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957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外双折环扬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U形导磁体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粘结有主永磁体、上导磁体以及副永磁体;外框架的上端装粘结有外折环,外折环的内侧粘结有振动盆,内折环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还包括音圈,音圈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外部连接,音圈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与上导磁体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折环和外折环、振动盘的配合,既可以保证音圈的轴向运动顺畅,增强低音、保证音质;同时又可以减小扬声器的高度。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 folding ring loudspea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 folding ring loudspeaker.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an outer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xing hol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U shaped magnetizer, bottom U shaped magnetizer followed bonded with permanent magnet, magnet and Deputy Permanent magnet; the outer frame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bonded with the outer fold ring, inner ring outer fold bond vibration the basin, the inner end of adhesive ring in side bending magnets; also includes a voice coil, the upper end of the voice coil respectively with the vibration of a basin and inflexed ring external connection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voice coil is inserted into the U shaped guide gap between the magnets and magnet. By matching the inner folding ring, the outer folding ring and the vibrating disk,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sound coil to be smooth, enhance the bass and guarantee the sound quality, and meanwhile, the height of the loudspeaker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外双折环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电声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内外双折环扬声器。
技术介绍
扬声器在使用过程中,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在信号转变过程中,通过音圈与磁场的作用力带动振动盆上下振动,折环控制振动盆的上下振动的副度及保证轴向动作,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发出声音;因此,振动盆的振动效果,会对音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图1为现有的扬声器,扬声器使用过程中,位于中部的音圈10需要在轴向做活塞运动。为避免音圈10径向运动产生异常音,需要靠定心支片4和振动盆6的折环部位来控制。因此定心支片4、振动盆6与音圈10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在一起的,所以也会随着运动。为避免定心支片4与振动盆6和外框架5发生碰撞,产生杂声影响音质,因此在设计上会设计出余量,如图1中标记a、b的距离余量。从而使得扬声器的尺寸在轴向距离(高度)上较大,整体体积较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外双折环扬声器,该扬声器的高度降低,节约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U形导磁体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粘结有主永磁体、上导磁体以及副永磁体;外框架的上端粘结有外折环,外折环的内侧连接有振动盆,内折环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还包括音圈,音圈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外径处连接,音圈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与上导磁体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内折环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粘接部、位于中部的弹性部和位于外侧的外粘接部,其中内粘接部粘接于副永磁体,外粘接部粘接于振动盘的内侧端。优选地,弹性部的形状可以选择市场上常用的折环的形状。弹性部呈半圆形、倒“S”形或“M”形。进一步地,振动盘的内侧端向上导磁体方向弯折,内侧端与外粘接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有粘接层,音圈的上端穿过振动盆的中孔与粘接层粘接。振动盘的内侧端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在音圈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接线板,接线板固定于外框架的外侧,连接线的一端伸入接线板孔内通过焊锡联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音圈的引出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内折环和振动盘的配合,既可以保证音圈的轴向运动顺畅,保证音质;同时又可以减小扬声器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U形导磁体;2——主永磁体;3——上导磁体;4——定心支片;5——外框架;6——外折环;7——连接线;8——音圈;9——接线板;10——振动盘;11——内折环;12——副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2,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包括外框架5,外框架5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1,U形导磁体1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装设有主永磁体2、上导磁体3以及副永磁体12;外框架5的上端装设有外折环6,外折环6的内侧连接有振动盆10,内折环11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12;还包括音圈8,音圈8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11连接,音圈8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1与上导磁体3之间的间隙。本技术方案中,去除了传统的定心支片4;在扬声器工作时,为保证音圈8的轴向活塞运动,采用外折环6和内折环11双重配合控制的技术,防止音圈8进行径向运动;同时根据折环的动作特性,音圈8的轴向运动非常顺畅。有效的降低了扬声器的F0,增强了低音,同时降低了扬声器的的高度,从而也就提升了扬声器的音质。其中,内折环11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粘接部、位于中部的弹性部和位于外侧的外粘接部,其中内粘接部粘接于副永磁体12,外粘接部粘接于振动盘10的内侧端。优选地,弹性部的形状可以选择市场上常用的折环的形状。在具体设计时,弹性部可呈半圆形、倒“S”形、“M”形等。内粘接部、外粘接部均为环形平面,分别与副永磁体12、振动盆粘接;增大粘接面积。进一步地,振动盘10的内侧端中孔处向上导磁体3方向弯折,内侧端与外粘接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有粘接层,音圈8的上端穿过振动盆10的中孔与粘接层粘接。通过设置粘接层,将音圈8的上端与内折环11、振动盘10连接起来,连接方式巧妙,且使得音圈8的连接面积较大,能够稳定的固定。避免音圈8脱落。粘接层可具体为胶水层。进一步地,接线板9固定于外框架5的外侧,连接线7的一端伸入接线板9孔内通过焊锡联接,连接线7的另一端与音圈8的引出线连接。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外双折环扬声器

【技术保护点】
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U形导磁体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粘结有主永磁体、上导磁体以及副永磁体;外框架的上端粘结有外折环,其特征在于:外折环的内侧连接有振动盆,内折环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还包括音圈,音圈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外径处连接,音圈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与上导磁体之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U形导磁体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粘结有主永磁体、上导磁体以及副永磁体;外框架的上端粘结有外折环,其特征在于:外折环的内侧连接有振动盆,内折环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还包括音圈,音圈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外径处连接,音圈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与上导磁体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内折环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粘接部、位于中部的弹性部和位于外侧的外粘接部,其中内粘接部粘接于副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招飞赵修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韵强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