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29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百香果的栽培方法,包括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方法包括:S1.将母蔓间隔设置于栽培区;将母蔓固定于钢索上;S2.母蔓生长到与邻株相遇时摘心,等待摘心处长出子蔓;将生长出的子蔓固定于铁线上;S3.子蔓长到长度为1.5~2.5米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孙蔓;将生长出的孙蔓自然下垂生长;S4.孙蔓自然下垂生长至离地高度0.2~0.35米时摘心,将所述的孙蔓作为结果枝,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曾孙蔓;S5.曾孙蔓每条留2~3颗果实后摘心,将曾孙蔓作为结果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大,通风透光好,有利于果实着色,果品品质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平均亩产显著提高。

Method for cultivating passion fru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passion fruit,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area in matrix type fixed cultivation frame, the method includes: S1. will be set in the interval of the mother vine cultivation area; the mother vine is fixed on the cable; the S2. mother vine and tree growth to meet the topping, waiting for the topping sub vine the growth of the sub vine; fixed on the line; S3. vines grow to a length of 1.5 ~ 2.5 meters topping, waiting for the sun to the pinching vines; grown tendril drooping growth; S4. tendril drooping naturally grows to height from 0.2 to 0.35 meters topping, the the sun as a result of vine branches, waiting for the topping the grandson of vines; S5. son of each stay 2 to 3 vine fruit after topping, Ceng Sunman as a result of branches. The invention of the passion fruit vines grow a large space, good ventilation and light, conducive to fruit color, fruit qualit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树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百香果,别名鸡蛋果或西番莲,俗称“巴西果”,原产于巴西,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1610年间传入欧洲,现产于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因其果汁营养丰富,气味特别芳香,可散发出香蕉、菠萝、柠檬、草莓、番桃、石榴等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而被举为“百香果”,又有“果汁之王”之美称,因其果汁也是其英文名“Passionfruit”的译音,Passion也有热情之意,故也常被称为“热情果”。百香果的花有5片花萼和5片花瓣,像钟上的字盘,所以又称为“计时果”。百香果适应性广泛,在中国的南方,一年四季均适宜种植,在北方,冬季适宜采用蔬菜大棚种植。目前,百香果的种植存在百香果产量低、品质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百香果产量低、品质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包括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所述的栽培架具有立柱、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钢索及纵向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所述的百香果的滕蔓沿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的棚架生长,所述的方法包括:S1.将母蔓间隔设置于栽培区;将所述母蔓固定于所述若干钢索上;S2.母蔓生长到与邻株相遇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子蔓;将生长出的子蔓固定于所述的铁线上;S3.子蔓长到长度为1.5~2.5米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孙蔓;将生长出的孙蔓自然下垂生长;S4.孙蔓自然下垂生长至离地高度0.2~0.35米时摘心,将所述的孙蔓作为结果枝,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曾孙蔓;S5.曾孙蔓每条留2~3颗果实后摘心,将所述的曾孙蔓作为结果枝。进一步地,所述的结果枝下设置悬挂果实收集网。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纵横排列,其相邻立柱间距为3.5~4.5米。进一步地,所述钢索呈纵向和横向连接在所述立柱上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铁线固定于所述钢索上,相邻铁线之间间距为0.55米~0.65米。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棚架,所述棚架离地1.5米~2米。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包括钢管或水泥柱。进一步地,所述的母蔓只有一条,间隔3.5~4.5米设置,所述的子蔓长度1.5~2.0米,所述的孙蔓长度为1.2~1.5米,所述的曾孙蔓长度为0.25~0.35米。进一步地,所述的栽培区包括相互联通进排水沟,所述进排水沟呈纵横排列。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具有立柱、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钢索及纵向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百香果的滕蔓沿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的棚架生长,增大了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有利于果实的增产,平均亩产大幅提高。2、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大,果实不易被枝叶遮挡,光合作用进行充分,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着色,提高了含糖量,果实的品质大为提高。3、本专利技术的结果枝下悬挂果实收集网,方便果实的采摘、收集,避免果实掉到地上受伤,同时,还降低了劳动者的收集果实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区包括相互联通进排水沟,进排水沟呈纵横排列,有利于栽培区干湿度的控制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百香果栽培的方法的栽培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百香果栽培的方法的栽培架及进排水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包括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栽培架具有立柱1、设置于立柱1之间的若干钢索2及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3,百香果的滕蔓沿钢索2及铁线3组成的棚架生长,方法包括:S1.将母蔓间隔设置于栽培区;将母蔓固定于钢索2上;S2.母蔓生长到与邻株相遇时摘心,等待摘心处长出子蔓;将生长出的子蔓固定于铁线3上;S3.子蔓长到长度为1.5~2.5米时摘心,等待摘心处长出孙蔓;将生长出的孙蔓自然下垂生长;S4.孙蔓自然下垂生长至离地高度0.2~0.35米时摘心,将孙蔓作为结果枝,等待摘心处长出曾孙蔓;S5.曾孙蔓每条留2~3颗果实后摘心,将曾孙蔓作为结果枝。实施本实施例一的方法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具有立柱、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钢索及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百香果的滕蔓沿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的棚架生长,增大了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有利于果实的增产,平均亩产大幅提高。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S1.将母蔓间隔设置于栽培区;将母蔓固定于若干钢索上;S2.母蔓生长到与邻株相遇时摘心,等待摘心处长出子蔓;将生长出的子蔓固定于铁线上;S3.子蔓长到长度为1.5~2.5米时摘心,等待摘心处长出孙蔓;将生长出的孙蔓自然下垂生长;S4.孙蔓自然下垂生长至离地高度0.2~0.35米时摘心,将孙蔓作为结果枝,等待摘心处长出曾孙蔓;S5.曾孙蔓每条留2~3颗果实后摘心,将曾孙蔓作为结果枝,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大,果实不易被枝叶遮挡,光合作用进行充分,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着色,提高了含糖量,果实的品质大为提高。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结果枝下设置悬挂果实收集网。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立柱1纵横排列,其相邻立柱1间距为3.5~4.5米。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钢索2呈纵向和横向连接在立柱1上端之间。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铁线3固定于钢索2上,相邻铁线3之间间距为0.55米~0.65米。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钢索2及铁线3组成棚架,棚架离地1.5米~2米。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立柱1包括钢管或水泥柱。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母蔓只有一条,间隔3.5~4.5米设置,子蔓长度1.5~2.0米,孙蔓长度为1.2~1.5米,曾孙蔓长度为0.25~0.35米。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栽培区包括相互联通进排水沟5,进排水沟5呈纵横排列。实施本实施例二,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具有立柱、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钢索及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百香果的滕蔓沿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的棚架生长,增大了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有利于果实的增产,平均亩产大幅提高。2、百香果枝蔓生长空间大,果实不易被枝叶遮挡,光合作用进行充分,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着色,提高了含糖量,果实的品质大为提高。3、本专利技术的结果枝下设置悬挂果实收集网,方便果实的采摘、收集,避免果实掉到地上受伤,影响到果实的保存期;采摘的果实落在收集网上,不需要专门的清洁,依大小分级就可装箱出货,降低了生产成本。4、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区包括相互联通进排水沟,进排水沟呈纵横排列,有利于栽培区干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包括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所述的栽培架具有立柱、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钢索及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所述的百香果的滕蔓沿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的棚架生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S1.将母蔓间隔设置于栽培区;将所述母蔓固定于所述若干钢索上;S2.母蔓生长到与邻株相遇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子蔓;将生长出的子蔓固定于所述的铁线上;S3.子蔓长到长度为1.5~2.5米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孙蔓;将生长出的孙蔓自然下垂生长;S4.孙蔓自然下垂生长至离地高度0.2~0.35米时摘心,将所述的孙蔓作为结果枝,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曾孙蔓;S5.曾孙蔓每条留2~3颗果实后摘心,将所述曾孙蔓作为结果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香果栽培的方法,包括在栽培区固定的矩阵式的栽培架,所述的栽培架具有立柱、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钢索及设置于钢索间的若干铁线,所述的百香果的滕蔓沿所述的钢索及铁线组成的棚架生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S1.将母蔓间隔设置于栽培区;将所述母蔓固定于所述若干钢索上;S2.母蔓生长到与邻株相遇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子蔓;将生长出的子蔓固定于所述的铁线上;S3.子蔓长到长度为1.5~2.5米时摘心,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孙蔓;将生长出的孙蔓自然下垂生长;S4.孙蔓自然下垂生长至离地高度0.2~0.35米时摘心,将所述的孙蔓作为结果枝,等待所述的摘心处长出曾孙蔓;S5.曾孙蔓每条留2~3颗果实后摘心,将所述曾孙蔓作为结果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枝下方设置悬挂果实收集网。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伸陈庆辉邓伯安
申请(专利权)人:水伯格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