时冠,清洁预备体。④将瓷冠清洁后,在口内试戴。瓷冠就位顺利且无明显松动或翘动感。瓷冠与牙体颈缘密合良好,无明显缝隙。冠与邻牙接触合适。如有问题应做相应调整和修改,必要时应返工重做。⑤在口内试戴和调改过程中,如对瓷冠表面光洁度和颜色损伤较大时,应从重新上釉和着色。⑥打磨,抛光,消毒,干燥后待用(如需喷砂,超声清洗,氢氟酸制剂酸蚀预备体和粘固面等步骤,则具体方法按生产厂家要求)。(2)粘固①口内隔湿,将冠及预备体清洁,75%乙醇消毒。必要时干燥。②选用适当的粘固剂(具体使用方法按厂家要求),调拌后均匀涂布在预备体及冠内面将冠正确就位于预备体上,用手指压紧,初步去除过多的粘接剂,在冠咬合面上放一纱团,嘱患者咬紧。③待粘固剂结固后,仔细去除牙面、龈沟、邻间隙等处多余的粘接剂。④再次检查咬合及邻牙接触点。⑤如是临时粘固,应规定复诊日期。(3)完成①如在试戴、粘固及清除过程中刺激了牙龈组织,可局部使用碘甘油制剂以预防龈缘炎。②书写病历及医嘱(包括全瓷冠的使用和卫生指导)。【注意事项】1.瓷全冠的牙体预备切割牙体组织多,深度可达牙本质层,因此活髓牙预备应先做局部浸润麻醉,以减少患者的痛苦。2.采取间歇磨切手法,随时用冷水喷雾降温以保护牙髓,禁止在无水冷却情况下高速、连续磨切牙体组织,特别是在牙颈部预备时,应仔细操作。3.肩台不能做成刃状、羽状、浅凹及斜面,以防冠边缘抗力形下降。4.精修完成后的牙体表面应光滑圆钝,不允许轴壁上有任何尖锐棱角,以防止瓷冠受应力而折裂。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活髓牙不宜做瓷全冠。可见全冠修复在取模前需进行牙体预备,即在患牙上进行磨切,为全冠修复留出空间,全冠牙体预备是牙科最常见操作之一。以后牙全瓷冠牙体预备要求举例:要求锥度合适,内角圆钝,肩台清晰,肩台宽度约0.8-1.0mm,且肩台宽度均匀一致,光滑。可见全冠的牙体预备是整个全冠修复中的一大关键,是相当有难度的。只有牙体预备做得好,后续的取印模、牙冠加工制作以及后续的牙冠粘接修复才能够顺利完成。目前的全冠牙体预备主要靠金刚砂车针以及钨钢钻等器械来完成,而这种方法技术要求高,只有技术熟练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全冠牙体预备。以金刚砂车针为例,其头部钻头外围附着细小的金刚砂颗粒,这些金刚砂颗粒经过去杂、去磁、滚圆、提纯处理,在锋利度及耐磨度上表现优异。现有的技术方法中以牙科高速涡轮机带动金刚砂车针直接磨切待处理的牙齿为主,过程中需要操作者能熟练控制预备时运转的车针的角度、力度和方向,保证均匀地磨除牙体组织,为全冠修复获取相对均匀的间隙和空间。以上方式带来如下问题:1、对操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经验要求,经验丰富的医师尚有较高失误率,经验少的医生很难驾驭;2、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金刚砂车针不仅会对待处理的牙齿进行磨切,还会对附近不需处理的牙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以降低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专利方案: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控制电机运行的控制机构、冷却系统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环形的磨切带,磨切带包括光滑面和设有金刚砂的打磨面。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的磨切带套在待处理牙齿上,打磨面与待处理牙齿接触,磨切带、电机以及待处理牙齿构成类似传送带的结构,其中电机主轴为主动辊,磨切带为带体,待处理牙齿作为张紧辊,然后操作控制机构,电机启动带动磨切带转动,打磨面将牙齿进行快速打磨,而打磨过程中冷却系统也会及时对打磨面及打磨碎屑等进行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加工过程中,打磨面与待处理牙齿的至少三个轴面进行接触打磨,相较于采用金刚砂车针进行围绕待处理牙齿的周向轮廓进行打磨,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同时打磨多个轴面,提高效率,保证打磨质量,还能够自行贴紧牙齿进行打磨,过程中无需人工操纵绕牙齿周向转动;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光滑面与不需要打磨的邻牙或者轴面接触,避免了金刚砂车针使用时带来的对邻牙的伤害。2、在加工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磨切带可与待处理的牙齿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磨切带可以充当减速带、阻隔带,打磨产生的碎屑等不易飞溅伤害病人口腔,同时磨切带还能够将碎屑带至一处,便于统一进行处理,也避免了碎屑卡在牙齿之间难以清理。3、磨切带磨削设备简单,与金刚砂车针磨床相比,磨切带磨床简单得多,这主要是因为磨切带质量轻,磨削力小,磨削过程中震动小,对牙齿产生的震动、损伤都远低于金刚砂车针磨床。4、磨切带磨削操作简便,辅助时间少,不论是手动还是机动磨切带磨削,其操作都非常简便。从更换调整磨切带到被加工工件的装夹,这一切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5、磨切带磨削比大,装置利用率高,切削效率高,使得切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电机、控制电机运行的控制机构、冷却系统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环形的磨切带,磨切带包括光滑面和设有金刚砂的打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电机、控制电机运行的控制机构、冷却系统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环形的磨切带,磨切带包括光滑面和设有金刚砂的打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切带内壁为打磨面,外壁为光滑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切带截面为L形,仅磨切带底面为打磨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水冷系统包括用于装水的容器及将水从容器口引至磨切带表面的输水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牙科全冠牙体预备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磊罗俊陈亮严崎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