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97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其中,该封印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体和防护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连接体扣合连接,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的空间内;所述防护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体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相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防护机构将连接体紧固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得连接体不易被拆卸,能有效防止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被非授权人员打开。

Seal of pow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al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information collecting terminal. Among them, the seal includes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a connecting body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 wherein,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body through a connecting buckle connection, the power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rminal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enclosed space;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in the first housing or the second housing demolition, for prevent the connector from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necting body is fastened to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through a protective mechanism, so that the connecting body is not easy to be disassembled, and the power information collecting terminal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being opened by the unauthorized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电网正在使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和能源管理系统采集中,一般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在壳体内,并没有设置防护机构,导致壳体容易被非授权人员打开,难以防止设备被破坏和电力资源被窃取等不良后果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旨在解决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由于没有防护机构导致的壳体容易被非授权人员打开导致的设备破坏和电力资源窃取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该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体和防护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连接体扣合连接,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设的空间内;所述防护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体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相拆卸。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防护机构为内部中空的防护体;其中,所述连接体穿设于所述防护体,并且,所述连接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防护体内。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防护体包括:防护帽和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盖体;其中,所述盖体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所述防护帽挡设于所述盖体顶部;所述连接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盖体中并与所述防护帽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防护帽与所述盖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还包括:弹性支撑体;其中,所述连接体为螺钉;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且置于所述盖体的底壁与所述螺钉的螺帽之间。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弹性支撑体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连接体的周围均匀分布。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盖体的底壁开设有用于与各所述弹性支撑体的第一端部相配合的第一卡槽。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螺帽的下端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的第二端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槽。进一步地,上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铅封线;其中,所述连接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铅封线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本技术通过防护机构将连接体紧固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得连接体不易被拆卸,能有效防止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被非授权人员打开。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体3和防护机构。其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连接体3扣合连接,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置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围设的空间内。具体地,可以通过连接体3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防护机构连接于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用于防止连接体3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中相拆卸。具体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可以开设有凹槽,防护机构可以置于该凹槽内。具体实施时,防护机构可以紧固于连接体3,以防止连接体3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中被拆卸掉。安装时,先将连接体3连接在待封印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待连接体3被紧固后,通过防护机构将连接体3紧固于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从而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的整体结构紧固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护机构将连接体紧固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得连接体不易被拆卸,能有效防止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被非授权人员打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防护机构导致的壳体容易被非授权人员打开导致的设备破坏和电力资源窃取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护机构可以为内部中空的防护体4。其中,连接体3穿设于防护体4,并且,连接体3的第一端(图1中所示的上端)置于防护体4内。具体地,防护体4可以为顶部封闭的筒体,该筒体固定在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2上,连接体3的第一端置于该筒体内。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在连接体3上罩设一个筒体,以防止连接体3被拆卸。上述实施例中,防护体4可以包括:防护帽41和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盖体42。具体实施时,防护帽41与盖体42可以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其中,防护帽41挡设于盖体42顶部;连接体3的第一端置于盖体42中并与防护帽4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可以看出,防护帽41具有与连接体3相对作用的距离,当给防护帽41施加外力时,防护帽41可以向下挤压连接体3,并将连接体3紧固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弹性支撑体5。具体地,弹性支撑体5可以为片状结构。其中,连接体3为螺钉31,弹性支撑体5设置于盖体42内,且置于盖体42的底壁422与螺钉31的螺帽之间。具体地,弹性支撑体5的第一端部51可以固定于盖体42的底壁422,弹性支撑体5的第二端部52向螺钉31的螺帽处延伸。使用时,对防护帽41施加外力,该外力会间接作用于弹性支撑体5,弹性支撑体5因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而向外扩张,当弹性支撑体5的内径变形到大于螺钉31的螺帽时,螺钉31便穿过弹性支撑体5,置于防护体4中。可以看出,通过弹性支撑体5抵接于螺钉31的螺帽与盖体42之间,使得防护体4对螺钉31进行紧固。上述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体5至少为两个,且沿连接体3的周围均匀分布。具体地,各弹性支撑体5均匀分布于盖体42的底壁422与螺钉31的螺帽之间,可以进一步对螺钉31进行紧固。上述各实施例中,盖体42的底壁开设有用于与各弹性支撑体5的第一端部5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421。具体地,第一卡槽421可以相应的设置多个,各弹性支撑体5的第一端部51一一对应地卡接于各第一卡槽421中,螺钉31的端面313也可以一一对应地卡接于各个第一卡槽421。可以看出,通过第一卡槽421,实现了防护体4对螺钉31在端面313以上部分的紧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螺帽的下端面开设有用于与弹性支撑体5的第二端部52相配合的第二卡槽311。具体实施时,当弹性支撑体5在外力作用下进入到螺钉31的第二卡槽311时,弹性支撑体5恢复弹性形变,卡接于第二卡槽311,对螺钉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体(3)和防护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通过连接体(3)扣合连接,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围设的空间内;所述防护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体(3)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中相拆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体(3)和防护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通过连接体(3)扣合连接,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围设的空间内;所述防护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体(3)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中相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为内部中空的防护体(4);其中,所述连接体(3)穿设于所述防护体(4),并且,所述连接体(3)的第一端置于所述防护体(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体(4)包括:防护帽(41)和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盖体(42);其中,所述防护帽(41)挡设于所述盖体(42)顶部;所述连接体(3)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盖体(42)中并与所述防护帽(4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41)与所述盖体(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宣唐悦周晖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