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珠光干涉效果的聚丙烯着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088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珠光干涉效果的聚丙烯着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粒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载体树脂60~90%、乙撑双硬脂酸酰胺1~10%、聚乙烯蜡0.1~5%、硬脂酸锌1~5%、抗静电剂0.2~0.4%、颜料0.5~10%、干涉效果珠光粉5~20%。先将除珠光粉外的各组分按比例称取,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至包覆状态,然后冷却,再倒入珠光粉,低速下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料投入到主机温度在180~230℃的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经冷却、烘干、切粒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色母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色母粒用于聚丙烯产品的加工,其成品具有良好的珠光干涉效果,且不渗色、抗静电,加工过程干净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着色领域,牿别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的聚丙烯珠光着色一般采用单一的珠光色粉着色,或者采用珠光着色母粒进行 着色。但是色粉着色方法,由于加工周期长、换色不方便、污染环境等缺点已经逐步的 被色母粒给取代。就单一珠光效果来说,现有的色母粒着色技术又很难达到珠光色粉着 色所能达到的珠光效果,因为色母粒着色跟色粉着色,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在经过色母 粒加工过程的挤出和拌和两个过程后,珠光粉的内在结构被很大程度的破坏了,珠光效 果也变差。且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珠光粉和其他组分同时加入搅拌、混 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珠光粉的内在结构,相对于其它珠光着色母粒,对于 带珠光干涉效果的聚丙烯着色母粒来说,这种破坏作用就更为明显。另外,现有的带珠光干涉效果的聚丙烯着色母粒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 静电产生的吸附效果使得产品颜色出现深的深,浅的浅的现象,造成色母粒在产品使用 过程中着色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珠光干涉效果的聚丙烯着色母粒,克服了 色母粒着色不均匀,珠光干涉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珠光干涉效果的聚丙烯着色母粒,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载体树脂60~90%、乙撑双硬脂酸酰胺1~10%、聚乙烯蜡0.1~5%、硬脂酸锌1~5%、抗静电剂0.2~0.4%、颜料0.5~10%、干涉效果珠光粉5~20%;所述的载体树脂为与聚烯烃类材料相容性好且熔融指数较高的聚烯烃类聚合物;所述的颜料为耐热温度高于250℃的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峰赵茂华洪寅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色母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