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口。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换流站及变电站的站区排水方式分为地面自然散流渗排和有组织排水两种方式,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大多数站区都是采用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分为雨水明沟、暗沟(管道)或混合排水方式。本申请针对的就是有组织排水中暗管排水方式,即在汇水集中地段设置雨水口,站内道路及场地内的雨水通过进水箅汇入雨水口,再经过雨水口内支管汇入站区雨水下水道排水系统,最终排至站外指定地点。雨水口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分为偏沟式、平篦式、立箅式和联合式。较常用的是平箅式雨水口,平箅式雨水口有缘石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偏沟式雨水口与平篦式雨水口在功能上区别不大,平蓖式的蓖子四周是做成有坡度的导流面的,偏沟式的蓖子有一侧面是紧靠侧石或立缘石用于收集雨水。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城市型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箅,环绕井口立式固定,并围成一封闭的形状;以及,与所述进水箅顶部贴合、覆盖井口的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箅,环绕井口立式固定,并围成一封闭的形状;
以及,与所述进水箅顶部贴合、覆盖井口的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箅,立式固定于井身顶部,围成的形状与井口形状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固定进水箅的支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墩设置在井身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支墩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支墩的数量为四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支墩之间插入一块进水
箅。
8.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支墩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进水箅
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支墩的厚度与井身的井壁厚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支墩的高度大于所述雨水口所在场
地的敷设层厚度。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支墩的高度为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增萱,张卫东,颜士海,杨怀远,赵大明,方惠芬,何民,刘今,郭东锋,彭敏文,吴志明,孙长洋,张涛,庞亚东,李伟科,张守德,李绪范,魏兴良,沈毅,唐珏菁,徐阳,李莎莎,陈俊,陈念,史学涛,聂伟,黄清海,赵捷,董明,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