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lay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 of a D2D relay network, obtain the user's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relay selection radius Lmax, then according to the user's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free relay selection radius Lmax relay selection range free user set; when the communication time of the system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preset value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ate, calculate the idle idle users in a set of user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redit relationship strength, each user idle idle user in the set value and posi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ate of a large free user as the relay; when the communication time of the system is less than the preset value, the probability of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calculate the free user idle in a set of user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dibili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 strength, each user idle idle user value in the collection and location The product of the rate is then chosen as the relay of the largest free user of the product. The method can make the choice of relay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application scenar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2D中继网络中基于社会特性的中继选择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D2D中继通信技术领,涉及一种D2D中继网络中基于社会特性的中继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D2D中继技术可以扩大通信范围,改善通信质量,对D2D通信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增强技术。目前大多数有关D2D中继通信的研究均假设用户无私地参与到中继传输中。然而,帮助转发数据会引起能量的消耗,空间的占用,也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考虑到这些因素,自私的用户可能不愿意参与D2D中继传输。亦有一些研究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类方法:激励机制和具有社会意识的机制。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给予协作的用户奖励并且惩罚用户的自私性行为来激励用户参与协作。具有社会意识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利用用户间的社会关系来区分自私与否的用户。LiChenbi等人认为与发送端的社会关系较强时,用户将自愿参与中继传输。尽管现有基于社会性的D2D中继传输研究中考虑了部分社会关系对用户协作意愿上的影响,但并没有考虑请求的中继会拒绝服务这一真实情形,即使用户间具有较强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考虑用户可能会拒绝服务这一更加真实的应用场景,并研究在这一情形下中继选择策略的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D2D中继网络中基于社会特性的中继选择方法,所述D2D中继网络包括蜂窝用户、D2D用户发送端s、D2D用户接收端d及若干能够充当中继的空闲用户,选择空闲用户作为中继,D2D用户发送端s向中继发出信号,中继接收D2D用户发送端s发送过来的信号,并将D2D用户发送端s发送过来的信号转发至D2D用户接收端d,其特征在于,选择空闲用户作为中继的具体操作为:获取空闲用户的位置信息及中继选择范围半径lmax,然后根据空闲用户的位置信息及中继选择范围半径lmax得中继选择范围内的空闲用户集合;当系统的通信时间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根据空闲用户集合中各空闲用户的社会关系强度、信誉值及位置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2D中继网络中基于社会特性的中继选择方法,所述D2D中继网络包括蜂窝用户、D2D用户发送端s、D2D用户接收端d及若干能够充当中继的空闲用户,选择空闲用户作为中继,D2D用户发送端s向中继发出信号,中继接收D2D用户发送端s发送过来的信号,并将D2D用户发送端s发送过来的信号转发至D2D用户接收端d,其特征在于,选择空闲用户作为中继的具体操作为:获取空闲用户的位置信息及中继选择范围半径lmax,然后根据空闲用户的位置信息及中继选择范围半径lmax得中继选择范围内的空闲用户集合;当系统的通信时间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根据空闲用户集合中各空闲用户的社会关系强度、信誉值及位置关系计算空闲用户集合中各空闲用户的信息传输速率,然后选择信息传输速率最大的空闲用户作为中继;当系统的通信时间小于预设值时,根据空闲用户集合中各空闲用户的社会关系强度、信誉值及位置关系计算空闲用户集合中各空闲用户的协作概率与信息传输速率的乘积,然后选择乘积结果最大的空闲用户作为中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2D中继网络中基于社会特性的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跳通信中,D2D用户发送端s通过D2D链路向中继发送信号,D2D链路受到蜂窝链路的干扰,则D2D用户发送端s与中继之间链路的信号传输模型为:其中,Ps为D2D用户发送端s的发送功率,Pc为蜂窝用户的发送功率,n为加性高斯白噪声,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n0,di,j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距离,α为路径损耗指数,则D2D用户发送端s与中继之间链路的信干噪比γs,r及第一跳通信时蜂窝链路的信干噪比γC,1分别为:第二跳通信中,中继向D2D用户接收端d发送信号,则中继与D2D用户接收端d之间链路的信干噪比γr,d及第二跳通信时蜂窝链路的信干噪比γ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清河,朱雪杰,任品毅,孙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