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009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9:00
一种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系统增量响应慢的技术问题。该方法涉及区域三联供系统中采用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供能设备,该方法先计算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再对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进行判别,找出所有待优化设备,并计算出各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并根据各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找出优化控制目标设备,再对优化控制目标设备的供能输出进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

Regional triple increment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and controlling a regional triple supply,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ergy utilizatio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slow increment response of the existing system. The method involves regional cogeneration as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with liquid supply equipment in the system, the method to calculate each energy supply device of the optimal startup coefficient for optimization of equipment to determine the start factor, find out all the equipment to be optimized, and calculated to optimize equipm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crement, and to find the optimal control target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ion of each to be optimiz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and incremental, optimal control to the target device for output optimization.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CCHP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天然气、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力系统中,在发电的同时,可以回收排放的余热,进行供冷或者供暖。这种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可根据设备能源转换效率COP,选择最佳的能源生产设备、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具有较高经济意义。但是现有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负荷需求变化时,存在着增量响应滞后的缺陷,难以满足负荷的正常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量响应快的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涉及区域三联供系统中采用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供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ki=(|Ti1-Ti10|+|Ti2-Ti20|)/(Ti10+Ti20)其中,ki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Ti1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实时回水温度,Ti2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实时进水温度,Ti10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标准回水温度,Ti20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标准进水温度;2)检测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如果未找到优化启动系数大于0.05的供能设备,则转至步骤1),反之则将优化启动系数大于0.05的各个供能设备定义为待优化设备,并转至步骤3);3)计算各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具体计算公式为:gi=(Wi-0.8*Wi0)2/Wi02+0.1×Ad(i)gj=(Wj-0.8*Wj0)2/Wj02+0.1×Ad(j)其中,ΔC(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g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疲劳系数,g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疲劳系数,ΔW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负荷变化量,W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当前供能量,W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当前供能量,Cop(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在供能量为Wi时的能源转换效率,Cop(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在供能量为Wj时的能源转换效率,N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供能设备的数量,Wi0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额定供能量,Wj0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额定供能量,Ad(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当日优化次数,Ad(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当日优化次数;4)找出转换效率增量最小的待优化设备,在该待优化设备的供能输出不越限的情况下,对该待优化设备的供能输出进行优化,使其供能输出增加ΔW,并使其优化次数增加1,ΔW为该待优化设备的负荷变化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根据各个供能设备的相关信息,计算出各个供能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并根据各个供能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找出优化控制的目标设备,能快速响应负荷需求,具有增量响应快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涉及区域三联供系统中采用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供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ki=(|Ti1-Ti10|+|Ti2-Ti20|)/(Ti10+Ti20)其中,ki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Ti1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实时回水温度,Ti2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实时进水温度,Ti10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标准回水温度,Ti20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i个供能设备的标准进水温度;2)检测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如果未找到优化启动系数大于0.05的供能设备,则转至步骤1),反之则将优化启动系数大于0.05的各个供能设备定义为待优化设备,并转至步骤3);3)计算各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具体计算公式为:gi=(Wi-0.8*Wi0)2/Wi02+0.1×Ad(i)gj=(Wj-0.8*Wj0)2/Wj02+0.1×Ad(j)其中,ΔC(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g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疲劳系数,g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疲劳系数,ΔW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负荷变化量,W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当前供能量,W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当前供能量,Cop(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在供能量为Wi时的能源转换效率,Cop(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在供能量为Wj时的能源转换效率,N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供能设备的数量,Wi0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额定供能量,Wj0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额定供能量,Ad(i)为第i个待优化设备的当日优化次数,Ad(j)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j个供能设备的当日优化次数;4)找出转换效率增量最小的待优化设备,在该待优化设备的供能输出不越限的情况下,对该待优化设备的供能输出进行优化,使其供能输出增加ΔW,并使其优化次数增加1,ΔW为该待优化设备的负荷变化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能设备的额定供能量、能源转换效率都可以通过现有的能耗管理系统中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涉及区域三联供系统中采用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供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三联供增量优化控制方法,涉及区域三联供系统中采用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供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个供能设备的实时回水温度,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个供能设备的实时进水温度,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个供能设备的标准回水温度,为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第个供能设备的标准进水温度;2)检测区域三联供系统中的各个供能设备的优化启动系数;如果未找到优化启动系数大于0.05的供能设备,则转至步骤1),反之则将优化启动系数大于0.05的各个供能设备定义为待优化设备,并转至步骤3);3)计算各个待优化设备的转换效率增量,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第个待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平高雄伟陈建平孙妮舒征东褚玉忠王建平沈丽华胡蕊吴晓军王婧徐旭东李暚徐灏斌石玉洁胡俊芬余斌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虹桥商务区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上海虹桥商务区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