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092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2:54
升压装置(22)具备:一个分流电阻(31),一端与低电位侧的公共母线(51)连接;以及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升压电路(32‑1~32‑m),连接于分流电阻(31)的另一端与高电位侧的输入母线(52)之间。该升压装置(22)能够抑制成本以及安装面积。

Boost device and converter device

The step-up device (22) includes a shunt resistor (31), public bus end and the low potential side of the connection (51); and a plurality of boost circuit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each other (32 1 ~ 32 m), shunt resistor (31) connected to the input bu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high potential side (52). The boosting device (22) is capable of suppressing cost and mount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升压装置以及转换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直流电压升压的升压装置以及转换器装置。
技术介绍
升压转换器电路具有: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升压电路,具备线圈及开关元件,使从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升压;以及控制电路,对开关元件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控制。作为关联的技术,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三个升压斩波器4a至4c被并联连接的数字转换器1。在升压斩波器4a至4c中,将线圈L1至L3、开关元件Q1至Q3以及分流电阻R1至R3分别串联连接而构成。单芯片微型机3根据各开关元件的OFF过渡时的电流Ipi,设定PWM波的脉冲宽度(段落0013及段落0021以及图1)。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数字转换器1,能够使多个开关元件与各自的特性相匹配地在最佳的条件下动作(段落0017)。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10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数字转换器1中,升压斩波器4a至4c分别具有分流电阻R1至R3。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数字转换器1由于部件件数多,所以导致成本的上升以及安装面积的增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成本以及安装面积的升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具备:一个分流电阻,一端与低电位侧的公共母线连接;以及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升压电路,连接于分流电阻的另一端与高电位侧的输入母线之间。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升压装置起到能够抑制成本以及安装面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信号波形的例子的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信号波形的例子的图。(符号说明)1:电源装置;4:输入部;5、7:变换部;6:电解电容器;11:转换器装置;12-1至12-m:二极管;13:直流电压检测部;21:整流部;22:升压装置;23:控制部;31:分流电阻;32-1至32-m:升压电路;41-1至41-m:线圈;42-1至42-m:开关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升压装置以及转换器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电源装置1将从交流电源2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进而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驱动负载3。作为负载3例示电动机。电源装置1包括:输入部4,从交流电源2被输入交流电力;变换部5,将通过了输入部4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作为电容性元件的电解电容器6,对从变换部5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化;以及变换部7,将由电解电容器6平滑化的直流电力变换为期望的电压及频率的交流电力而供给到负载3。作为输入部4例示噪声滤波器。输入部4对从交流电源2输入的交流电力的噪声进行滤波。作为变换部7例示三相逆变器装置。变换部5包括:转换器装置11,将通过了输入部4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作为整流元件的二极管12-1至12-m(m是2以上的整数),阳极与转换器装置11分别连接,阴极与高电位侧的输出母线53分别连接,抑制电流向转换器装置11逆流;以及直流电压检测部13,检测低电位侧的公共母线51与高电位侧的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转换器装置11包括:整流部21,将通过了输入部4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升压装置22,使从整流部21输出的直流电压升压;以及控制部23,控制升压装置22。作为整流部21例示二极管桥。整流部21对通过了输入部4的交流电力进行全波整流,输出直流电力。作为控制部23例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者微型计算机。公共母线51与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值从直流电压检测部13输入到控制部23。升压装置22包括:分流(shunt)电阻31,一端与公共母线51连接;以及相互并联连接的升压电路32-1至32-m(m是2以上的整数),连接于分流电阻31的另一端与高电位侧的输入母线52之间。分流电阻31是用于检测在升压电路32-1至32-m中流过的电流的电阻。控制部23能够根据分流电阻31的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计算在分流电阻31中流过的电流。在实施方式1中,将在分流电阻31中流过的电流称为分流电流。升压电路32-1包括:作为感应性元件的线圈41-1,一端与输入母线52连接;以及开关元件42-1,输入输出路径连接于线圈41-1的另一端与分流电阻31的另一端之间。即,线圈41-1和开关元件42-1被串联地连接。开关元件42-1的控制端子与控制部23连接,通过控制部23对开关元件42-1进行PWM控制。从线圈41-1和开关元件42-1的连接点输出升压电路32-1升压后的直流电压。二极管12-1的阳极连接于线圈41-1和开关元件42-1的连接点。升压电路32-m包括:作为感应性元件的线圈41-m,一端与输入母线52连接;以及开关元件42-m,输入输出路径连接于线圈41-m的另一端与分流电阻31的另一端之间。即,线圈41-m和开关元件42-m被串联地连接。开关元件42-m的控制端子与控制部23连接,通过控制部23对开关元件42-m进行PWM控制。从线圈41-m和开关元件42-m的连接点输出升压电路32-m升压后的直流电压。二极管12-m的阳极连接于线圈41-m和开关元件42-m的连接点。线圈41-1至41-m优选具有高次谐波铁损小的芯。关于线圈41-1至41-m,可以考虑控制方法、效率、热度、质量或者体积的要素来选定。作为开关元件42-1至42-m,能够使用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或者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控制部23将开关元件42-1至42-m依次控制为导通状态。即,开关元件42-1至42-m不会同时处于导通状态。说明电源装置1的动作。在初始状态下,控制部23不进行开关元件42-1至42-m的开关。公共母线51与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值从直流电压检测部13输入到控制部23。控制部23比较公共母线51与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和预先确定的目标电压。另外,控制部23在公共母线51与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大于目标电压的情况下,使开关元件42-1至42-m短路。另一方面,控制部23在公共母线51与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小于目标电压的情况下,停止开关元件42-1至42-m的开关。另一方面,控制部23在公共母线51与输出母线53之间的电压等于目标电压的情况下,也停止开关元件42-1至42-m的开关。但是,在电源装置1中,由于线圈41-1至41-m以及开关元件42-1至42-m的电气特性或者电路图案,有时在升压电路32-1至32-m中流过的电流中产生偏差。控制部23对开关元件42-1至42-m的开关进行PWM控制。因此,控制部23能够根据对开关元件42-1至42-m施加的PWM信号的导通期间的定时,判定在分流电阻31中流过的电流在升压电路32-1至32-m中的哪个升压电路中流过。图2是示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换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个分流电阻,一端与低电位侧的公共母线连接;以及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升压电路,连接于所述分流电阻的另一端与高电位侧的输入母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个分流电阻,一端与低电位侧的公共母线连接;以及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升压电路,连接于所述分流电阻的另一端与高电位侧的输入母线之间。2.一种转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装置;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多个升压电路进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线圈,一端与高电位侧的输入母线连接;以及开关元件,输入输出路径连接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章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