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092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包括可与真空泵连接的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内设有进气腔和可将进气腔与真空泵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其端部可插入进气孔内从而调节进气间隙大小的阀杆,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的下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单向阀体,单向阀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将进气通道和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单向阀体内设有可将其进气通道下部封闭的阀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直接加装在真空泵上即可,其能平衡真空泵的工作负载,使工作负载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气蚀和噪音的产生,达到保护设备和工作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泵是用机械能来强制容器形成负压状态的设备,当负载增大泵内由于气体的冲击和气泡的破裂不仅对泵本身零部件造成损坏而且会产生高频噪声,对操作者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可与真空泵连接的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内设有进气腔和可将进气腔与真空泵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其端部可插入进气孔内从而调节进气间隙大小的阀杆,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的下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单向阀体,单向阀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将进气通道和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单向阀体内设有可将其进气通道下部封闭的阀芯。所述进气口与单向阀体的进气通道偏心设置。所述阀芯呈半球形,所述阀芯内设有贯穿阀芯的导向杆,所述阀芯和导向杆同轴线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下端部伸出单向阀体。所述阀芯由橡胶制成。所述阀芯的上部设有将导向杆伸出段包裹的保护套。所述进气通道的任一横截面均为圆形,进气通道上段的内径大小一致,进气通道中下段的内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阀杆在其伸出进气调节体端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进气调节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杆与进气孔同轴线设置,所述阀杆插入进气孔端的端部呈锥状。所述单向阀体螺装在进气调节体上。所述进气调节体与真空泵连接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采用上述结构后,将进气调节体与真空泵连接,旋动阀杆可调节进气间隙的大小进而控制进入真空泵气体的流量,当真空泵内负压过大时,由于真空泵的抽吸阀芯在单向阀体内向上移动从而将进气通道打开,空气从进气通道进入进气腔内随后通过进气孔进入真空泵,从而平衡真空泵内的负压,当真空泵内的负压降低时,阀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从而将进气通道封闭。本技术结构简单,其直接加装在真空泵上即可,其能平衡真空泵的工作负载,使工作负载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气蚀和噪音的产生,达到保护设备和工作环境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包括可与真空泵连接的进气调节体1,进气调节体1内设有进气腔9和可将进气腔9与真空泵连通的进气孔11,进气调节体1与真空泵连接端即左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进气调节体1上螺装有其端部可插入进气孔11内从而调节进气间隙大小的阀杆2,阀杆2的另一端伸出进气调节体1并在伸出端设有控制手柄13,本实施例中阀杆2与进气孔11同轴线设置,阀杆2左端部呈锥状,阀杆2在其伸出进气调节体1端即右端设有锁紧螺母6,锁紧螺母6与进气调节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5。阀杆2还可垂直于进气孔11设置,只要其深入进气孔端可以调节进气间隙大小即可。进气调节体1的下部接有竖直设置的单向阀体3,单向阀体3内设有竖向设置的进气通道10,进气调节体1上设有将进气通道10和进气腔9连通的进气口12,进气口12与单向阀体3的进气通道10偏心设置,防止进气口12被阀芯4堵住,单向阀体3内设有可将其进气通道10下部封闭的由橡胶制成的阀芯4,阀芯4的重量与真空泵负载的大小相适应,保证当真空泵负载超过一定值时阀芯4能被抽吸向上移动从而将进气通道10打开,当真空泵负载低于一定值时,阀芯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将进气通道10封闭,从而平衡真空泵的负载。进气通道10的任一横截面均为圆形,进气通道10上段的内径大小一致,进气通道10中下段的内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即进气通道10的下部呈锥状,这样可以对阀芯4进行自动调心,保证阀芯4与进气通道10的密封性,阀芯4内设有贯穿阀芯4的导向杆7,阀芯4和导向杆7同轴线设置,导向杆7的下端部伸出单向阀体3,导向杆7保证阀芯4只在竖直方向内移动,保证阀芯4下落时能顺利地将进气通道10密封,同时操作者可通过手动控制导向杆7上下移动控制阀芯4上下移动,进而调节进气量实现本技术的手动控制。阀芯4的上部设有将导向杆7伸出段包裹的保护套8,防止真空泵瞬时负压过大将阀芯4抽吸使导向杆7碰撞进气调节体1,造成本技术的损坏。本实施例中阀芯4呈半球形,在满足同样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本技术的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与真空泵连接的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内设有进气腔和可将进气腔与真空泵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其端部可插入进气孔内从而调节进气间隙大小的阀杆,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的下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单向阀体,单向阀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将进气通道和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单向阀体内设有可将其进气通道下部封闭的阀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与真空泵连接的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内设有进气腔和可将进气腔与真空泵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其端部可插入进气孔内从而调节进气间隙大小的阀杆,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伸出进气调节体,所述进气调节体的下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单向阀体,单向阀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调节体上设有将进气通道和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单向阀体内设有可将其进气通道下部封闭的阀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与单向阀体的进气通道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阀芯呈半球形,所述阀芯内设有贯穿阀芯的导向杆,所述阀芯和导向杆同轴线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下端部伸出单向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泵气蚀消音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阀芯由橡胶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琨王福茂韩仁山李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怡诺珐玛医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